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51章 拥福王承先继大统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51章 拥福王承先继大统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651章 拥福王承先继大统

原来南面没有闲心去操心山东的事情,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忙乎着呢。

当山东的一部分百姓,以及北方所有的不愿意投降清廷的士绅,都在殷殷期盼南面的朝廷,能够派兵前来解救自己的时候,南京的朝廷正在进行激烈的内部政治斗争,战略上出现了巨大的纰漏。

事情还是得从头说起。

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底

当漕运总督路振飞率领张鹿安和金声桓等将领,在淮安挫败了大顺军的南下势头,路振飞还用计俘获了大顺军的高级官员武愫和吕弼周,并将两名俘虏送到了南京关押。

此时北方京师陷落、君上蒙难的确切消息已经传的众人皆知,南京城内的各个政治派别之间,便开始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争执。

这些各种诉求的政治派别,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凤阳巡抚马士英为首的“阉党派”。

哦,对了,当然这是对方给他们取的名号,按照马士英的政治主张,自称为“拥福派”。

简而言之就是拥护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直接称帝,扛起继承大明社稷的重任。

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刘孔昭、路振飞以及得到了江淮一带的军头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和高杰的大力支持。

“拥福派”最大的特点是有强大的军力作后盾,主要论点就是朱由崧的血缘关系近,与先帝朱由检都是神宗皇帝的亲孙子,朱由检和朱由崧双方是亲堂兄弟的关系;

而作为对方阵营的“拥潞派”推出的潞王朱常淓,按照血缘关系来说,却算是朱由检的堂叔了,还差那么一点点,都要出五福了,自然比不过朱由崧。

张鹿安到底是什么态度?

他不是暂时在路振飞的手下暂时做事吗?

原来路振飞在打败南进的顺军后,觉得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军了,便要求张鹿安自谋生路。

恰在此时,祸不单行。

孙有福向张鹿安报告说,福王朱由崧已经被马士英派人给捷足先登接走了。

张鹿安那个气啊,一步慢步步慢!

但是转念一想,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便率领船队追赶朱由崧的船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长江边追上了护卫朱由崧南下的船队,并且迅速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张鹿安决定豁出去了。

张鹿安的出现,把奉了马士英之命,护送朱由崧南下的总兵官卜从善,给吓了一大跳。

好在张鹿安并没有打算强取,只是表示想要拜见福王朱由崧。

卜从善虽然心中不愿,但是张鹿安的船只在前面挡着路,卜从善也是无可奈何,如果撕破脸皮双方打起来,那么他担当不起伤害福王之罪。

而且张鹿安只是表示,拜会一下福王,别无他求,死皮赖脸的那么不断地请求着,弄的卜从善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禀报了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毕竟生在皇家之中,对于如何笼络下属的套路,那是完全熟悉,如同家常便饭一般,便指示同意张鹿安上船拜见。

张鹿安连忙带着张捡,由张捡扛着礼物,通过跳板,踏上了朱由崧的坐船,当即在卜从善的严防死守之下,拜见了福王朱由崧。

朱由崧照例安抚了一下张鹿安:

“张总兵之前打退顺贼南下,现如今又前来护驾,当真辛苦。”

“福王殿下明鉴,有了福王这句话,卑职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那也是值得的。

只是卑职虽然在登莱训练了数万兵马,但是早先因为得罪了太监杜勋和杜之佚,以致于被二人谗言,先帝让卑职前往南京国子监读书。

今日听闻杜勋和杜之佚二贼,不光没有随先帝于地下,竟然还提前打开城门,投降了顺贼。

谁忠谁奸一目了然,真相大白!

福王殿下,卑职实在冤枉,希望福王殿下到了南京,继位大宝以后,能够还卑职以清白。”

张鹿安吹起牛起来已经不用打草稿了,话说的也是情真意切,可是却把朱由崧给吓到了。

“张总兵,你的事我是有耳闻的,只是早登大宝这件事,还是不能说的,那是大逆不道之罪。

本王念在你还年轻的基础上,不予追究,下不为例。”

朱由崧纠正道。

“殿下啊,普天之下,只有福王殿下您,最有资格继任大宝,谁敢节外生枝?

我张鹿安第一个与他干到底!

福王殿下明鉴,卑职愿意率领本部十万大军,随侍殿下左右,绝不让任何人做出危害殿下的行为!!!”

