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47章 多尔衮狡诈突出兵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47章 多尔衮狡诈突出兵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647章 多尔衮狡诈突出兵

其实对于大顺军这种连续作战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伤亡和影响士气的状况的发生。

大顺内部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提出来。

包括大顺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大顺文谕院侍郎顾君恩等人,都劝说李自成不要继续这种打法,应该循序渐进,否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大顺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是不知道李自成是怎么想的,但是从行为上可以看出来,他和他的首席大将刘宗敏都是典型的犟种,坚持要把一条道走到黑,哪怕是撞了南墙也绝不回头。

大顺文官的劝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李自成和刘宗敏依然是我行我素:

刘宗敏率领五万人马去剿灭出城的吴三桂,李自成亲自督率剩余的兵马,进攻山海关,两处行动同时开展。

得到了李自成认可的刘宗敏,那是干劲十足,直接追到了石门城,算是把吴三桂率领的一万五千人给堵住了。

此刻简单说明一下一片石一带的具体位置。

山海关的西北面三十里就是石门城,此时已经完全成为一片废墟,石门城是以石河(在关内,与关外的石子河不同)得名的。

石河自北向南流入渤海,在山海关的西北面形成了一个宽约三十里的山谷地带,万里长城也是在这一带向东北方向弯曲。而这段向北弯曲的长城的关口,从山海关开始数的话,有三道关、一片石口(又叫九门水口)、黄土岭、董家口和义院口共五个关口,正所谓“石河五口”。

刘宗敏堵住了石门城,唐通在之前的部署中,已经占据了石河五口,那么吴三桂所部就成为瓮中之鳖。

一片石就在九门水口的西面,为什么选择以一片石为主阵地?

一来地势相对周边的谷地,算是比较宽阔,部队可以展开,方便厮杀;

二来此地沙土石质地表,压根没有水源,这边被围的人,要么战胜,要么只能渴死或者战死。

吴三桂其实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了解,他也明白一片石其实就是一个死地,但是他还是选择赌一下,硬着头皮带着部下来到了一片石。

刘宗敏通过唐通的消息,知道吴三桂来到了一片石,顿时大喜不已,直接驱动大军,立刻发动了对吴三桂所部的打击。

官抚民督率一万名顺军,自南向北对吴三桂所部发动攻击,唐通则是率兵从北面向南对吴三桂所部发动攻击。

吴部关宁军顿时陷入了南北夹击之中。

吴三桂硬着头皮指挥所部人马进行还击,先以胡亮和张国忠分别为南北防守将领,进行抵抗。

只是顺军的进攻势头非常凶猛,马重禧率先出战,万箭齐发将指挥作战的关宁军将领胡亮射杀,

吴三桂立刻以傅文元接替了胡亮的位置。

傅文元谨慎善战,死死地扛住了马重禧组织的二十多轮进攻,一直将时间拖到了日暮时分。

刘宗敏调上生力军贺金龙部。

贺金龙命令罗虎出战,罗虎趁着傅文元久战疲乏,占据了先机,趁其不备,将傅文元杀死。

吴三桂心痛至极,只得再以佟师圣代之。

至此吴三桂带出来的将士,已经损失了胡亮和傅文元两员干将和数千名士兵。这样的话,肯定打不起了。

好在天色完全暗了起来,视线极其不好,刘宗敏此时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竟然命令大顺军停止进攻。

“吴三桂已经进入了绝地,量他也跑不掉。让兄弟们吃好喝好睡好,明天一早彻底消灭吴三桂。”

“是,刘将爷。”

众位将领乐得一个轻松自在。

官抚民对于刘宗敏的做法表示了怀疑,向刘宗敏劝谏道:

“刘将爷,这样做恐怕不妥,我们应该利用人数的优势进行车轮战,彻底打垮吴三桂所部,如果今晚停止进攻,那么到了明日吴军恢复了力气,到时候咱们今日就白忙了。”

“怎么会白忙呢?

今日不是消灭了数千人吗?

