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11章 山西抚标左营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11章 山西抚标左营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11章 山西抚标左营

张鹿安对于李仙风放过登封军的命令非常不爽,因为安庆右营战死了数百人,这笔血债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偿还。

但是李仙风的命令非常清晰,还派员亲自监督李际遇所部的撤军,并让安庆右营把在龙门关俘获的于大义也给释放掉,还给李际遇和于大忠。

张鹿安不敢翻脸,只能选择了依令执行。

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中原大地突然陷入了罕见的沉静当中。

首先李自成在围攻开封城不胜后,来到河南密县进行休整,一时半会没有出来惹事;

其次张献忠在豫南一带则遭到优势官军的围剿,张献忠所部受到重创,但是同时官军的京营副总兵孙应元在作战中阵亡。

孙应元在京营当中是与黄得功并列的名将,他的阵亡对明军的士气影响很大。

明军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关键时刻还是黄得功带兵奋勇杀入敌阵,杀退西军。张献忠便把所部撤到固始南部休整,并与商城一带的曹操罗汝才部取得联系,双方正在研究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因此也暂时老实一点。

趁此机会,禄青山、李静带领一千名辅兵和炮兵营,护卫着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粮草物资先到达怀庆府,再从怀庆府来到了洛阳城,使得安庆右营的各部得到了物资的补充,士气和战斗力都是有所恢复。

张鹿安让李静暂时返回登州,接受许由的指示,继续训练和扩大行动队。

然后将上千名辅兵全部入编,再从洛阳本地招募一些兵员,想要再组建两个步兵部,好对之前战斗中表现优异的一些军官进行表彰和安置。

只是事情很快又出现了变故。

大明崇祯十四年三月初一

对大明、对崇祯皇帝倾尽全部心力的兵部尚书、五省督师杨嗣昌,在湖广沙市走完了他的一生。

杨嗣昌死了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大明朝堂的一贯传统立刻表现出来,大量御史就像苍蝇见到屎坑一样,纷纷聚集起来,开始上天入地全方位,对杨嗣昌进行多维度反攻倒算。

原本习惯推卸责任的崇祯皇帝,此时却出现了罕见的维护自己下属的行为,驳斥了任何攻击杨嗣昌的说法,反而对死去的杨嗣昌进行表彰。

同时对于杨嗣昌的死表达了非常惋惜之意,要求严肃追究各位作战大臣的责任:

已经身处天牢中的原四川巡抚邵捷春,被迫选择了上吊自尽;

还将一代能臣三边总督郑崇捡下狱,说他带领的秦兵撤早了,才导致张献忠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以至于襄阳城被攻陷,继而导致襄王的死亡。襄王的死亡又增大杨嗣昌的心里压力,导致后面杨嗣昌的突然死亡,按照这个逻辑,郑崇捡必须为这个罪责负责,死有余辜。

郑崇捡却感觉自己就如同窦娥一般,实在是太冤枉了:

他为什么撤走秦军?

因为当时的李自成从山里出来了,率领闯军从四川北上陕西,已经杀入到陕西腹地,直达凉州卫和宁夏镇,难道就任由闯军在陕西肆虐而不救吗?

别忘了他可是三边总督,本职的职责所在就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边之地,如果放任李自成在三边做大,到时候又会是一个天大的帽子会扣下来。

而且郑崇俭实际上只是抽走贺人龙一部数千名秦军,于大局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

再说了,南面不都是杨嗣昌在负责吗?

西军用来骗开襄阳城门的令牌,也是西军将领张文秀从杨嗣昌那边缴获的,襄阳城的防守也是杨嗣昌亲自布置的,难道不应该是杨嗣昌的责任吗?

但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是听不进郑崇捡废话的,下令将郑崇捡直接斩首弃世。

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崇捡都是比较冤枉的,以至于后面十几年后,都有人试图为郑崇捡翻案。

杀掉了郑崇捡,还没有平息崇祯皇帝的愤怒,他下令追究河南巡抚李仙风的陷藩责任,毕竟福王是在李仙风的治下出事的。

李仙风不像郑崇捡那么天真,还想在京城喊冤,人家直接在京城缇骑到来之后,当着缇骑的面仰头喝了毒药,当场毒发身亡。

郑崇捡和李仙风的死,再次表明在崇祯时代,真正干实事的人死的都挺快,这就为后续的封疆大吏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虚以委蛇竟然成了正路。

对于空出来的几个重要地方大员的缺口,崇祯皇帝任命丁启睿接替了杨嗣昌的职务,全权负责剿寇。

可是丁启睿一方面比较胆小,二来没有威信,他到湖广,湖广巡抚宋一鹤根本不买账,说湖广已经没有贼寇,让丁启睿去河南剿寇,但是他又直接下令所有船只不能帮忙转运,害的丁启睿只能从陆路进军河南;

丁启睿来到河南,可是河南的地方官和地方土豪们,纷纷紧闭城门,拒不接纳丁启睿进城,害的丁启睿只能带兵露宿荒野。

大明堂堂的五省督师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可见朝纲的败坏和地方官员人心的不可收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明朝堂的有识之士就想着快些将新任河南巡抚选出来,也好更好地配合丁督师的进军策略。

大明吏部为此原打算任命湖广兵备副使张克检为河南巡抚,接替李仙风的位置。

可是湖广方面闻听后,即刻向京城发了题报,声称张克检已经于崇祯十四年二月初,在襄阳城被张献忠给杀掉了,吏部命令到达之日,张克俭的坟头草都已经发芽了……

大明朝廷见此没办法,只得破格提拔在开封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河南巡按高名衡出任河南巡抚,任命原巡按副使严云京接替河南巡按一职。

而且由于开封的解围,滞留在开封城的河南参政蔡懋德就得去山西太原履新山西巡抚一职。

只是蔡懋德没有自己的心腹护卫人马,沿途又是那么多的流寇、土匪和山贼,蔡懋德就希望河南“娘家”这边能够出点血,好让自己能够活着到达太原城。

新任河南巡抚高名衡,思来想去,河南自己的子弟兵怎么能送人呢?

河南官府最后就把主意打到了“客军”安庆右营的身上。

经过与大明兵部沟通,兵部再与安庐方面进行询问,令人意外的是安庐方面立刻就同意将安庆右营剥离出安庐的军事编制。

“原来以为俺们安庆右营是香饽饽,怎么无论是河南官府还是安庐官府,都把咱们当成了臭狗屎,巴不得咱们赶紧走掉似得。”

张捡感叹道。

张鹿安也是觉得非常无语,没想到安庐那边也这么快就把自己给卖掉了,他盯着手头上的命令文书,上面清晰表达了一个意思:

撤销安庆右营编制,将原安庆右营整编为山西抚标左营,兵额2500人,护卫新任山西巡抚蔡懋德赴山西太原上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