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88章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第388章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脑回路非常奇特,以至于杨嗣昌的思绪都没有跟上他的思路。

杨嗣昌的心里苦哇,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崇祯皇帝的问题。

因为对于他来说,卢象升逃走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既能够增强皇帝对他的信任,显示他的眼光极好;又能从客观上为躲在自家里的高起潜进行辩护,减轻这个跟自己合作良好的太监的罪责。

只是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卢象升大概率是战死沙场了。

数日前,有北上的消息来到,陈述卢象升已经在巨鹿贾庄阵亡,原本在四处寻找关系,想为卢象升寻求支援的许德士,嚎叫着离开了京城,杨嗣昌当时正好经过,他是亲眼目睹许德士的样子,看上去压根不像有作伪的可能。

身为兵部的负责人,杨嗣昌有责任来探求卢象升的具体情况,为此他曾经安排了三股人马南下探查事关卢象升的情况。

结果前两个探查人马,回报都是明确卢象升已经殉国的消息,但是因为一个没有到达巨鹿贾庄,而是道听途说,一个虽然到了贾庄,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卢象升的尸体,也是从附近的百姓自发祭奠中获知了卢象升死亡的讯息。

杨嗣昌下令将两人全部斩首以儆效尤,选派自己家里的一名亲信家丁俞振龙,让他南下亲自调查卢象升的情况,临行前,杨嗣昌进行了的一定的暗示,示意最好是能够得出卢象升逃跑的消息,毕竟如果清军真的杀死了卢象升,不可能留下卢象升的尸体而无动于衷的;而且人死那么多天了,实在无法辨认出尸体,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俞振龙当时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只是五天后,俞振龙从南方归来,不但表示自己去了贾庄,通过四周残存的百姓获知了卢象升的死讯,还前往真定新乐城,亲眼目睹了卢象升的临终的样子“怒目圆睁,凛凛如生”,那一刻令他终身难忘,也正是俞振龙到来之后,许德士上前再次按下卢象升的眼睑,才将眼睑按下,更是一时之间传为奇谈。

俞振龙回来以后大受震动,不但沿途宣传卢象升殉国的消息,还大肆传播老百姓们对卢公的爱戴之情。

俞振龙的所作所为,彻底惹恼了杨嗣昌。

“竖子,胆大妄为,为人收买焉?”

“杨大人,小人敢拿全家上下七口人的性命担保,卢大人他确实已经殉国了……”

“住口,来人,将俞振龙关进南衙镇抚司,我就不信,他不松口。”

事实上,一直到死,俞振龙都没有松口,所有的供词仍然同之前一模一样,因为他确实说的都是实话,他是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人在明末是活不下去的。

俞振龙在南衙被审讯到第三天,俞振龙拼尽全力喊出了那句响彻数百年之久的名言: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连续喊了三遍,竟然双眼流血而死。

杨嗣昌得知了俞振龙的死讯,才幡然醒悟,那就是俞振龙所说绝对是实话。后来无论是顺德知府于颖、保定巡抚张其平还是勤王总督孙传庭都传来了卢象升的准确死讯,其中还附带有卢象升的关防印信,证明确实属于清军未曾发现卢象升的尸体。

所以,杨嗣昌在崇祯十一年的腊月二十二日才出具兵部文书,正式承认卢象升已经殉国的消息。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再次询问,杨嗣昌如同身在火上烤的感觉,但是数息以后,他还是选择跟皇帝确认道:

“陛下圣明,根据孙传庭和于颖等人传来的消息,卢大人应该……已经为国尽忠了。”

“哼,无能之辈,便宜他了!对了,孙传庭最近在干什么?怎么之前一直传来歼灭建奴的消息,怎么最近反而沉默了很多?要知道建奴的大军还在北直隶肆虐,还在残酷蹂躏我大明的百姓,孙传庭他的心难道是铁石做的吗?就这么忍心看着建奴而不去进攻?”

崇祯皇帝对于底下人的阳奉阴违非常痛恨,或者说他自己是那么认为的。

“孙总督发来的军情咨文显示,他是觉得清军如今汇聚在沧州、河间一带,高度集中,敌强我弱,现在进攻讨不到好,他的意思是想先观察观察,让安庆右营先守住济南城,阻止建奴有再度南下的可能,同时让颜巡抚谨防德州,不给建奴可乘之机。待建奴北返之际,一旦出现建奴大军分散的情况,他再全力出击,歼灭敌军之一部……”

“荒谬!简直荒谬绝伦!朕以前觉得他孙传庭还是一员敢战之将,没有想到竟然也同卢象升一样,说的比做的好听。杨卿,立刻给孙传庭发文,让他带领大军与建奴大军决战!至少要把建奴掠夺的德王他们给解救出来!”

崇祯皇帝愤怒地说道。

杨嗣昌此时骑虎难下,他不敢反驳皇帝陛下的旨意,只得应承,跪安后便返回兵部给孙传庭去文,下令孙传庭率军与建奴大军决战。

孙传庭接到兵部的来文后,大惊失色,从凳子上惊坐起,然后赶紧写了回信,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兵部,解释自己所部目前只有两万兵马,清军却有三十万大军,兵力众寡悬殊太大,不具备决战的条件。

兵部收到孙传庭的回信后,没有采纳,而是坚持前面的要求,要求立刻寻找清军主力决战,为了增强孙传庭的信心,还把返回通州的关宁军窦濬、吴永录、于永绶、侯拱极、张鉴以及保定总兵刘光祚的人马全部调给孙传庭,使孙传庭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人。

孙传庭再次接到兵部的调兵命令后,不由得急的大惊,连日来的焦急加上内心的气愤,使得他竟然突然失聪(听不见)了,孙传庭只得再次给兵部去文,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他坚持认为现在不是进行决战的好时机,认为只能进行小规模的遭遇战,不能鸡蛋碰石头进行大决战。如果朝廷非要进行决战,那么他能力不够,并且耳朵近期失聪,影响了正常工作,申请朝廷换人。

孙传庭的意见再次送到了杨嗣昌的面前,杨嗣昌内心知道孙传庭所说的是真实情况,但是他不敢擅专,便将孙传庭的意见转达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看过了孙传庭的呈文后,当即大怒,认为孙传庭是故意撂挑子,当场下令:

免除孙传庭的一切职务,着锦衣卫将孙传庭逮捕进京,关押进天牢。

可怜又一个勤王总督被“英明”的崇祯皇帝一撸到底,只是孙传庭被朝廷给关押起来,那么谁来管理新秦军的那帮骄兵悍将呢?这令崇祯皇帝又感到非常头疼,只是他是一个永远不愿意主动认错的主,之前凤阳失陷他发布的“罪己诏”,已经让他气的好几天吃不下去饭,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

何况他真的觉得孙传庭是在藐视自己,故意不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

关键时候,还是杨嗣昌懂他的心思,提出让内阁首辅刘宇亮接替洪承畴的位置,兼任总领山西、北直、山东三省行政事务,进行督师以及后勤补给事宜;

让洪承畴接替孙传庭的位置,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发动对建奴大军的反攻。

于是本次勤王行动的第三位勤王总督应运而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