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49章 李九成之死(二)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49章 李九成之死(二)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49章 李九成之死(二)

叛军和官军两方都是老油条,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开战前,双方的夜不收,你来我往,早已经厮杀一片。

不管是海边沙滩、暗黑的森林还是枯黄的草地上,随处可见的都是暗红色血迹。彼此几乎都知根知底,藏在哪里,哪里埋伏,都很熟悉,于是厮杀越来越残酷,越来越血腥。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为何而战,为何而杀?

叛军的倾巢而出,正对官军的胃口,关宁铁骑有了用武之地。

关宁军最强大的部分就是铁骑,登莱军最强大的部分是水师和炮兵,如今竟然陷入了内战之中,真的是令大明百姓心碎。

同一时间,皇太极彻底击败了林丹汗,把林丹汗逼到了彻底离开了蒙古草原,躲在了青海的某一个角落里。估计皇太极从草原上班师回辽东的路上,数千里地都不会寂寞,都是一路大笑着回去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得天之助!

大明内部不团结,让外人笑话和欺辱,真的是可悲至极。

很多官军也是对叛军恨之入骨,于是乎,官军率先发动了攻击,祖大乐和张韬率领的前锋在前开路,却不幸陷入了叛军周志元部的埋伏之中。

关宁军各部见状纷纷来救,但是叛军线国安所部和芮成功所部纷纷杀到,再一次陷入了混战之中。但是埋伏圈内关宁军就难过了,大量叛军步兵的涌入,矢箭如雨,炮声隆隆,让关宁军防不胜防,纷纷落马。

关键时刻,邓玘率领的川军以步兵之师竟然率先杀近重围,开始解救那些根本看不起他们的被围关宁军。

叛军中负责打援的是总兵高友成率领的游击将军杜承功、游击将军全节和都司李宏义。

李宏义一看见冲过来的一群人,一下就乐了,只见他们都穿着黑色的窄袖右斜襟上衣,下着宽裤脚长裤,未曾穿甲,很多人甚至衣衫褴褛跟乞丐一样,就这样一手举盾,一手拿刀冲过来,口里大叫着谁也听不懂的话,甚至很多人连盾牌都没有就直接冲过来了。

叛军这边弓箭和火铳齐发,川军纷纷跌倒,但是前仆后继,后面的川军迅速压上。

杜承功看到后准备迅速向前杀去,没想到李宏义先他一步,以为李宏义刚进入叛军不久,立功心切,也就没和他争,毕竟是都元帅的义子。

李宏义开始派兵布阵,王忠孝手拿大刀,举着盾牌来到了他旁边守着。李宏义轻描淡写一样下令守备甘源向前堵截。

甘源迅速命令手下士兵向前突击。

突然之间,对方川军射出了一排弓箭,并未能穿透铠甲,正常情况下,就算射到了其他没有铠甲保护的地方,估计只会受伤,但是甘源手下有几个皮肤裸露中箭者,迅速脸色变得乌黑,倒地而亡。

甘源大惊,大叫道“箭上有毒,避箭”。

叛军为之一滞,川军迅速压上,双方陷入了肉搏战。甘源所部虽然都是搜罗附近的积年悍匪,个人功夫了得,但是碰到了西南长刀也是无可奈何。

禄青山挥着一把彝人波长剑,指挥大军猛杀。

甘源很快抵挡不住,向后跑去。李宏义大怒,驱马上前,手里青龙砍刀直接劈过去,禄青山巧妙躲过,随后像蛇一样的扭着身体,手里波长剑直朝李宏义腋下而来。

李宏义收刀不及,只能弃刀躲避,随后拔刀在手,可是禄青山根本不给他反应的机会,再度贴上。

幸好有王忠孝从旁杀到,加上杜承功也不敢看到李宏义死掉,率兵杀过来。

李宏义这才有机会整队后撤。

随着叛军一队队的加入战斗,官军随即也全军投入,双方开始惨烈的厮杀起来。叛军胜在人多,但是新近训练的比例太高。官军胜在训练有素,特别精锐,但是连续作战比较疲惫。

从天空往下望去,双方的十几万大军、民夫混战一块,每时每刻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数百门大炮不间断轰炸,你来我往,不知道炸死的有没有自己人;数万匹战马骡驴游走在战场上,或被人驱使,或惊吓过度瞎跑。

