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97章 人走茶凉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397章 人走茶凉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397章 人走茶凉

安葬好父亲张可道后,张鹿鸣拜见了母亲容氏后,就启程返回了崇明;

张鹿安则是与二叔和三叔告别,带着母亲回到了正阳关。

一到正阳关,张鹿安就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气氛,关内的百姓脸上已经没有之前那种朝气蓬勃的模样,反而个个都是一副愁肠满腹、迷茫无助的面貌。

张鹿安送母亲回到家后,又去看望了自己的大舅容之光,并且依次拜访了一些牺牲的将士们的家属。

直到三天后

张鹿安稍微有些空闲,就亲自上门去找正阳关的管事刘廷桂,想要询问一下关内老百姓为何变成这个样子,接下来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也需要重新捋一下。

没想到刘廷桂非常地繁忙,好一阵子才抽出空和张鹿安见面。

张鹿安坐在刘廷桂的书房里,看着门外的刘廷桂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匆匆地走进书房,连忙上前请安道:

“鹿安见过三舅,三舅身体可还好?”

“少将军,我还好,真的是好久不见了,可惜老将军已经不在了……前段时间太忙了,只是去了趟霍丘看了眼,梅山安葬的时候,我都没有去成。哎。”

“三舅,我明白,没关系的。只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何大家的情绪都是如此的低落?难道仅仅因为我父亲没了?”

“你看看!”

刘廷桂把手里的纸张递给了张鹿安,张鹿安双手接过,拿过来看了一眼就心中大惊,里面的主要内容就一条,那就是取消凤寿右营编制。张鹿安强压住内心的躁动,面部正常地把纸张递给刘廷桂,口中说道:

“三舅,凤寿右营这次几乎全部殉国了,就算取消编制,虽然内心无法接受,但是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还是能够理解。”

“哎,凤寿右营不在了,那么我们在正阳关也呆不下了,相信黄知州的文件很快就会到来,如果咱们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就会很被动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此次凤寿右营的两千多名将士的抚恤,恐怕都无法取得朝廷的认可……”

“荒唐!凭什么?我父亲带领大家豁出性命为国征战,战死沙场,难道还不能获得一个朝廷最基本的承认吗?这次又有什么借口?”

张鹿安心中的愤懑实在是压抑不住了。

“朝廷的意思是凤寿右营是非正常调动,按照兵部的意思,凤寿右营应该驻军保定府的,却出现在巨鹿,属于违规调动……”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难道卢象升不是挂有兵部尚书衔吗?难道他的命令不是代表着大明兵部的命令吗?我父亲完全遵从上司的指令,没有任何逃避毅然决然地跳入火坑,难道是他老人家主动前往巨鹿的吗?”

“哎,到哪里说理去?现实情况就是眼下确实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

刘廷桂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一个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三叔,不好了,黄日芳那个狗日的想要收回咱们的淮南煤矿,咱们每年给他送的两千两好处费,都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少将军,你也在啊?”

来人正是负责淮南煤矿生意的刘济宽,看到张鹿安也在,连忙上前施礼,张鹿安也是及时还礼,还温言安慰道:

“济宽兄,不用急,天塌不下来,你慢慢说。”

刘济宽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连喝了好几杯,镇定了一下后,将前后经过全部一五一十仔细述说了一遍。

早在崇祯十一年的年末,刘良佐的大营驻扎在庐州府,因为兵员的增加和实力的增强,朝廷的粮饷压根不可能完全足额拨付,这就逼使刘良佐不得不想办法进行开源。

对于刘良佐来说,与其想办法费尽心机去合法地赚钱,还不如去抢劫来的快!可是江淮大地,几年来一直饱受流寇侵伐之苦,民生早就凋敝不堪,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抢无可抢,所以刘良佐经过综合考察以后,就将矛头指向了凤寿右营名下的产业,只是一时半会还不敢做的特别过分。

崇祯十二年二月以后,凤寿右营全军覆没的讯息传到了江淮大地,刘良佐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一面频繁地与地方官僚接触,一面派遣手下大将薛守信、胡守金进入霍丘,抢夺良田;一面派手下参将秦大鹏、都司石长庚来到寿州,一面抢夺良田,一面勾结黄日芳侵夺淮南煤矿。

黄日芳心知处于乱世,不能得罪军头,一开始还想依靠凤寿右营,一旦获知这个依靠没有了之后,他又想着寻找结交新的依靠,正好刘良佐派人递来了橄榄枝,黄日芳自然心花怒放,用嘴巴给接住了。

两人狼狈为奸,一开始派人混入开矿队伍中,煽动开矿工人进行改善待遇的罢工,刘济宽经过沟通后,选择了答应了矿工的要求,可是谁知道事情摆平没多久,煤矿上发生矿难,砸死了一百余个俘虏矿工,按照以前的规矩,死了就算逑了,只是不知道石长庚从哪里找来所谓的一大帮家眷,要求矿上按照每人一百两的抚恤金进行赔付。

煤矿的生意本来就是刚起步不久,还远远没有实现盈利,刘济宽哪里去筹措上万两的抚恤银子?而且那些俘虏矿工,明明就是在战斗中俘获的流寇和土匪组成的,家眷要么早就死光了,要么就是远在外地,哪里会有家眷知道他们在煤矿上被强制劳动?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阴谋,刘济宽自然不愿当冤大头,因此就吃上了官司,刘良佐所部的石长庚竟然派人报告了寿州知州黄日芳,黄日芳下令将煤矿封闭,禁止生产,把煤矿上的矿工全部给释放,暂时安置在石长庚的大营内。

这种把戏纯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呵呵,没有想到刘良佐竟然为了无产阶级而出头了!”

张鹿安听完刘济宽的述说忍不住挖苦道,刘廷桂和刘济宽显然没有听懂张鹿安的话,都在茫然地看着张鹿安。

张鹿安接着就把自己在霍丘遇到的难题简单述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就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张家在寿州、霍丘一带快待不下去,已经到了必须要撤离的地步。

刘廷桂和刘济宽听完后都是默不作声,他们还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以为通过找关系还能够把问题调解一下,没有想到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刘廷桂率先打破了宁静,开口说道:

“我老了,前些时候,秦大鹏曾经派人试图示好,被我打发了。实在不行,我就回颍州老家去生活……”

刘廷桂说这话有两种含义,刘济宽却不想就这样隐居家乡,已经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年轻人,很难再回到以前那种平淡的生活当中来,很明显并没有人来向他示好,因此脸色憋的通红。

张鹿安趁机说道:

“三舅,刘良佐的那帮手下特别愚蠢,压根不知道你我两家的关系的紧密程度,妄想用利益来捆绑您,以为可以拉拢三舅为他们服务,却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痴心妄想。土地和关城可以给他们,但是关城内的作坊、铁匠、器械等等,那都是我们张家的财产,谁也别想夺走!别以为我的部下主力都在北方,不敢跟他们死拼,我带回来的亲兵都是百战精兵,就凭借我的亲兵人马,我就有一定把握把东西给带走。我相信刘良佐虽然吃相难看,但是真的闹到跟友军火拼的地步,他那边恐怕也不会好过!”

刘廷桂听完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看向张鹿安,刘济宽接话道:

“那我该怎么办?”

“济宽兄不要着急,眼下需要用人的地方很多,你和三舅可以去桐城浮山,那边的条件还算不错,去帮佐临,佐临在浮山需要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缺乏人手,咱们把这边的愿意跟着咱们走的人以及咱们的财产都给带着一起走,谁也别想直接接手吃现成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