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95章 张凤翼的归途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95章 张凤翼的归途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95章 张凤翼的归途

一顿饭吃的是和谐又和气,多少冲淡一些,两日来因为部下伤亡过大,而带来的伤感情绪。

黄得功还是很仗义的,让马友功带着本部的伤患与张鹿安所部的桐城营护卫着六千老百姓先行返回大明,他自己带着精锐三千人马殿后。大家得以安然进入长城内。

张鹿安本来打算将盛长翔、吕祥发、安永光以下两百多桐城营将士就地掩埋的,但是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理由是怕兄弟们的灵魂找不着家,只有过了长城了,阵亡者的魂灵才能够把生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然后灵魂才能够得到安息。

张鹿安对于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耐不过其他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张鹿安也不愿意在这种旁枝末节中浪费精力,就由得大家的想法来办了。

孟大勇带着三十人在饭后返回,看到孟大勇带着的人几乎都是安然无恙,好歹增加了一丝安慰,给原本行军都比较困难的桐城营带来了一丝曙光。休息的时候,张鹿安还让孟大勇给大家讲他们是如何打仗,如何骚扰敌人,如何保全自己的,让孟大勇将经历整理出来,当成典型案例,把经验传授给大家。

因此一路上的行军,倒也不显得特别枯燥。

但是张鹿安最喜欢做的事,还是去找贾名杰聊天,主旨就是一个,希望贾名杰可以加入桐城营。

只是贾名杰还是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张鹿安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但是还是保持着耐心,好饭不怕晚。大家走到密云城外后,也算是清军掳掠的特别干净,一路上见不到任何行人,众人倒是走的比较安稳,准备在破损的密云城中休息一下。

因为桐城营和黄得功所部的京营算是小有斩获,算是凯旋,将士们士气还算不错,与他们的舒畅心情正相反,此刻张凤翼的心情则是低落到底了。

之前听闻桐城营产生哗变、都司张鹿安亲自带兵去追,张凤翼听到后是比较气愤,突然收到黄得功传来的军报:

桐城营在塞外遇到伏击急需支援,希望张凤翼等够允许他出塞支援桐城营。

张凤翼没有允许,反而有一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释怀感觉,多亏自己有先见之明,才没有让明军受到更大的损失。

可是黄得功却没有得到他的同意,竟然擅自带着部下出关支援桐城营去了,这让张凤翼差点暴起,歇斯底里地大吼道:

“一帮丘八,简直无法无天,真的是该死!”

但是上天就是爱跟他开玩笑,实际要死的不是黄得功,而是他自己。

当黄得功所部还在与清军混战的时候,张凤翼在密云城接到了来自京师里的一封信,信件是由他的一位老友发过来的,信件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廷议毕,缇骑至。

除此之外,并无再多一个字,这意思是大明朝廷经过廷议议论得出结论,缇骑就是锦衣卫那种专门抓罪犯的那种,旁人或许看不明白,张凤翼那是看了一眼,一下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崇祯皇帝已经放弃他了。

作为一个还算相对有骨气的官员,他不想到时候同前任一样,身败名裂。京师里的那帮乌鸦是什么德性,他是清楚的很,如果他回到京师,大概率也是活不成了。毕竟这次京师周边被清军祸害的太严重了,造成德陵被烧、加上十八万老百姓被掳走。而明军实际未同清军真正硬碰硬大战过,未取得过任何歼灭清军的记录,作为兵部的负责人,他是存在很大责任的。

虽然高起潜是崇祯皇帝给塞下来的,但是总不能说皇帝做错了吧?既然皇帝没有错,那么错误的只有自己。否则,难道真想用自己的三族来玩消消乐吗?

