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479章 长卿山之战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479章 长卿山之战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479章 长卿山之战

人是这世界世间最复杂的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乱世之中更容易展现自己的本性出来。

譬如官军的潼川游击罗洪政,在被大家推举出任统帅的时候,也曾经拼命带着大家一度从西军的包围圈突围。

只是没想到西军统领张献忠准备的是如此的充分,很快又组织了新的包围圈,再度将明军给包围起来。

明军无奈,只得按照张鹿安的提议,先找个地方固守待援,还有一定的胜算,如果一味地与西军进行野战,官军方面很快就会崩溃。因为不知道张献忠用了什么办法,把这川中的百姓真正地组织起来了,大家好像都乐于帮西军的忙。

失去了民众的帮忙,明将自然感觉胜算不大,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罗洪政。

罗洪政在听到张鹿安的建议后,一开始还表示愿意一块前往长卿山,但是当他在外围看到安庆右营被包围以后,他就吓破了胆,不敢直接进攻西军,而是选择了逃跑。

他有理由选择逃跑,因为张奏凯死后,他的部下到处乱跑,罗洪政利用乡音的优势,很快便兼并了至少一半的张奏凯的余部人马,带着三千余人脱离了大部队,趁着两路明军扯出的空档出来,趁机往东南方向的盐亭进军。

罗洪政又是不幸的,按照他部下的三千人马,如果活到战后,说不定能够混个参将的军衔,可是他偏偏遇到了初步崭露头角的张定国。

张定国本姓李,深受张献忠的喜爱,绰号“万人敌”或者“小尉迟”,开始被用作猛将使用,因为他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受伤了也不知道疼痛,按照张献忠原本给他的定位,对于他的使用功能类似于三鹞子张国兴。

只是在张国兴死后,张定国开始逐渐展露头角,他除了继续表现地特别勇敢以外,他还喜欢动脑筋,是个打仗用脑的战将,逐渐受到张献忠的重用。

张定国也是不负众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开始积攒起一个又一个战功。

这次虽然作为偏师出现,但是张定国不甘心只做偏师,他在战前就对附近的地势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周边的地形环境情况了如指掌。

所以当张定国派出去的夜不收发现罗洪政率领的大军向盐亭方向进军后,张定国胸有沟壑,没有完全按照张献忠的安排坚守在盐亭城,而是命令副将代他坚守盐亭,自己率领一千精锐出城,悄悄地埋伏在盐亭西北面,柏树垭一带的丘陵地带,借助于春天茂密的植物做掩护,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只能喝自带的水,所部人马保持着严格的军事纪律,不得随意走动或者移动。

张定国所带的人马,就这样巧妙躲过了罗洪政派出的侦察兵的搜索,等到罗洪政率领主力赶到后,张定国指挥部下同时突然放箭,明军猝不及防,罗洪政本人原本就穿着非常拉风的将官服,受到了更多的弓箭招呼,顿时被重箭射成了筛子。

罗洪政死后,张定国派人把罗洪政的人头和罗部的军旗全部收拾起来,然后派人送给了在前线指挥埋伏战的张献忠。

张献忠顿时大喜,将罗洪政的人头并所获得的相关旗帜,全部摆开,让长卿山上的安庆右营将士们看的清清楚楚,想要借此击破明军士兵的心理防线。

身在长卿山上的张鹿安,深知这是敌军的一次心理战,站在高低振臂高呼道:

“将士们,罗将军虽然已经为国尽忠了,他是为国为民而死,他的死就是重于泰山。让我等以罗将军为榜样,尽忠报国!”

“尽忠报国!”

张鹿安虽然对于罗洪政不辞而别非常不满,但是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否则人心就会很容易涣散掉。

突然附近的一个士兵插嘴道:

“将军,那些围山的都是一些老百姓,不是西军,我们下不了手?”

张鹿安知道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关乎将士们的士气,必须得讲明白: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你把我平时一贯宣导的爱民、护民的想法印在了脑海里了。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小人白福贵,现为前锋部左司士兵,河南永城人,在南直隶怀远县……投的军,在亳州补充进入战兵营。”

张鹿安知道,怀远那个时候哪里是投军,分明就是强拉壮丁,但那是巡抚衙门的意思,安庆右营不得不遵从。

“白福贵,还有其他的将士们,听好了,咱们自己就是江淮子弟兵,以后可能还会有中州大地、辽西、云贵等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们加入,大家都好牢记一点,时刻牢记军事纪律,要懂得爱民护民,不得随意扰民害民。再回答白福贵的问题,我们想要爱民护民,得保护好自己,有些坏人会化妆成一些老弱的样子,来行欺骗之能事,那么怎么来分辨?那就是只要对面的人手里还拿着武器,那就是我们的敌人!对待敌人就绝对不能留手,要将敌人赶尽杀绝。除非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安庆右营在张鹿安的要求下,开始放开手脚不断射杀来犯的“敌人”,渐渐地长卿山西面丘陵地带到处都是尸体,以至于营内储存的弹药在不断地快速消耗,负责前线指挥作战的令狐云湘,不得不下令减半使用火铳作战,改用冷兵器,以应对即将而来的西军主力的攻山作战。

三日后,西军大规模的攻山之战暂时停止,两军阵地前的尸体也无人收拾,高温天气下,开始出现巨大的恶臭,令安庆右营前线将士不得不戴上了面巾,减弱臭气的折磨。

期间,张鹿安也想过派人出去求救,但是接连好几拨人马,出去后不久,人头就被西军给挂了起来,可见西军的准备充分。

张献忠也知道了对面就是安庆右营,那个杀死了包括张国兴在内的大量西军将士的营头,因此秉承着“有仇不报非君子”的誓言,调来了西军的主力人马,包括张可旺、刘文秀等部人马,加入到围山作战之中。

原本指望“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的杨嗣昌能够带领大军前来营救,但是三日后很明显周边未见明军的援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