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4章 吴安邦的谋划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34章 吴安邦的谋划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34章 吴安邦的谋划

福山知县衙门里

朱国梓边忙着整理文档,边问着师爷“你不是说吴总兵还有三天才能到的吗?怎么这会已经到了福山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师爷也很郁闷“之前询问对方,是说三天后到的啊。刚才派人去沟通,吴总兵说是为了出敌不意。福山距离登州不远,不能让敌人猜到我方行动”

“这个吴安邦,不知道是真懂还是假懂,你出敌不意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对自己人也完全没有说法。算了,还是抓紧通知四方民众开始进入战时状态,城外百姓收拾好,情况有变随时入城。你再催促码头那边抓紧卸货,不行的话,可以雇佣入城百姓帮忙卸货”。

师爷赶紧下去安排起来。

吴安邦军营里

张鹿安刚到文登营军营里,就和阴六一起被软禁起来,哪里有什么陪公子。

吴安邦过来看了一回,说道“贤侄啊,汝父准备粮草太慢了,你留在本帅面前,或许可以让他加快脚步。”

张鹿安气急“吴总兵,你这是绑架吗?”

吴安邦说道“贤侄你无须害怕,这一仗没有什么风险的,本帅带你过去,如果你不闹事的话,本帅还可以给你分润一份军功,比你十年苦读强太多啦。到时候你会感谢我的”

张鹿安无法,只能和阴六在一块说着话,好在好吃好喝供着,倒是也没有受到什么委屈。

话说宁海州距离福山也没有多远,为何之前明明说的三天以后到福山,突然之间提前了呢?

原来这跟吴安邦的谋划有关系。

吴安邦当初升为登莱总兵后,被命令发起进攻。吴安邦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派遣副管家吴家喜到东江,先后面见了沈世魁和黄龙。

从沈世魁那里,吴安邦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耿仲明和沈世魁确实一直都有往来,沈世魁听到吴家喜说明来意后,当即表示自己愿意派人过去试试。但是也有条件,那就是耿仲明反正后,一定要保证耿仲明的人身安全,还有就是把耿仲明调入东江,进入沈世魁的麾下效力。吴安邦这边还需要支付二十万两白银或者等值的粮草物资。

吴安邦想也没有就答应了,虽然说这二十万两不是小数,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出的,这不是有现成的肥猪可以宰吗?当初就付了两万两定金,对方就激动万分的答应了,他相信一定可以套出更多的粮草物资。

吴安邦一开始还是有所担心的,毕竟耿仲明之前是如何对待天津都司的,全天下人都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没敢怠慢,让吴家喜陪同沈世魁的使者亲自去一趟登州城。吴家喜在那里见到了耿仲明,双方聊的非常投机,耿仲明表现出了痛彻心扉的表情,觉得现在国朝大军会集,叛军已经呈现颓势了,势必难以为继。他愿意率领所部弃暗投明。只是城内尚有陈有时的副将高友成在协助防守,还有孔有德的大将王秉忠驻守水城,他自己兵力单薄,一时不敢有其他想法。

耿仲明建议吴安邦率众突至登州城下,打一个措手不及,他再在城内防火,到时候城内一乱,吴安邦就可以率领大军攻进去了。

耿仲明还透露了他的部下只有2000人马,高友成所部有1000人,王秉忠的部下也只有1000人,整个登州城内只有四千守军。

三方还继续约定了举火暗号,耿仲明还非常关心的开始了投诚后的待遇谈判问题,吴家喜奉了吴安邦的命令,尽可能都应允了。耿仲明显得很高兴,宾主尽欢。

末了,耿仲明还亲自悄悄的把吴家喜一帮人给送出海,真正做到了人不知鬼不觉。临走前,耿仲明显得非常害怕吴安邦,认为吴安邦是宿将,之前平定闻香教叛乱时候就功勋卓着,耿仲明是打心眼里敬佩吴总兵,云云。

耿仲明还非常豪爽的给了吴家喜晋商银两汇票300两和银锭一百两。当然这个事情,吴家喜没有跟吴安邦汇报。其他的事情,经过吴家喜的添油加醋,吴安邦渐渐开始飘飘然了。

不管部下有没有准备好,果断下令立刻提前启程前往福山。部下纷纷劝阻,表示军队还未完全聚集,目前只有八千人马,后续还有五千人马还得三天后才能到。

吴安邦根本听不进去,还振振有词“正所谓兵贵神速,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登州叛军才会防备不了。”