再这么打三日,吴三桂必定全军覆没,官将军,你就不必担心了,赶紧下去抓紧休息,明日还有狠仗恶仗要打。

当然了,如果吴三桂自己的部下,觉得是吴三桂把他们带入绝路,反叛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到时候咱们就轻松了。”

刘宗敏很自信地说道,然后自己先去睡了,官抚民无法,只得依令行事。

而此时的吴三桂,如果真的不找外援的话,的确是相当难受,有部分部将确实不明所以,对于吴三桂把全军拉进了死地,公开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再加上眼下的部队是饥渴难耐、士气急速下降,令吴三桂心急如焚。

不过刘宗敏很好的打了一个助攻,让吴三桂得以有时间,整顿内部的同时,他还带着郭云龙、何起凤等人,趁着夜色悄悄地袭取了三道关,并派人封锁消息,为自己提前准备了一个出路。

然后命令何起凤留守三道关,他自己则带着游击将军郭云龙,亲自来到清军大营,要求拜见清军统帅多尔衮。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赶到了石河的上游,正时刻关注着战场的情况。此时发现吴三桂所部已经遭受了重创,他才决定安排清军出战。

如果吴三桂真的有精兵四万在手,多尔衮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使用的,正好借着顺军之手,削弱吴三桂,到时候就能很好的拿捏吴三桂了。

而且多尔衮是想要吴三桂直接投降,而不是所谓的“借师助剿”。

当听到吴三桂再次到来以后,多尔衮派人告知尼堪,让他把吴三桂给带过去。

尼堪立刻坚决执行了军令。

多尔衮热情的接待了吴三桂,但是吴三桂一开始的态度还是以明臣自居,遭到了多尔衮的变脸呵斥:

“糊涂,崇祯皇帝已死,大明皇朝就算灭亡了,国家都亡了,哪里还有臣下?”

吴三桂看到暴怒的多尔衮,急忙趴伏于地,不敢再说任何话。

多尔衮见唬住了吴三桂,当即立刻加码道:

“想让我国出兵,你和你的手下必须剃头,否则如何分辨敌我?”

吴三桂在心中骂娘了,之前说的是绑裹脚布,现在又变成了剃头?

好在吴三桂是没有多么强的自尊心可言的,斜眼看到了两旁的精壮的武士,不用说只要自己迟疑或者不肯,立刻就会遭到旁边清将的斩杀。

吴三桂倒也干脆,当即下跪于地,口称“奴才”,然后和自己的亲将郭云龙当场剃了头发,并且编了小辫子。

要多丑就有多丑。

可是多尔衮还忽悠吴三桂道:

“阁下先天就适合我们大清的发饰,看上去精神多了。吴三桂,你听好了,鉴于你‘主动’投靠我大清,本王将会启奏皇上,封你为‘平西王’。”

谁都知道此时的多尔衮说的话就是圣旨,多尔衮这种刚打一棍子,就给一罐蜜的做法,令吴三桂非常受用。

吴三桂连忙下跪,面上却是满脸的虔诚表达感谢之意。

“明日,你们先打,本王今晚调集大军,明日一定要把顺军给彻底击败。”

“是,奴才吴三桂明白,但听王爷的安排。”

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三日

大顺军与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一开始的战况,跟刘宗敏的预测完全相符,吴三桂的部下士兵,甚至有人扔掉了武器,不再反抗,也有的将领选择了逃跑,负责接战的顺将官抚民,很快便率军攻进了吴军大营。

吴军负责南线的大将佟师圣拼命拦截,却很快受了重伤,被另一员吴三桂的将领张国忠换下,张国忠带人拦住了官抚民。

双方发生了混战,战斗一开始就非常激烈,只是进行了一个上午时间,吴军就至少损失了五千余人,仅剩下数千人还在拼命顽抗。

吴三桂仰天大叫道:

“主子啊,快来救我们吧?”

但是原本说好一大早就出兵的多尔衮,把他自己的承诺当成一个屁给放掉了。

他就是眼睁睁地看到吴三桂的主力被消灭掉,这样的话再加上吴三桂留在山海关里的人马,就能够既保证吴三桂所部的基本战斗力,又杜绝了吴三桂做大的可能性。

吴三桂对于多尔衮的背信弃义心中非常不满,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只是神奇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地天空在下午的时候,突然之间就乌云密布,然后就是快速移动的乌云袭来,紧接着就是狂风大起,以至于把双方士兵吹的东倒西歪,根本就无法进行拼杀。

更为严重的是大风裹挟了大量的石子和沙子,把士兵们的眼睛都给迷的受不了。

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双方士兵两眼一抹黑,吴三桂这边早就跟手下人交代过,将会有请来的援兵来帮助他们,因此将士们还算比较镇定。

但是大顺军方面就不同了,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突然之间遇到了这种鬼天气,对于那个时代非常迷信的百姓来说,那就是吴三桂命不该绝,加上又要应付飞沙走石,大顺军将士因此产生了明显的懈怠情绪。

清军统帅多尔衮正是看到了这三点,突然下令朱玛喇、鳌拜、图赖各率三千名精锐骑兵,兵分三路,对刘宗敏所部发动突然袭击。

时机选的恰到好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