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65章 鸣环畅谈胶东局势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65章 鸣环畅谈胶东局势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65章 鸣环畅谈胶东局势

想想还是有些滑稽的,城外还躺着数以千计的明军将士的尸体,城内的将领们带着部分没有在城外值岗的士兵,却在青州城内胡吃海喝,享受着战后的片刻安宁,仿佛要替战死的战友,把好吃的全都吃回去一样。

而各营的将领自然是跟着青州府的政府头面人物在一起就席的,自然不能像士兵们那么放浪形骸。

趁着众人互相敬酒的功夫,张鹿安开口向李鸣环询问道:

“李大人,您刚才为何青州府还不如宁海州呢?”

“青州府之前经历过建奴的掠夺,战后百姓十不存一,万历30年时,青州府的在编人口曾经一度高达三百多万人,如今战乱、疫病、迁徙等因素,使得青州这么大一个府,连20万人都没有;本官在宁海州时,宁海州尚有87万百姓,你说是不是比青州府要好?而且宁海州数十年来基本上都能保持相对的安宁,连孔、耿肆虐的时候,宁海州都能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就是得益于宁海州境内的文登营和威海卫,具备一战之力。而且此时登莱二府虽然经历了闻香教暴乱和孔、耿叛匪,两府总共尚余人口仍有百八十万,放在大明也都还算富庶。可见建奴的祸害比叛匪大多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挺的过去哦。”

李鸣环说道,张鹿安看的出来,李鸣环对于宁海州和当地百姓很有感情,真心为当地有所担心。

“李大人不是说说宁海州有文登营和威海卫吗?想必进取不足,但还是能够自保的。”

“哎,此一时彼一时啊,之前的文登营确实精锐,武器储备也是非常充足,但是如今文登营武库里面必定空空如也,威海卫的战斗力更不可与往日相比。”

“即使如此,那不还有驻扎登莱府的登莱镇吗?”

“登莱镇那就更不可靠了,现任的登莱巡抚曾化龙不知道怎么搞的……”

李鸣环突然提到了曾化龙的名字,但是看了看四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李鸣环端了一杯茶水润润口,掩饰了一下。

“曾大人还是有真本事的,之前降服了本地昌邑土豪李好贤,李浩贤投降官官府后,变卖家产,自筹资金和物资,募集了近万名兵员,组建了龙口营,被曾大人任命为龙口游击;

登州本镇总兵为滕胤玉,统帅着登州城的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和两千水兵,也有五千人马;

另有抚标右营游击将军王来承,有兵1500人;蓬莱营守备汤致远,有兵500人,其余营头多不堪战。听说清军已经进入莱州,曾大人只是命令地方军民节节抵抗,他的抚标各营却始终没有出过登州城。其实真正可以为宁海州提供支持的,只有你……”

李鸣环把声音放低道。

“李大人慎言,这样岂不是把鹿安放在火堆上烤啊?到时候鹿安如何能够在登莱地面上混下去啊?”

“你的那个芝罘岛,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李士标都和我说了,我们自然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没有上奏,就是因为看在张将军一直在努力为国征战,将赚来的钱都是用在了养军上面,并不是在完全发展自身势力。”

“哎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大人也。事实也确实那样,这年头养军实在太难了,只是如今钱比之前更难赚了。鹿安此时经过一连串的战斗,所部将士至少有上千人受伤,数百人阵亡,能够继续战斗者不足一千人。如何能够为宁海州提供支持啊?”

“张将军,实话实说,你我来往不多,但是李士标和魏世达可都是与你多有来往啊,他们对你们张家在宁海州的事业多有支持,你难道就忍心他们陷入死地之中?哎,其实这些话,不应该由我这个外人来说的,毕竟李某已经远离了宁海了,宁海州如今的知州是汪逢渊,本为工部主事,后来下放成为地方官,算是接了我的任,汪逢渊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想必他应该能够带领大家守住宁海城的。”

李鸣环说话的底气严重不足。

“李大人,怎么听上去您对宁海州的守卫严重没有信心啊?文登营和威海卫究竟弱到什么程度?”

