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62章 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62章 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4 23:58:27

第662章 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林庆业为了能让张鹿安相信他的说法,对当今的清国内外的局势进行了一番分析,可谓鞭辟入里: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十月初一

爱新觉罗.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和辅政亲王济尔哈朗等满清高官的劝进下,再次即皇帝位于北京皇极门(注后世太和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此举标志着清王朝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的开始。

整个清廷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在多尔衮的主导下,可以说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来做件事,甚至将北疆留守驻扎的各部也都抽调南下。

爱新觉罗氏几乎全族从辽东赶到北京。

临走前,为了做好“龙兴之地”的防守事宜,多尔衮留下来了自己的心腹爱将何洛会为盛京总管,统一管理西到山海关、东到朝鲜半岛、北到冰原蛮荒地带、南到旅顺以至大海的广大区域。

但是防守这么一大块区域,多尔衮给何洛会留下的兵力并不多,盛京总管旗下设左、右翼,各有一个梅勒章京,左翼梅勒章京为萨穆什喀,右翼梅勒章京为沙尔虎达;

梅勒章京以下,从满洲每个旗抽取甲喇章京1人,牛录章京4人留守,共得8名甲喇章京和32名牛录章京;

另外蒙、汉则是牛录章京各一人,共得16名蒙、汉牛录章京。

这么看将官是不少,但是实际上盛京城所设的驻防铁骑只有800人,另有箭匠和铁匠各十人,另在兴京(后世新宾)驻扎满洲兵50人。

除此之外,就是在锦州、宁远、兴京、义州、牛庄等十五处,各处分别设置有城守官一人,由满人担任,另有蒙、汉章京各一人为辅助,兵力上分别为满洲兵50人,蒙古骑兵200人,汉兵800人。

综上,也就是整个东北区域,清军的兵力只有一万六千多人。

而且多尔衮临走前给何洛会的任务之一就是,每年提供精壮的勇士不少于一千人,战马不少于2000匹,粮食不少于10万石,毛皮不少于……

这种任务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

光是精壮的勇士这一块,何洛会在上任伊始就不得不派兵前往北山和精尼奇江一带搜捕野人女真如达斡尔部、鄂温克部和鄂伦春部等部民,以及森林中的蒙古部落兵,最后还将这些土着兵统一称为“索伦兵”,然后送到战场上去。

清廷的这种野蛮政策并不是干了一天两天了,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是经常这么干。

到了皇太极时期,由于各种征战的频繁,导致了大量的满洲将士的阵亡,为了弥补缺额的兵员数量,皇太极进行了更为频繁的征伐行为。

巨大的压迫,激起了北山一带(今漠河至外兴安岭)的索伦兵的愤怒,他们在首领博穆博果尔的率领下,选择了奋起反抗。

索伦兵虽然淳朴中带着野性,悍不畏死,战斗中前赴后继,但是终归不是百战余生的清军的对手,在皇太极临死前一年,选派萨穆什喀、秃江等人率领清兵精锐击败了博穆博果尔。

当萨穆什喀把博穆博果尔带到盛京后,皇太极下令将博穆博果尔和他的忠实支持者千余人全部斩首示众,并将他们的家眷贬为奴隶。

清廷的残酷政策吓到了索伦人的另一个首领巴尔达奇,温和派巴尔达奇选择与清廷妥协,甘心融入到大清国中,双方开始恢复和平。

只是何洛会的再次疯狂掠夺,也引起了巴尔达奇的不满。

因为那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萨哈连乌拉江(注:满语,意思为黑江,即黑龙江)以北的人员大量减少。

使得面对罗刹国的入侵,让哥萨克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导致了精尼奇江一带都被哥萨克侵入,大量的东北老百姓被残杀或者掳走。

但是此时的清廷已经把主要的心思放在了争夺中原上面,对于北方的罗刹国的入侵,选择了听之任之。

只是北方索伦人本就彪悍,面对异族的入侵坚决反击到底,加上罗刹国入侵者的人数不多,才导致清国东北国土的沦丧不至于那么快。

由此也可见清军在东北地区武装力量的薄弱程度,而且是有内忧也有外患。

这些情况对于张鹿安来说,具有一定的可乘之机。

注:真实历史中,清军开始部署对沙俄入侵者的反攻作战,基本上是于八年后才开始。

等到中原逐渐稳定下来以后,也就是从1652年开始的。

在此之前,清军的态度是一切随缘,也就是说清朝的立国之初的政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点跟明朝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