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01章 一笔写不出两个贺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301章 一笔写不出两个贺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301章 一笔写不出两个贺

“当然有仇,而且是血海深仇!”

面对着四周众人的问询,说话的是贺国金,话说的是咬牙切齿。

四面火光闪烁,大帐内的各位义军头领们正在交头接耳,互相讨论着对贺国金该如何处理。

其中的一个大头领名唤贺一龙,绰号革里眼,自打小眼睛就是高度近视,如果想要看清东西,那么他就要眯起自己的双眼,好让眼睛聚光,外人看他,他的眼睛看上去就如同一条线一般。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是旁人永远无法通过贺一龙的眼睛来分析出他的内心想法。

贺一龙起事很早,是最初的义军十三家之一,其他头领之所以没有表示出要对贺国金进行严惩,只因为打狗还要看主人,贺国金如今正是属于贺一龙的部下。

数月前

贺国金当初在官军多路围剿浮山寨的行动中艰难地逃走,获悉自己的大哥贺国观被陈于王斩杀,二哥贺国能也在桐城营的围攻下,在绝望中自杀,之后他就发下誓言,一定要为两位兄长报仇雪恨。

贺国金后来带着少量的部下四处躲藏,在桐柏山中遇到了“老陕强盗”,正在走投无路的贺国金顿时兴奋异常,辗转投靠在陕北的族人贺一龙的麾下。

贺一龙得知了贺国金的遭遇,当即表示愿意帮助贺国金复仇,加上两人还有互相熟悉的乡音,显得格外亲切。

贺国金非常上路子,还拜了贺一龙为义父,贺一龙因此对贺国金非常信任。

在贺国金的撺掇下,外号“革里眼”的贺一龙带领所部从河南来到了大别山区,与老回回马守应所部合营。

崇祯十年三月

正是在贺国金的穿针引线之下,请来本来远在郧阳的张献忠所部,以及早就在英霍山区屯田的老回回马守应,在几部流民军的合作之下,才在酆家店一战中全歼数千名精锐大明官军,并导致当初参与围攻过浮山寨的程龙、潘可大和陈于王等明将悉数殉国,也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可是贺国金不满足于此,他记得清楚,造成自己两个兄长死亡的罪魁祸首还有史可法、还有原来的桐城营……

而贺国金经过派人侦查,正好发现桐城营已经改为安庆右营,并被派驻潜山县。贺国金得知安庆右营所部只有两千人,而且一半以上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人,加上潜山城的城墙算不上坚固,城内粮草缺乏,顿时直呼“天助我也”。

贺国金先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排手下精锐潜入潜山县城,想要寻机刺杀安庆右营的游击将军张鹿安,再从内部扰乱潜山县,内外夹击攻破潜山县。

只是他低估了张鹿安身边的护卫防守力量。

潜山城内伏击战,贺国金手下的精锐力量几乎损失殆尽,连他本人都差点折在城内,在他亲兵的掩护下,率领少数亲卫落荒而逃,不得不启动北城潜伏的暗探,才侥幸从北门逃出了潜山城。

贺国金的所作所为恰恰也破坏了马守应的攻城计划,弄得马守应非常不高兴,按照马守应的计划,原本的攻城计划将会大大减少所部人马的损伤,可是如今内应被破坏,大军被迫提前发动,攻城难度大增。

马守应的心里是想要严惩贺国金。

只是义军联军中的重要势力,革里眼贺一龙一直在帮着贺国金说话,让贺国金把他的经历在众多流寇头领的面前述说了一遍,对于一生都是重情重义的马守应的触动很大,听完贺国金的声泪俱下的控诉,马守应的气已经消了一大半,大营内的其他头领也纷纷帮忙求情:

“贺老三,你放心,在咱们陕北,一笔写不出两个‘贺’字,咱老贺也支持你!”

说话的人是左金王贺锦。

“贺老三做的对,有仇不报非君子,咱们当初出来造反为的是啥?提着脑袋干又是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快意恩仇,与这破落腐朽的大明朝廷对抗到底?老子全力支持他!”

同为义军首领的九条龙张一飞补充说道。

“贺老三,你给老子站起来说话,不就是损失了四十来个亲兵么?用得着这么哭哭啼啼的么?老子补给你!”革里眼贺一龙补充说道。

“就是,不就是区区两千余的官军吗?老子视同土鸡瓦狗,不要内应咱们也能把城给攻下来。”

治世王刘希尧说道。

治世王刘希尧,原来为改世王许可变的部下哨总,许可变所部在潼关被孙传庭击溃后,许可变率领少量人马逃往河南西部山区,被冲散的刘希尧则冒用“改世王”的旗号到处流窜,直到来到英霍山区才逐渐落脚,拥众两万(包含家属),刘希尧才取消改世王的大旗,自封为“治世王”,嚣张于一时。

“事已至此,再追究贺国金的责任已经没有意义,我等还是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才能尽快全歼潜山之敌,或者歼灭来援的官军。谁都知道潜山城内没有多少油水,最关键的还是安庆府城。”

争世王蔺养成说道。

蔺养成与刘希尧的经历相似,都属于新近发迹起来的青年才俊,原为乱世王郭应聘的部下,郭应聘曾经跟随高迎祥转战江淮,后随高迎祥又想进入陕西境,被孙传承击败后,高迎祥被俘,郭应聘率部逃出官军的包围圈,辗转到山西一带进行游击作战。只是郭应聘缺乏一定的战略目标,整日里在山西芦芽山一带到处游荡,令身为部下的蔺养成颇为不满。

蔺养成一向自诩为先赵名相蔺相如的后裔,只是后来赵国被灭,蔺家被秦军俘虏后带回秦国,并逐渐迁往延安府一带定居,他有着自己内心的骄傲,毕竟“祖上曾经阔过”,自小就“略通五经”,长大后为了生活才投身边军,后来战败被俘,他索性直接彻底投入到“造反”--这件在当时看来非常有前途的事业上来。

蔺养成与郭应聘闹掰后,带领部下从佳县跨过黄河,突入陕西,回到延安府老家发展,只是无论是洪承畴也好,孙传庭也罢,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在甘泉驿之战中,蔺养成被贺人龙击败。

惨败过后的蔺养成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转而带着数百名亲兵携带着少量亲属,向北向西进入草原干了一阵马匪,由于天气干旱,草原受到的影响更大,生存非常艰难,无奈之下,蔺养成带着部下进行了千里跋涉,绕道陕西大西北走了一大圈,最终在郧阳山中暂时投入到张献忠的麾下,取得初步落脚之地,后随着张献忠往东来到了大别山区。

张献忠在桐城和浮山脚下受到重大损失后,面对着四面八方赶来的大明官军,他不愿意效仿老回回马守应一样,在山中吃苦,选择了向西流窜。

蔺养成有妻儿老母,当时正好轮到妻子临盆,不方便长途行军转移,家眷本身也不愿意继续流离失所,蔺养成便脱离了张献忠,选择与老回回马守应合营,落脚于大别山中的司空山(太湖县境内),拥众八万余人。

同马守应一样,蔺养成也是组织部下在山间平地上进行屯田,对于山民也只是收取薄赋,对过往行商也没有采取直接抢掠的办法,收取商税后都是予以放行,因此深得人心,逐步在太湖县北境山区扎根。

马守应对于自己的邻居争世王蔺养成的意见是极其看中的,蔺养成的根据地在马守应的西北,正好掩护住马守应的侧翼,也是同为边军出身,作战也是有勇有谋,值得信赖。

“那么争世王认为我等应该如何去做?”马守应询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