该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张凤翼如此想到,作为截止当前为止,崇祯朝任期最长的一届兵部尚书,从崇祯五年十月到崇祯九年九月,接近四年任期(注1)。

张凤翼自然有他的优势,那就是善于揣摩崇祯陛下的所思所想,或许刚上任时他也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事与愿违,经过与崇祯皇帝多次沟通以后,他发觉崇祯皇帝喜欢那种听话的、顺着他的意思说话办事的人。

于是一个官场混子应运而生,只是混着混着,他竟然习惯了。

这就有点悲哀了,也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更可悲的是宣大总督梁廷栋过来找他了,作为另一个负有严重指挥责任的官员,梁廷栋本来想找张凤翼商量对策。张凤翼直接拿出了那张信件,梁廷栋看了一眼就立刻面如死灰。

完了,没有希望了。

为了家人,那就走吧。

有了梁廷栋的作陪,张凤翼仿佛突然之间有了勇气,沐浴梳洗一番后,写下了多封遗言。

然后来到大堂,命仆人摆下了一副棋局,和梁廷栋对弈。对弈过半,两人的额头上的汗大把的出来。

梁廷栋手里捏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落子了,好像怎么看都是必死的结局。他索性把棋子,往地上一摔,大叫一声:

“死就死吧!”

说完,梁廷栋就将提前准备好的黄麻粉塞入口中,张凤翼攥着一大把黄麻也想如法炮制,但是被自己的仆人突然抱住了双腿给拉住了。

“老爷啊,不要想不开啊,万一桐城营打赢了呢?”

“休要诓我,桐城营那是必死的结局。”

“那万一要是黄得功打赢了呢?咱们还有希望,还有腾挪的余地。”

“别做梦了,不可能的……”张凤翼呵斥道。

“老爷,求求你,你先别求死,等到黄得功他们回来以后再说,好吗?”

张凤翼的仆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

此时梁廷栋因为服下了有毒物,导致毒性开始发作,腹部特别难受,并且开始口吐白沫,面部扭曲。

张凤翼叹了一口气,哄骗自己的仆人说道:

“那你就去打听一番,看看结果如何吧。”

“好的,老爷,等着我,我这就去打听一下。”张凤翼的仆人发疯似的跑了出去。

张凤翼看到仆人离开,又看了看痛苦的梁廷栋,苦笑了一声道:

“梁兄,在下也来了。”

说吧,张凤翼把头仰起,将黄麻粉倒入自己的口中,由于吃的没有梁廷栋吃的那么多,毒效没有那么快发作,除了腹部疼痛以外,并没有其他过多的症状,张凤翼竟然还在拿起笔又写下了他对时局的看法,本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原则,他尽量将自己对于时局的真实感受给写了出来。

张凤翼写到一半,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帮缇骑,张凤翼笑道:

“终于还是来了,这里是本官书写的一些关于时政得失的一些看法,烦请上差把此物上交给圣上……”

缇骑中领头者望着旁边已经僵硬的梁廷栋,木然地点点头。

话音刚落,毒素开始起作用,张凤翼开始有剧烈的反应,抱着肚子顺地打滚,眼见着是活不成了。

张凤翼的仆人却突然从外面跑来,边跑边大叫道:

“大捷,大捷啊,老爷你不用死啦……”等到仆人走进大堂,却发现张凤翼已经闭上了眼睛,靠近试探鼻息,已经没气了,但是嘴角挂着笑,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喊话。

备注1:崇祯朝十七年实际更换的兵部尚书有十九位(某度上写的十四位不准确),分别是阎鸣泰(任期几个月)、霍维华(任期几个月)、袁崇焕(任期几个月)、王在晋(任期几个月)、王洽(任期一年差半个月)、孙承宗(任期近两年)、申用懋(任期刚好一个月)、梁廷栋(任期一年零三个月)、熊明遇(任期一年多)、张凤翼(任期近四年)、杨嗣昌(崇祯皇帝绝对信赖的一个人,比较复杂,实际执掌兵部事务的时间有三年多,如果加上挂名,那就超过四年时间)、傅宗龙(任期几个月)、陈新甲(任期两年半)、张国维(任期八个月)、吴甡(任期不到两个月)、冯元彪(任期快半年)、张缙彦(任期四个月)、李建泰(兼任,任期不到一个月)、方岳贡(兼任,任期不到一个月)。这么走马观灯式的更换频率,还能有任何政策延续性可言吗?可惜崇祯皇帝不理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