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17章 各路军情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317章 各路军情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317章 各路军情

陈洪范招来雷时声和罗岱两人商量进军对策,雷、罗二人一致认为眼下新近大败,应该退避三舍,避敌锋芒,待重新调整恢复士气之后再战。

陈洪范对于两人的说法是深以为然,传令次日一早卯时做饭,辰时启程,西行转进。

陈洪范设想的很好,只是马信没有给他机会。

当晚深夜,马信带着两千余精锐骑兵突然杀到,因为太湖县本身剩余的低矮土墙和其他防御措施还算有用,马信所部没能趁机攻入城内,但是也令陈部人马人心惶惶。

陈洪范心中焦虑,竟然推翻自己之前的军令,下令提前到三更做饭,依次吃饭后逐渐梯次掩护西行。

却不知他这种命令为官军的西路人马带来了灭顶之灾。

陈洪范命令雷时声带领三千骑兵缠住马信的追兵,让罗岱带兵为先锋在前开路,陈洪范率领大军离开了有一定防护力的太湖县城,开始向宿松县城方向急速进发。

作为先锋的罗岱,在枫香驿遇到了小股流民军的截击,罗岱当即向陈洪范上报情况,这让陈洪范一度很紧张。只是罗岱随后再次发来军报,声称前锋已经击溃沿途骚扰的流寇,已经进占了酆家店。

酆家店,一个神奇的地方,太湖到宿松的必经之地。

陈洪范得到罗岱的报告后,虽然布置了警戒部队,但是毕竟不是特别担心了,率领大军进入了枫香驿。

罗岱撤入宿松县境,一路上派出的传令兵都在不断地向陈洪范报告并无敌情的军报。

就在他再想从宿松继续撤进湖广黄州府时,在宿松县境西南面的石莲洞却陷入了流民军的包围圈。

罗岱组织了数次向西进攻,却始终无法打退流民军的阻击线。他又尝试派遣心腹亲将带兵往东去通报陈洪范,这下却出奇的顺利,很快突破流民军的封锁,来到了陈洪范的面前。

罗岱也是求救心切,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中的弯弯绕绕。

陈洪范接到罗岱的报告后,不敢怠慢,如果不打通石莲洞的通道,那么自己大军的退路就会被断。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整个大军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陈洪范命令大军做好随时准备作战的命令,然后全军进入了酆家店,不料先是正前方有精锐流民军堵住去路,接着四面八方都是狂叫奔至的流民军,陈洪范所部人马在此地陷入了革里眼贺一龙精心设置的包围圈中。

革里眼贺一龙亲自站在高台上观察着战场形势,并且不断地指挥着部将来回不断冲击着陈洪范的大军。

陈洪范第一时间被打懵逼了,等他反应过来,组织部下进行反击的时候,很多士兵已经四散逃走。

更为严重情况是,革里眼贺一龙秉持着“擒贼先擒王”的观念,任由陈洪范的部下四散逃走,却亲自指挥部下将陈洪范的营部团团包围。

陈洪范望着快速逼近、迅速合围的流民军,内心里的豪气干云早就化为乌有,他如今的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逃出去。

为此陈洪范再次重金悬赏,组织亲将亲兵发起突围,但是连续多次都被贺一龙亲自带队打退。

就在陈洪范渐渐陷入绝望之际,后队负责殿后任务的雷时声,率领三千精锐骑兵突破了贺一龙设置的防卫线,杀进了包围圈内,救上了陈洪范,然后头也不回地就往西突围而去。

雷时声护卫着陈洪范,在经过宿松石莲洞后,与罗岱里应外合,击退阻击的流民军。

罗岱的部下在此次安庆作战中损失巨大,不知道他是否为良心发现,竟然主张率领剩余的将士杀回去,替死难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但是他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被陈洪范立刻否决。

陈洪范带着雷时声和罗岱等人,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出发地,黄州府的蕲州,经过点验人马,出发时的六万大军,如今还剩下6000余人。

革里眼贺一龙组织的第二次酆家店之战,以陈洪范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贺一龙在此战当中至少俘虏了三万多名战俘,俘获了大量的军资器械,使得革里眼所部的军事实力直线上涨,翻了一翻。

而奉了老回回马守应的命令前来助战的马信,也俘虏了近七千名明军,先后补充进了自己的队伍当中,实力也是大涨。

与革里眼贺一龙和马信的狂喜恰恰相反,陈洪范在蕲州是坐立难安,总要有人承担失败的责任的,但是很明显雷时声和罗岱都不够格,他无论如何都有责任,想跑也跑不掉。

痛定思痛之下,陈洪范还是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管家携带巨资,前往京城,贿赂朝廷大员,争取能够落到一个从轻的惩处。

……

大明官军西路这边的第二次酆家店之战,还在进行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桐城挂车河也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遭遇战。

战场老手左金王贺锦同样利用了示敌以弱的战法,引诱许自强部追击,许自强也确实属于求攻心切,不顾身边的江应龙和陶国祚的苦苦劝告,毅然决然带着本部兵马去追击贺锦所部疑兵,谁知刚一过河,贺锦埋伏的人马就冲了出来,将挂车河上的木桥斩断,并且牢牢占据了唯一的一座石拱桥,贺锦再指挥大军反身掩击,许自强不敌贺锦,最终包括许自强本人在内,全营3500人几乎全员战死。

由于许自强所部的装备极好,左金王贺锦得到了许自强所部的大部分装备,战斗实力也是大增。

东北路明军失去了主将的情况下,意见不一,最终选择撤回桐城县城。

比东北路明军的情况稍微好点,东南路的统帅乙邦才具有一定的将才,只是山路险峻,治世王刘希尧又是牢牢控制着山路小道,乙邦才组织了多次进攻,始终不曾见效。

因此这一路人马也是战果了了。

最后一路是王公弼统帅的南路明军,等待从池州过来的操江人马汇聚以后,果然还是从安庆城出发,顺江而上,从皖河河口进入,逆流而上,直到石牌口拐弯处,遇到了争世王蔺养成率领的埋伏人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