或许是叛军将领们的卓越领导力,使得叛军并未见明显崩溃,反而随着官军的力怯,叛军大举压上,大有击溃叛军的迹象。

孔有德洋洋得意,幻想击败这些官军精锐后,叛军就会全天下无敌了,到时候就是打出山东之时。

可是历史的惯性很大,没有给他继续幻想的时间。

手下张文焕来报,官军的大军已经从背后包抄了,登州城内已经四门宵禁了,根本派不出来援军了。

都元帅李九成命令孔有德迅速想办法回师,否则粮道不保。

原来陈洪范和刘泽清等部利用投降的李跃龙躲避过叛军的各种哨卡,攀山越岭,绕了一个大弧线出现在了叛军的身后。

与上一场大战苏有功如出一辙,孔有德这就属于记吃不记打了。

孔有德于是派遣大将总兵李虾头带领参将马雄和参将徐得功率兵两万回师,寄希望于这三位猛将可以歼灭官军,毕竟官军不到一万人。

可是战斗的结果却是令孔有德大跌眼镜,大将总兵李虾头被乱铳打死,部下因而四散而逃,马雄和徐得功趁机夺路逃回了登州。

陈洪范和刘泽清随即指挥大军向孔有德的后方扑过去,李跃龙当着刘泽清的面,那是更加卖力的屠杀自己昔日的老战友们。

孔有德腹背受敌,渐渐的支撑不住,在手下众位将官的恳求下,率领剩余的七万余人躲过官军的纠缠,就向登州撤退。

一路上官军不断的埋伏、侧击、尾击,士兵们阵亡被杀、逃跑散去、投降投诚,孔有德的大军到达登州之后已经不足三万人。十一万余人出战,归来只有不到三万,但是好在把主要的火器和大炮都给带回去了。

登州城一时间家家披麻戴孝,户户嚎哭。

李九成大怒,当即宣布罢免了孔有德的统兵权,却因为孔有德带回来精锐力量和众多的武器装备,也就没有特别为难他,反而让他去训练水城水军。

李九成带领部将们来到了登州城头,看见明军前锋追逐到登州城下,耿仲明利用城头的红夷大炮,打的明军抬不起头来。

李宏义和李应元这个时候陪伴左右,李九成也很为难,到这个时候了,连自己多年的同袍都不可靠了,只能靠自家人了。

此时的叛军只有登州城和登州水城了,还好登州水城停泊有将近一千艘各类船只。还得感谢当初天津的孙应龙,没有他送来的那些船,估计叛军就会被焖在锅里了。

孔有德一边继续训练水兵,一边加强防守。心里已经开始有计划做撤退准备,毕竟谁都知道孤城难守。但是究竟撤往哪里,心里还未下定决心,初步的想法是先到砣矶岛或者隍城岛先落脚再说,后面走一步算一步。

毕竟登州城城上的各类火器威力巨大,官军一时间根本靠近不了。

李九成看着下面官军一片混乱,于是就想率兵出击,以便于提振士气。但是周边部将都不同意出城作战,主张坚守。

李九成大怒,知道将领们的士气都不在了,这问题就大了。没有士气了还怎么打仗?这段时间,他一直心力交瘁,眼下顾不得了,只能拼一拼了。

于是李九成坚持趁着官军混乱,出城一战,万一打垮敌人,就可以反败为胜。

李宏义大声地赞同“义父高见。”

于是李九成带领芮成功和线国安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出城邀战,李宏义表示不放心,要随侍在李九成左右,李九成大为感动,直道:果然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贤臣。

李九成立马送了一把手铳奖赏给李宏义,表示如果德胜回来一定还会有重赏。同时命令亲儿子李应元守在朝天门城门处,以防万一。

李宏义大为高兴地随李九成而出。

一开始果然杀的官军是节节败退,叛军一时间追杀了十余里,或许是近期屡屡失败导致的反向自信,叛军的士气又突然爆棚起来。

线国安为人老成持重,赶紧策马过来说道:都元帅,小心有诈。

李九成也反应过来,官军不可能会突然变得这么弱。

李宏义反而兴奋的答道“明军长期作战,得不到休息,早就如同‘强弩之末,势不得穿鲁缟了’。眼下不继续追杀,更待何时?如若担心,请义父允许儿先行追杀,义父在后掩护,如何?”。

李九成大笑“吾辈英雄一世,岂会输给小儿辈?”说罢,策马直前,逐渐又追了五里,草木渐深。

李九成正放慢脚步,突然远处从两侧各冲出来一波骑兵部队,貌似要抄自己的后路。李九成急忙命令线国安和芮成功分别去挡住,正要命令李宏义殿后,他先撤退时,突然官军大队返回杀到,顿时枪铳声声、飞箭如雨。

“中计啦”李宏义随即带人下马,躲往道旁石后。

李九成自己已经与官军短兵相接,但是李九成素来悍勇,官军奈何不得。

李宏义吓坏了,这如果能够侥幸回去,寻思道:自己这个怂恿之罪,以李九成素来的狠辣,还不活剐了自己?