“哎,原本我们胶东设有三营,分别为即墨营、登州营和文登营,作为胶东一带的机动兵力,与固定防守的卫所之间相辅相成。只是登州营因为之前的孔、耿叛乱,虽然历经十年,但是元气始终未曾恢复;即墨营听说前不久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全军覆没。所以整个胶东目前便只有一个文登营了。

文登营原本的实力很强,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以及海阳所、宁津所、寻山所、百尺崖所、金山所和奇山所,共四卫六所,只是近年来不断被朝廷抽调,四卫六所兵力已经严重空虚,加上卫所士兵地位低下,逃亡很多,大都后继乏人。

目前尚有一战之力的有骠骑大将军、掌印都指挥使兼文登营副将董国柱,所部直属人马约有1600余人;宁海卫指挥使李仁全,他的妻子是戚家后人,现有兵力约800人,以戚家兵法练兵,兵虽少,但是战斗力强悍;威海卫指挥佥事兼文登营监军王倓,所部直属兵马约500人;百尺崖所千总王驰,有兵1000人;靖海卫指挥使葛长顺,有兵1200人。其余诸将,实在是拿不出手,而且胶东承平日久,百姓只闻诗歌声,不听征鼓声,主观上面就存在大意。

本官因此极为担忧啊。”

李鸣环所说的这些人,张鹿安不能说都熟悉,但是几乎全都认识,比如王驰,张鹿安刚穿越不久,躲避敌人的追杀,就是藏在王驰家里,王驰那个时候还是试百户,一路立功百户、副千户到执掌一所大权的千总;

葛长顺之前为靖海卫千户,如今也成长为指挥使,算是进步最大的一人。至于董国柱、李仁全和王倓等人,十年来官职未有变化,也难怪卫所的世袭军人打仗没有积极性。

“李大人所说的意思,鹿安已经知晓,只是我们卢龙援兵营如今缺少人马和粮草,不知道该如何快速的补充到位。”

“青州这边你就别想了,本来就兵力孱弱,自给尚且不足,很难给你支持了。本官建议你即刻移营莱州城,莱州府城是个大城,近年来青州动乱不断,很多青州人口移居到莱州府,你可以在莱州募兵;

莱州还是当年孙元化在世时,重要的火药生产作坊基地,对于你部筹措军用物资来说,相对较为容易。只是粮饷问题,你得自己想办法了。”

“只是万一莱州城不让我等进入呢?”

“你担心什么呢?不是有他在吗?”

李鸣环轻轻地说道,然后指了指公公郝为。

张鹿安顺着李鸣环手指方向看过去,但见郝为还在与旁边向他敬酒的文武官员推杯换盏,喝的非常快活。

反观一边的杀敌功臣,和应荐和张登科却在喝着闷酒。

张鹿安向李鸣环告了一声罪,然后端着酒杯走到和应荐和张登科的身边,跟两位总兵喝了起来,酒至半酣,和应荐喝高兴了,开口说道:

“张参将,眼下的登州局势非常复杂,可别怪我等没有提醒过你?某看得出来,你是想把那帮蒙古人留在身边?对不对?

我告诉你,这帮蒙古人是没有诚信可言的?他们之前已经坏了我们大明多少事了?你不会不清楚吧?昔日铁岭城、辽阳城、沈阳城、锦州城,哪里没有他们这些反骨仔坏事?你留下他们只会给你带来灾难。万一有个好歹,将会后悔莫及。”

“就是,就是,和胖子说的在理,依我看还是全部杀掉为好。”

张登科也在一边说道。

“两个大哥说的在理,只是鹿安这段时间所部损失真的特别大,而且我一直苦思冥想如何提高自己部下的战斗力,但是总是不尽人意。这帮蒙古士兵,也就那么几十个人,我就想留在身边,充当冲锋队使用。也算是补充所部的人力不足吧。”

“你啊,再缺乏兵员,也不能饥不择食啊。”

“多谢两位兄长的关心,不过其实蒙古将士里面,也有对我大明忠心耿耿之辈,你们难道不记得满桂将军了吗?还有在中原战场上战死的猛如虎、猛先捷、虎大威等将?甚至还有最近在锦州城外宁死不屈的桑昂儿介将军,这一些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哎,罢了罢了,我等也劝过了,你非要一意孤行,我们也没有办法。”

“好了,不谈公事,来,喝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