属下也无可奈何,只能随着吴安邦先行率领集齐的八千人到了福山,城内住不下,就在城墙北扎下大营来。

吴安邦在福山西门义勇门城楼上举行了阅师仪式。朱国梓作为大将朱梅的儿子,当然知道这样不行,但是拗不过吴安邦,也只能一声声叹息。之前说好的出其不意,这又在瞎搞什么阅兵仪式,叛军能不知道吗?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天下还有这么滑稽的事。朱国梓在陈利昭过来报告,吴安邦绑架了张鹿安后,也非常重视,生怕就会发生内部仇杀的事情,所以亲自找吴安邦要人,吴安邦倒是也很光棍,他承认了原因,表示不会为难张鹿安两人,战后自然会放了他们。朱国梓再三恳请,吴安邦不为所动。

吴安邦从宁海带过来的营兵主力有8000人马,加上靖海卫的葛长顺千户带领的1000人、成山卫的王驰百户带领的300人、宁海卫指挥使李仁全带领的1100人、指挥佥事王倓所部420人、百户刘师吉所部义勇380人,试百户王来承部200人,大军总人数已经高达人。

吴安邦大喜,他从军以来也没有率领过这么多的精锐,真是一笔富裕仗,而且还是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他都在幻想,攻占登州后,再一鼓作气袭击叛军后路,彻底歼灭叛军。

吴安邦对各位部下说道“将士们,朝廷已经调遣了数十万大军从西线压上了,有关宁的铁骑,也有西北的好汉,更有我大明的川军健儿们,叛军被打的正在节节败退,可以说叛军的末日就要到了。本帅而今带领尔等从东线进攻,真正属于兵法上所云‘围魏救赵’之意。登州叛军不过4000之数,而我等大军数万,正所谓高屋建瓴、势若泰山压顶,无往不胜!”

“万胜”的呼喊声响彻云霄。或许有很多将士了相信了吴安邦的鬼话,但是旁边的诸位领军统领们纷纷面露难色。军国重事,再慎重也不为过。

吴安邦先是命令自己的嫡系参将吴忠孝率军2000人为前锋进攻孙夼镇,吴安邦本来就是想让嫡系多沾军功之法,众将以为吴安邦还是不错的,竟然令自己的嫡系先行向前,因此对吴安邦的感官都在好转。

参将吴忠孝率军刚刚抵达孙夼镇外,就已经看到孙夼镇镇内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吴部游击将军吴嘉应立刻驱兵向前,发现孙夼镇除了一地尸体以外,一个叛军都没有。原来叛军在官军到来之前,已经烧杀抢掠一空,退到杨家店了,与官军隔河相望。

吴忠孝得到吴嘉应的通报后,立刻派人把孙夼一地的尸体中青壮年人头割了,同时向吴安邦禀报取得了“孙夼大捷”,号称收复了孙夼,击败叛军耿仲明旗下杜承功所部上千人,“斩首75级”,同时派遣游击吴嘉应率军攻下了朱高山山下的朱高庄,并“斩首17级”。目前战线已经推进到了杨家店和龙山一线。

吴安邦接报后大喜,表示定要上报请赏。

众将看到这里也有点眼热,纷纷请战。吴安邦虽然内心里不太情愿,但是表面上还是把众人夸了一遍,随后加派宁海指挥使李仁全、指挥佥事王倓率领所部人马迅速扫荡登州府外围的堡寨。

一切出奇的顺利,吴安邦的心情很不错。正当他神清气爽之际,朝廷旨意下来了,即命山东巡按王道纯监吴安邦军,要求速战速决,快速攻下登州府,彻底断绝叛军后路。

王道纯对于李孔叛军的意见,可是一直强烈主张剿灭的,从一开始孔有德部哗变到孔有德派人分别向孙元化、谢涟、和徐从治等人伪降,包括朝廷内的首辅周延儒和兵部熊明遇都是主抚的,唯有王道纯从始至终一直坚持一定要加以剿灭。

现在朝廷把王道纯调过来监督吴安邦,作为站队熊明遇的人,吴安邦不得不有所思量。因此吴安邦对于王道纯的到来,表面上尊重有加,实际上多方掣肘。

朝廷对于王道纯的定位是监督军队,防止出现哗变;监督纪律,防止杀良冒功,核对战功。可是大军的指挥之权仍然掌控在吴安邦的手里。可以说王道纯这个监军的权限相比较西线战场监军高起潜来说,那是远远的不如。