张鹿安说的是义愤填膺,口中的大军也从“数万”升级为“十万”,完全像是一个没有城府的武夫模样。

朱由崧这次却没有呵斥张鹿安,只是微微笑着说道:

“但愿如此吧,只是恐怕那些东林之人,老是纠结于先王的旧时故事,会在前方故作刁难。

所以在进入南京之前,一切还是要低调行事,万万不可过于张扬。”

“殿下教训的是,是鹿安唐突了,鹿安今后一定唯殿下马首是瞻,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张鹿安继续拍马屁道。

旁边的卜从善都快受不了张鹿安的这种马屁功夫了,忍不住咳嗽起来,张鹿安看了一眼卜从善,故意气他道:

“卑职看到护卫殿下的船只实在是太少,而且武士也不多,万一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岂不是会无法应对得当?

所以卑职斗胆请求,由卑职率领水师52艘巨舰,护卫殿下左右,以备不虞。”

卜从善气的吹胡子瞪眼,可就是没有任何办法。

关键时刻,还是朱由崧打断了张鹿安的计划:

“本王看就没有必要换来换去了,张总兵有心的话,可以率领船队,扈行于前即可。”

“臣谨遵殿下钧令。”

张鹿安一边说着,一边让张捡出面,让张捡拿出了张鹿安的礼物,朱由崧笑着接过礼单一看,顿时大喜,但见礼单写着:

白银两万两、绸缎3000匹、貂裘一千顶……

“殿下,这是微臣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些物资。

本来要充作军用的,但是事情有轻重缓急,卑职一想,殿下日后如果进入南京城,少不得要对不断打赏下人的,怎么能没有足够的财物作支撑?

所以卑职斗胆,将有限的支援暂时挪用,优先用作殿下的恩赏之用。

希望殿下不要嫌弃。”

“哈哈,张总兵果然是忠义之人……”

“那殿下,卑职马上派人把礼物给搬过来!”

“恩,这边耽误不得,我们得尽快前往南京了。”

“是,殿下。”

张鹿安看着一箱箱提前准备好的财物被搬到了朱由崧的船上,顿时心疼不已,但是表面上仍然是笑呵呵的样子。

至此,张鹿安因为自己的态度明确,也被认为是“拥福派”的成员。

所以当张鹿安大张旗鼓地在南京水面登陆的时候,受尽了岸上“拥潞派”大小文武官员的白眼。

提起“拥潞派”,那是相对于“拥福派”而言的政治派别。

他们的自称是“风流倜傥、忠义传家、爱国奉献、众正盈朝君子党”,当然君子和小人的定义,那是由他们来决定的,跟他们政见一致,那就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

这种党同伐异的作风,正是源于江南风行的东林党。

史可法其实并不认可这样的风格,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被阉党陷害致死的老师左光斗的影响,作为左光斗的关门弟子史可法,压根就无法割裂和东林之间的关系,被推为“拥潞派”的代表人物。

拥潞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吕大器、高弘图和钱谦益,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道德品质基本较好或者看上去很好。

主要论点就是东林党与现任福王的父亲朱常洵关系恶劣,害怕福王登基后反攻倒算,因此主张拥立看上去与世无争、工于诗书的潞王朱常淓。

朱常淓属于明朝藩王里极为少见的知识分子,又对权利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因此被东林人视为罕见“贤王”,天生的“圣皇”之人。

其实朱常淓的最大特点就是“听话”,但是为人怯懦毫无主见。

从他后面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来看,清军刚到杭州,还没开打就主动率领军民投降,怎么看都跟“贤王”差距甚远。

所以拥潞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有他们这帮人留在朝廷,使得整个南明一开始的发展走向就歪了。

最终,还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马士英率领主力部队南下驻扎燕子矶,拥福派干将刘孔昭对着一直吵闹不休的南京城中大臣说道:

“都给我闭嘴!今日无他,唯有拥立福王殿下!”

刘孔昭得到了南京其他勋贵的支持,拥潞派变得孤掌难鸣,除了道德方面的约束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拥潞派胜在人数众多,但是如果对方强来,他们注定会失败的。

只是那样的话,整个朝廷政治就会陷入明面上的分裂。

此时拥潞派的首领史可法看不过去了,他不忍心国家政治陷入巨大的混乱当中,主动放下身段,表示愿意改为拥护福王朱由崧。

史可法的这种行为,在东林干将的眼中,被视为一种背叛。

但是正是由于史可法的带头顾全大局,关于谁来当皇帝的纷争,表面上是暂时结束了。

崇祯十七年四月三十日

正是李自成逃离北京城的日子。

南京群臣拜谒了龙舟之中的朱由崧,先是搞了一个三辞三让的把戏,让朱由崧五月初三庚寅自大明门入大内,至武英殿行监国礼。

五月十五日

觉得监国不过瘾的朱由崧,在一帮武将的再三劝说之下,终于心愿达成,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正式建立弘光政权,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