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03章 马杨合军桐城陷落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03章 马杨合军桐城陷落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603章 马杨合军桐城陷落

张鹿安和陈利芸这边决定从陆路返回浮山。

张鹿声觉得路上不宁,便主动提出来带兵护送。

只是刚走到庐州城,就从桐城前线传来西军已经攻破桐城的消息,并且浮山正在遭到攻击。

只是如果桐城陷落了,那么回浮山的道路则不会好走了,需要经过山区,不利于骑兵行进,且情况难以把控,还会延长通行时间。

那么一向坚如磐石的桐城是如何陷落的呢?

桐城的地形,大家都是清楚的,依山傍水,拥有全国唯一一座椭圆形城墙,易守难攻,不管是革左五营也好,还是西军张献忠也罢,在此地肆虐了数年时间,但是始终对桐城县城无可奈何。

桐城也是整个江淮大地极为少见的未被流寇大军攻陷过的县城,但是这个记录在崇祯十六年被西军打破了。

西军带队的将领是闯世王马武,是张献忠的拜把子弟兄,带领西军三都尉杜兴文、汪万象和娄文,率兵一万精锐从黄州府一路向东打粮,逐渐来到了桐城城下。

桐城的现任知县张利民立刻下令全城戒严,进行严防死守。

马武对于桐城一点也不陌生,曾经在桐城城下铩羽而归不下三次,这次本来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只是命令杜兴文率兵2000人挡住安庆方面援军,汪万象带兵2000防范浮山方向,娄文率兵2000名进攻桐城北面的关隘北峡关,马武自己则率领四千人,在桐城的四门门外下寨,执行封锁桐城和四处打粮的任务。

娄文率领的两千人马进攻北峡关时,受到了守关将领窦成的拼死阻击。

“兄弟们,不要怕,听说浮山那边正在给张将军张罗婚事,张将军已经从登莱返回浮山了。只要咱们守住几日,张将军一定会带人前来支援的。”

北峡关的守关将士在窦成的鼓舞下,打死打伤了数百名西军将士,打了一个上午,娄文始终对北峡关无可奈何;

只是午时以后,曹操罗汝才的麾下大将杨承祖带领将领朱养民和范鼎革,率兵5000人从舒城杀至北峡关,并从关城北面发动攻击。

北峡关的明军,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加上之前战事稍停,关内士兵被调走一部分支援太湖,还有就是财政危机导致安庆官府方面削减军费开支,使得关内的守兵力量降低一半。

北峡关最终还是在杨承祖和娄文的南北夹击之下,终于在次日清晨宣告陷落,守将窦成没有等来他心心念的援军,在格斗中阵亡。

攻下北峡关后,娄文就地驻扎北峡关,杨承祖则是带领朱养民和范鼎革进军到桐城城下,参与到对桐城的围攻。

随着时间的发展,桐城知县张利民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同北峡关的情况相同,此时的桐城城不可同往日而语,城内士兵被多次抽调去宿松、太湖一带堵截流寇,但是毫无意外都是损失殆尽,反而害的桐城内防守兵力严重不足。

安庆官府方面无奈之下,在张利民的强令下,呈报朝廷重新组建了桐城营,任命地头蛇孙家的家将孙得胜为桐城营参将,以长江水盗出身的罗九成为守城都司,而罗九成的副手则是为从兰溪口而来的董铜柱。

孙得胜所部人马均为孔城、麒麟一带的乡民,原本品质淳朴,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罗九成和董铜柱在一起待久了,也不免沾惹上各种各样的坏毛病。

董铜柱在蓝俊的帮助下蛰伏数年,后来见风声下去了,便去投靠了江盗头子罗九成,因为长得魁梧有力,加上勇敢善战,逐渐在盗贼圈里名声响亮,深为罗九成所器重。

后来大明地方政府下定决心,调动兵力对危害江上多年的盗贼进行围剿,罗九成在董铜柱的劝导下,非常明智地选择了向官府投诚。

刚投诚那会,被操江总督刘孔昭利用,与安庆方面派遣的江应龙部,趁着张鹿安不在浮山之际,对浮山的下枞阳一带进行了攻击,但是均被阴六带着索忠信和容令其将他们的攻势给坚决挫败。

最后在即将离职的杨尔铭的斡旋下,才算是稍微体面的了解此事。

事后安庆方面投桃报李,将罗九成升为桐城城防都司一职,以董铜柱为坐营守备,两人搜罗了近三千人,势力远远超越了桐城营参将孙得胜和乡勇营营将廖应登。

只是他们的军纪非常败坏,经常欺压老百姓,坏事做尽,为桐城老百姓所不齿,桐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团结了。

当桐城面对马武和杨承祖组织的进攻时,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以前是全民抗战,现如今都是靠乡勇营和桐城营的将士在支撑。

经过两日的拼杀,两营已经损失很大,知县张利民不得不亲自找到罗九成,让他上城主持守卫工作。

罗九成端的架子足够高了,勉强来到城头守卫,刚打了一日,就被流寇的攻势所吓倒,召集自己的心腹力量,商议向流寇投降或者直接跑路。

商议许久,最后决定还是直接跑路为好。

与纠结的罗九成不同,城内守将廖应登的态度却是坚决抵抗,但是他的兵力已经不多,便找到张利民,提出由他带人出去寻求外援。

“张知县,但凡张鹿安将军在此,这股流寇何足道哉?请允许我带人冲出去,到浮山去请援,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廖应登说道。

张利民见形势紧张,便同意了廖应登的要求。

廖应登便趁着夜色,带着亲兵30人悄悄地缒下城去,然后带着大家消失在夜色中。

只是作为流寇统帅的马武也在防着明军的求援信使呢,结果廖应登带人勉强跑到孔城,就被马武设置的伏路军给抓住,廖应登虽然奋勇反抗,但是寡不敌众,被西军士兵抓获。

天亮以后,西军拖拽着明将廖应登和他的亲兵来到了桐城城下,马武让廖应登呼吁城内投降。

廖应登来到城下后,立刻大呼道:

“诸公请坚守,张将军的大军很快就会到,千万不能放弃抵抗。”

廖应登话彻底激怒了马武,马武当即下令将廖应登和他的亲兵,在城下依次排开,然后挨个斩首。

马武的行为震慑住了桐城城内的罗九成,罗九成当即和董桐柱商量,趁着流寇大军还没有攻下城墙的时机,他们先撤离。

说干就干,罗九成和董桐柱率领部下率先离开城墙,打开东门,然后出城向东突围而去;

孙得胜眼看着城内已经不可守,便带人掩护着知县张利民从东门逃走。

马武和杨承祖的主要目的是攻破城池,然后掠夺各样的物资,对于追击某些并不重要的明将并不太在意,孙得胜和罗九成等人,才得以带领部下逃走。

马武看着敌人逃走后,立刻带兵进入桐城,桐城宣告陷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