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272章 何去何从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272章 何去何从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272章 何去何从

清军击败陈洪范的援军以后,觉得东江镇已经基本无大碍,为了团结朝鲜方面,便按照皇太极的旨意,让林庆业等官员带着朝鲜诸将返回朝鲜。

为了表彰朝鲜诸将的战功,同时也是为了彻底离间朝鲜与大明之间的关系,皇太极下令将皮岛改名为椴岛,云从岛改回名称为身弥岛,将两岛连同附近的绫罗岛、大和岛、小和岛、薪岛、炭岛等附属岛屿全部移交给朝鲜方面管辖。

朝鲜国王李倧自然是大喜,一面派官设守,一面令林庆业积极往岛上移民。

白登庸和吴安邦心中自然不乐,因为这样使得他们本身的利益大为受损。两人习惯性地摸摸后脑勺上的短辫,再向下摸摸自己的脖颈,很明显脖颈的硬度没有钢刀大,所以两人都是不敢表示出丝毫的不满情绪。

马福塔将清国东江兵总兵府的驻屯地设在了长山岛,管辖东江其他各处岛屿;将吴安邦以梅勒章京衔迁任为广鹿岛副将,受白登庸节制。

清国吸取明朝大小相制的教训,直接下令副将、参将、游击等均受到总兵的节制,事权更加统一。

马福塔做完这些事情后,召集了白登庸和吴安邦进行开会。

“你们两位应该知道,本官接到圣上的谕令,即将返回盛京。临走前,我们务必要把海洋岛和獐子岛两处的明军给清理掉,这也是为你们二位扫清障碍。你们的家人已经安置在盛京了,一定要用心为我大清效力。你们二位现在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马福塔此人会女真话、蒙古话、朝鲜话和汉话,与白登庸和吴安邦的交流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奴才感谢主子们的厚爱,定当全力以赴为我大清守护此地。至于海洋岛和獐子岛问题,奴才认为不足为虑,奴才愿意统领所部,直接扫清两地明国余孽。”

白登庸率先回答道。

“喂,唉(第三声),杀鸡焉用牛刀,奴才觉着无需白总兵……哦,不,白昂邦章京出手,属下完全就可以制服两地。”

吴安邦拍着胸脯打着包票。

“两地的明军只有一个桐城营和五千余百姓,探子来报,桐城营将士总数不到一千,并且多为伤患,精锐所剩无几,应该不算难打。而且这个桐城营非常可恶,当初在朝鲜战场采取偷袭的办法,竟然射杀了我们的扬古利大人,吴安邦,你一定要把桐城营的主将的人头,为我大清拿过来!”马福塔说道。

“嗻,奴才遵令!大人……主子您就瞧好吧!”吴安邦谄媚地笑道。

……

半个月后

还未等清军进攻海洋岛和獐子岛,明廷内部竟然率先下手了。

皮岛陷落的消息最终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到明国各地,某些想要掩盖真相的大明大臣们,也没有办法再掩盖了,只能报告给崇祯皇帝知晓。

崇祯皇帝朱由检得知皮岛陷落、沈世魁、金日观、楚继功等人战死,白登庸、吴安邦、沈志祥等人先后投降的详细情况,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当即大怒,而是直勾勾地盯着东江地图发呆。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不明所以,既不敢打扰朱由检,也害怕皇帝的怒气淤积在胸,对身体不好,一时间非常为难。

“去把杨本兵叫过来。”

朱由检下令道。

“遵旨,承恩这就去。”

大明的太监叫法其实比较多元的,有自称为奴才的、自称为臣的、有自称小名的,不一而足,远远不像清国规定的那么死。

片刻过后,原本就在内阁外间值班的杨嗣昌疾步赶了进来。杨嗣昌面白少须,两眼间距很小,身材不高,但是思路清晰,伶牙俐齿,深得崇祯皇帝的信赖。

“微臣杨嗣昌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卿快起来,你过来看看这边地图,为何朕勤政爱民、苦思冥想、百般经营,可是这国土却越来越小?”

朱由检眼神恍惚地看向杨嗣昌。

这是一道送命题。

杨嗣昌立刻就全身冒汗,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回答,抬眼看去,朱由检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他,杨嗣昌连忙将眼神下移,思考一番后说道:

“回禀陛下,今时不同往日,往日里压根没有如此强劲的外敌,其实东江对于我大明来说……”杨嗣昌突然不再说下去。

“怎么不说了?”的

“臣害怕说了不该说的话。”

“继续说,朕恕你无罪。”

“那臣就直说了,东江对于我大明来说就形同鸡肋。”

“此话怎讲?”朱由检冷冷地问道。

杨嗣昌只得硬着头皮,想了一下,觉得应该用更加深奥的话来表达出来,于是开口说道:

“早些年盛行所谓的‘一正一奇’之策,袁可立袁大人将其发扬光大,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了。东江近些年内乱不断,每年耗费数十万两,实际却寸功未见,试问我大明为何还要继续填这无底洞?至于图边一着,惟有关宁一正,更无登莱一奇,果关宁能正,不必有登莱之奇。如未能正,虽有奇安施?”

崇祯皇帝对杨嗣昌一直比较信任,脸色逐渐好了起来,继续开口询问道:

“如何善后?”

“奖惩并罚,重奖轻罚。如今沈志祥投降建奴,我大明失去了广鹿岛、长山岛和石城岛等产粮岛屿,剩下的海洋岛和獐子岛,远离大陆,无人愿往垦荒,对我大明来说无法带来任何进项,反而需要每年从登莱运粮过去,实在是不划算。大明财政吃紧,圣上又是自古以来罕见少有的仁慈之君,不愿意加重我大明百姓的负担,真乃千古明君,可是微臣不得不说,眼下还是得让大明百姓与国同甘共苦。当然大明的钱粮更是不能再浪费了。”杨嗣昌说道。

“杨卿,你还是强调要添加剿饷?”

“正是!”

“唉,那朕不得不累及吾民了。另外,杨卿,你觉得东江剩余的数千百姓该何去何从?”

“微臣恐怕说出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那帮御史口中的卖国贼了。”杨嗣昌担心地说道。

“爱卿不必担心,你觉得我大明该让东江百姓何去何从?朕一定为你做主,但说无妨!”朱由检的态度变得和蔼可亲。

“微臣斗胆,请求圣上恩准,将我东江獐子岛和海洋岛一带,剩余的数千军民迁居宁、锦地区,让我大明的子民免遭大海侵害、敌军侵袭之苦,使得我大明朝廷可以每年节省数十万两,有了这数十万两,大明官军就可以更快地镇压住流贼了。攘外必先安内,待剿灭流贼,我等再挥师东向,直插黄龙府,立万世之功,开万世之霸业!”

杨嗣昌越说越激动。

他的声情并茂的言语,直接感染了崇祯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兴奋地说道:

“就依爱卿所言!”

注:原本的历史当中,明朝为了节省粮饷,在皮岛陷落后,主动撤离了东江各个离岛军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