看着依然还在大杀四方的李九成,加上李九成的亲兵们拼死抵挡,李九成渐渐的脱离官军的接触,开始缓缓的往后退去。

官军领头的陈洪范和刘泽清因而大急,好不容易把人给骗出来,尤其此时的刘泽清,虽然军纪不咋的,但是还是颇有将才,顿时亲率家丁前来助战,李九成身旁的形势又开始紧张起来。

李宏义看着李九成的处境,顿时下定了决心:没办法了,叛军眼看着是没有出路了,跟着叛军走到底是死路一条,无毒不丈夫,只能弃暗投明了,只是还缺一个投名状。

于是与身旁的甘源交代了一下,只需如此如此。

甘源于是带领手下精干力量,迅速靠近李九成,李九成和他的亲兵们非常警觉,看似要准备火拼。

甘源赶紧大叫道“都元帅莫急,李都元帅已经打通了回去的林间道路,请这边走,我等来殿后。”

李九成大喜,但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太过于薄情,就让自己的侍卫长带大队留下来,与甘源一起缓缓离开,且战且走。

他自己则带着四名贴身侍卫,按照甘源的指引,来到了李宏义所在处。

李宏义让王忠孝带队在外厮杀,不知道怎么弄的一身血。李九成看到了李宏义的样子,倒也是没说什么。

李宏义赶紧让开身体,“义父,这边请,赶紧走。宏义来殿后”

李九成“恩”一声,面无表情的骑马过去了。

李宏义突然大喊一声“义父”。

李九成扭头回看。

“砰”一声响,李九成眼见着一颗黑色的铅弹打过来,来不及躲闪,铅弹顺着右太阳穴打入,势能减弱,留在了李九成的脑袋里,李九成目光空洞的跌下马来。

身旁的四名护卫一时愣在了原地,看着面无表情的李宏义,李宏义的右手举着的火铳还冒着一股白气,正在缓缓飘散。

这把火铳正是临走时,李九成为了表彰李宏义的忠义之心,而送给李宏义的那把手铳。

四名侍卫明白过来后大怒,顿时不要命一般齐齐杀向李宏义,

可是四人如何敌得了李宏义身边的众多护卫,转瞬间就被杀殆尽。李宏义命人抬着李九成的尸体,打起了白旗。

刘泽清看着主动投靠的李宏义和他身后数百名看上去彪悍骁勇的士兵,瞬间大喜不已,弯腰探查了李九成的尸体,只见原本面色暗红、颧骨高耸的李九成,头发散乱、太阳穴大洞异常明显,大口微张,不知道是吃惊还是惊恐。

叛军的线国安和芮成功两部骑兵毕竟骁勇,竟然还能率领家丁逃向了登州城内,立刻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了未曾返回的李宏义的身上。

随着李九成的大脑袋被官军剁下,高高举起,城上的叛军士气一时间大跌,众位将领见此纷纷忧心忡忡,毕竟官军主帅说过要把他们赶尽杀绝,而且他们做的那些破事,也确实不可能不被官军追究的。

众人于是推耿仲明为帅,耿仲明为人狡诈、善于安抚士卒,但是唯独进取心不足,一直都是在别人的安排下做某一项或者某一件事情,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坚持主张拥立孔有德。

孔有德正在水城策划逃跑,没有想到众位将领赶到,要求他带领大家,坚持抵抗到底,毕竟登州城内兵精将勇、粮草可支数月,而且武器储备非常丰裕,具备坚守的条件,以备时变。

孔有德只得继承了李九成的位置。李九成的亲儿子李应元要求出击报仇,次次都被孔有德否决,孔有德严令禁止出战,同时吸取了之前官军防守莱州府的教训,一方面清除城内奸细,一方面利用城上火炮攻击官军,一方面派人训练水兵,统计城中的匠人、医生等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安置,以备万一。

官军一时对登州城无可奈何

于是从崇祯五年九月开始,到崇祯六年二月,持续了整整六个月时间,对叛军而言的登州城拉锯战开始了。

靳国臣和祖宽的骑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大典和高起潜为了防止叛军逃窜而设置在福山外围的二线力量,毕竟攻城作战用不了骑兵。

朱大典和高起潜也知晓叛军拥有的水兵力量,所以连续多次催促东江总兵官黄龙出兵攻击叛军的水兵力量,彻底断绝登莱叛军的退路。因此黄龙才不得不,在不得天时的情况下,派遣手中的大将尚可喜出兵登莱,临走前半月还不放心,加派了金声桓一部。结果东江所部大军半途遇到了暴风天气,船毁人亡,剩余的尚可喜和金声桓余部刚上岸,冷不防遇到了“刚猛”的祖宽。

目前两人还在福山衙门内关着,等待东江的回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