王道纯到达后,也是主张全力快速进剿,吴安邦以粮草无以为继为由,请求王道纯督理粮草。

被吴安邦安排保护粮草的是刘师吉和王来承所部,两部受王道纯节制。

由于李仁全、王倓所部兵马扫荡的出奇顺利,大有包抄杨家店之敌的趋势,因此叛军游击杜承功部主动从杨家店撤退,汇合驻守龙山的耿部大将曹德纯退守登州府城。

耿仲明的这一系列操作也惊到了李九成,李九成派遣线国安和芮成功两部骑兵来支援耿仲明,耿仲明派人知会后,线国安和芮成功暂时驻兵在栖霞北曲山一带,同时派遣夜不收探听官军消息,精锐士卒埋伏在交通要道,伏击官军探马,遮蔽大军行在,使得吴安邦根本不知道叛军的两千精锐骑兵就在侧后。

吴安邦也是过于相信沈世魁能够连通耿仲明了,使得耿仲明这诈降计又用了一遍。

吴安邦觉得胜券在握,因此并不着急,可是王道纯着急啊。眼看着大军出征已经十日了,本来筹粮就特别困难,如果战事延续的话,后勤保障都成问题。关键还有朝廷一直在催促尽快出战,以赶紧破局,或者缓解西线的压力。

王道纯找到吴安邦,表示大军已经到达了登州城下,强烈要求吴安邦快速部署攻城作战 。

吴安邦称“按台大人无须着急,需知磨刀不误砍柴工,本帅已有计较,就在这三日就见分晓”。

三日后,登州城内不光没有任何反馈,反而在官军的眼皮底下,驱动全城百姓在不停的加固城防。

吴安邦也开始着急了,派随军的副管家吴家喜趁夜色前往登州府城,拜见耿仲明。

耿仲明表示还在筹划中,他会想办法安排自己的嫡系大将吴进兴把守北门,让官军两日后看到北门起火,即可率兵分别从东门和北门攻城,到时候内外夹击,并将取得不世之功。然后又赏赐了吴家喜一些钱财。

吴家喜返回将耿仲明的安排告知了吴安邦,并且添油加醋的宣称耿仲明对吴安邦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让吴安邦不要过分怀疑和担心。

吴安邦毕竟经过多年的征战,此时心里或多或少肯定有所怀疑的,但是招抚成功的话,巨大的利好又让他迷失了双眼。他选择了继续等待两天。

王道纯多次亲自来催促,吴安邦只好告诉王道纯,两日后午夜等到登州内应举火,即全军进攻,争取一鼓作气拿下登州。

王道纯听罢后大喜,觉得吴安邦果然是一员将才,原来早就谋划好了,还隐藏的这么深,这个时候才告诉自己。王道纯带着心满意足的神情离开了吴安邦大帐。并且随后安排王来承率兵押送新一批火药到大营交卸。

张鹿安和阴六被吴家喜骗来吴安邦大营后,一直由吴家喜亲自看押,吴家喜因为要去和登州联络,因此看押任务就落到了下面的兵丁身上。加上吴安邦也曾经好生交代,不得伤害两人,因此兵丁的看守并不是特别严密。

张鹿安带着阴六趁着守卫换防空隙,找个机会逃离了自己的帐篷,但是转来转去,一直苦无机会逃出大营去。

张鹿安正在着急中,喜出望外正巧看到了王来承从总兵大帐门**令出来,正想跨上战马往外走。大营内不得驰马,因此速度并不快。张鹿安和阴六一直跟着,距离总兵大帐一里开外,眼看着王来承要走出大营了,张鹿安赶紧喊了一声“王员外”。

王来承奇怪的看向张鹿安,张鹿安和阴六赶紧快步走了过来,自己表明身份道“王员外,您还记得我吗?年初我们被贼人追杀,来到沙岛,正是您出手救了我们。”

王来承立刻想起来了,赶紧下马问道“你们怎么来到这里了?”

张鹿安就把自己是如何到此地的经过大概说了一遍,王来承一听大怒“身为朝廷镇守一方的大将,行事怎么能如此下作。走,咱带你们出营”

王来承带着张鹿安和阴六刚刚来到大营门口,刚出示了出营令牌,正好碰到了外出归来的吴家喜。

吴家喜笑眯眯的说道“王百户这是要把我家的客人带到哪里去?”

王来承哼了一声就要继续往前走。

吴家喜一招手,顿时一帮兵丁把王来承三人给围住了。王来承虽然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但是耐不住双拳难敌四手,又怕伤到张鹿安两人,因此投鼠忌器。

张鹿安看出了王来承的窘境,只得跟阴六一起,跟王来承告声罪,然后乖乖的跟着吴家喜回到了拘禁处。

逃跑失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