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80章 高迎祥就义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80章 高迎祥就义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80章 高迎祥就义

张鹿安看着陈大壮卖力搬着物资的样子,若有所思,此人的江湖道义感很重,这种人该如何任用,还是得好好思量一番。

桐城营在扬州待了三日,然后就继续自己的行程,停靠淮阴的时候,遇到了张可道安排过来的张华和孟大勇。

“老爷得知少将军的军马单薄,特意指示属下和孟大勇率领步兵第一哨,再加上一些辅兵人员,总共两百人,全员配备马匹,另有五十匹备用马匹,加上两万两的现银,路上已经花了柒佰两,剩下的都在属下这里,待会就交给营中有司进行登记入账。”

张华告诉张鹿安具体情况。

张鹿安心里挺感动,自己的这个便宜父亲,刀子嘴豆腐心,对自己还是非常关心的。

“谁送你们来的?如果我说不需要,你们能返回正阳关吗?”

“孟守备亲自押船送我们过来的,我们两百号人已经在此等候三天了。孟守备把我们送到后,告诉我们桐城营必走这条道,然后他就督船返回正阳关了。少将军如果不让我们跟着,我等也没有船可回正阳关。”

孟守备自然指的就是孟大海了,孟大海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带着第一哨了,这是又增加了两百人马,只得在淮阴加购了一些粮草,保持着一个月的军粮储备。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桐城营终于抵达山东临清州。

临清州属于山东行省东昌府属州,是明末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所在,位于卫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水路交通四通八达。

临清以南,水量充沛,水运发达;临清以北,水量减少,水运存在季节性断航情况。

自明朝都城北迁以来,临清州一直都是山东省最为繁华之地,商贸繁盛之地,赋税充盈之地。

这样的地方各种消息来源自然是非常的充分和及时。

桐城营已经通过临清官府与北直隶的领军人物兵部尚书张凤翼和监军使高起潜取得联系,张凤翼命令桐城营驻扎河间府,负责保护大明官军的后部,同时防范清军可能的南侵。

想必是认为上报人马只有数百人的桐城营战斗力低下,不敢安排到重要为止,张鹿安也乐的是逍遥自在。

由于桐城营的运作效率比较高,原定的一个月期限还有十天,临清州距离河间府也不过三日的行军时间,时间还算是充沛。张鹿安索性在临清州停留几日,一来让马国勇带人去前线对清军的动向进行侦查,二来让王朝与见微社取得联系,获取一下最新的流寇和清国的相关消息。

三日后,王朝向张鹿安陈述了一下得到的最新消息:

一、清军进展顺利异常,已经连续攻下了定兴和文安一线,定兴城内的原光禄寺少卿鹿善继与知州薛一鄂指挥城内百姓坚守城池六天,没有得到大明官军一骑一兵的支持,最终定兴陷落,鹿善继和薛一鄂死难。清军攻明副将爱新觉罗.阿巴泰下令将定兴城的男丁和老弱全部斩杀殆尽,将青壮年妇女和小孩掳掠一空。目前距离河间府最近的清**马是攻下文安县的天助兵总兵官尚可喜所部,清军前锋已经逼近河间府北境,距离河间府府城仅有百里之遥;

二、据闻香教原系统河南分部传来的确切消息,农民军的代表人物闯王高迎祥于七月十七日在陕西省周至县黑水峪遭到陕抚孙传庭亲自督率的抚标营埋伏,闯王战败,所部人马五万余人分崩离析。闯部大将郭应聘趁乱突围,最后流窜到山西境内。闯部的另一员大将高见,也就是高迎祥的族侄,亲自引导下,于七月二十日,带领官军在山洞中搜索到已经受伤的高迎祥和自己的亲将刘哲、黄隆等,并即刻押赴高迎祥等人面见孙传庭。孙传庭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面发布通告,一面立刻派出重兵护送高迎祥及其亲兵亲将数十人前往京师,如今应该已经到了保定府。

张鹿安听到高迎祥被俘的消息后,唏嘘不已,高迎祥好歹也是这个时代的枭雄之一,如今即将落幕,也是令人惋惜。

“只是清军不是横亘在保定与京师之间吗?孙巡抚的人如何能够把高迎祥等人送到京师去呢?毕竟中间要穿越清军设置的封锁线啊。”张鹿安对于实际操作还是有些疑问。

王朝回复道:

“听说当今皇爷想要搞‘午门献俘’,底下人自然是趋之若鹜,想方设法来满足皇爷的想法。据说大公公高起潜已经密令所部各位将领以防守为主,七日后将会组织八十八位大将前往京师午门,一同见证贼首高迎祥的午门献俘。”

“真是胡闹啊,眼下清军还在京师附近肆无忌惮地劫掠,大明官军连个定兴县都救不了,不想着如何把清军给消灭,或者至少将那帮禽兽给赶出去,竟然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还搞形式主义?”张鹿安愤慨地说道。

“没有办法,皇爷一向信奉‘攘外必先安内’之策,对于高迎祥的被俘,自然觉得是自己的政策发生了良好的作用,大喜之下已经重赏了陕西的监军太监。”

“等等,围歼高迎祥所部不是孙传庭孙大人负责策划和实施的吗?怎么没有奖励孙大人,而是先重赏太监?”张鹿安觉得很无语。

“孙大人的奖励需要有司进行论证,太监是家奴一个,皇爷自然是可以金口玉言直接奖励。”

“尼玛……”张鹿安最终还是没有骂出口。

…………

七月二十八日

押赴高迎祥及其亲将的官军终于冲破了清军设置的重重封锁线,抵达京师。

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上下各级大臣是不胜欣喜,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喜庆景

象。就是京师的老百姓有点懵逼,不是戒严了吗?城外不是还有建奴在抢劫吗?老百姓们还在遭受建奴的迫害,难道说朝廷有了新的好消息?

当日午时,顺天府有令:暂时解除戒严,城内百姓可以前往午门观看闯贼高迎祥行刑。

京师内的百姓这才明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看热闹、吃人血馒头的人。京师内的老百姓很快就把午门前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很多人仿佛感觉回到了崇祯二年凌迟处死袁崇焕时候的盛大景象。

众多麻木不仁的百姓们看着拉着高迎祥及其53名亲将的槛车走了过来,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叫好声,仿佛高迎祥和他们有杀父之仇一般。

凌迟用的木桩早已经被树立好,高迎祥仍然同往常一样沉默寡言,他本来就没什么个性,平时不苟言笑,打赢了那样,打输了还那样,此时仍然如此.

高迎祥的53名被俘亲将们同样被判处了凌迟处死,凌迟开始后不久,刘哲和黄隆等亲将们开始了痛苦的嚎叫,他听到之后也只是歪头看了一眼,嘴里嗫喏着什么,任由眼角滑出两道泪水,还是选择一声不吭,直到视线越来越模糊……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崇祯皇帝不顾城外的清**队还在肆无忌惮地掠夺百姓之际,坚持在午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午门献俘”仪式,兵部尚书张凤翼、北直隶监军使高起潜退敌无策,但是却组织了多达88位大将现场观摩高迎祥的行刑:

高迎祥被活剐了2024刀后断气,一代枭雄正式落下了帷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