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59章 指点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59章 指点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59章 指点

张国维对于张鹿安服从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转变了严肃的面容问道:

“鹿安,听说白日里你主动请缨,愿当先锋?”

张鹿安内心里揣摩着,要怎么说才好。经过了大概三十秒的思考,张鹿安分析,自己当时的心里想法还是没有任何人知道的,那么索性就认账得了,只有那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声望,维护自己的形象。

“回张大人知晓,的确如此!

贺国观那贼,竟然在卑职初来乍到的次日就敢派人过来侦查,分明拿我们营不当回事,武人重视骨气,鹿安誓要争口气,所以主动请缨,想要跟贺国观掰掰手腕。

当然这还是次要的,最为关键的是鹿安觉得,贺国观占据浮山寨要地,最近一直在不停地招兵买马,还训练水师,这些都是有确凿证据的。他竟然还派人假装投降?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初心如何了。如果万一有变,那对咱们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从战略上来说,这个隐患咱们必须得给清除掉。”

“鹿安倒是很有骨气,不过本官听说你以前是读书的,听说诗词作的还很好,怎么突然一定要当武人?须知当文官也是能指挥大军的。”

“道理是如此,只是文官得一步步往上爬,鹿安家里实际在朝中已经没有官长可以依靠,如果从文的话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得偿所望。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弃文从武,毕竟武人虽然地位备下,但是真刀实枪地和流寇们干。鹿安见江淮之地苦兵乱久已,就立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只有投笔从戎,来得最快。”

“好一个心系百姓的张鹿安,鹿安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觉悟,确实难得。当然也不能局限于江淮一地,还更应该胸怀天下,为当今圣上、为大明朝廷尽忠。凤儿,你年长鹿安几岁,可以多与鹿安进行走动走动。”张国维看向身后的年轻人说道。

“不才张世凤见过张都司,张都司果然少年英才,令在下佩服。”

“世凤兄客气了……鹿安……”张鹿安刚说完就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这个辈分方面有点差辈了,不能因为别人年轻,就把该有的辈分给忘记了。

张世凤看着窘迫的张鹿安,笑呵呵地说道:

“张都司不必难堪,你我年龄相差不多,完全可以平辈论处,无伤大雅。”

张国维在旁边也是看的莞尔。

张鹿安尴尬地打着哈哈,赶紧转移话题道:

“张大人,鹿安来桐城以前,家严一直叮嘱鹿安,一定要去江宁拜见大人,大人见多识广,必定会给卑职指点。不曾想竟然在安庆此地相遇,倒也是有缘分。”

“鹿安有话可以直说,毕竟你明日就要离开安庆,返回桐城调兵,军国大事可不能当做儿戏,有什么问题,今晚都问清楚,老夫能够解答的,当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国维说道。

张国维都已经这么说了,张鹿安哪里还敢拐弯抹角?

“抚台大人明鉴,鹿安此来本来就是为了粮饷来源和驻地问题,不知道大人可有见教?”

“粮饷来源可问陈尔铭陈知县,他和你年龄相仿,你们年轻人应当会有更多的话题来谈,如果还有不足,那么只能跟以前一样,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驻地问题,下枞阳就是一个好地方。”

“可是下枞阳是阮集之的家族所在地,有人不希望卑职与阮集之走的太近。”

“那是为你好,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确实不应该跟阮大铖和光时亨走太近。如果下枞阳不合适,那么浮山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过那得在解决了贺国观以后。”

“鹿安谨记。驻地问题大概解决了,可是粮饷自筹问题,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话,鹿安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是。”

“桐城的事,你就直接找陈知县。其实鹿安,你完全没有必要对此地的上级存在过多的经营心思,无论是史道邻、王履之(注:王道直的字为履之)、王梅和(注:王公弼的号为梅和)还是陈锦仙都是正人君子,都是为国为民的刚直之辈。史道邻为桐城左公之高徒,克己奉公,不渎不贪,家贫如洗;

王履之早些年就因为不愿意阿附阉竖,而被闲困保定推官任上十年之久;

王梅和私自截留漕粮8000石,全部用作赈济灾民,没有丝毫侵吞之举,活命无数,被百姓自发的立生词。并为此被朝廷降罪降职而无怨无悔;

陈锦仙虽然年幼,但是个性纯真,与史道邻为忘年交,关系很好,处处以史道邻为榜样,这样的人能差到哪里去?此四人都应当是鹿安你学习的榜样,可敬可佩。”

就个人操守方面而言,张国维说的完全正确。

张鹿安于是说道:

“鹿安谨记,鹿安知道怎么去做了。”

“临近出征,鹿安还有什么想说?”张国维问道,并且用手开启端起茶杯准备喝茶了。

按照一般的理解,该敲打的也敲打过了,这样子就是要送客了。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张鹿安应该立刻撤退才是,只是张鹿安连忙说道:

“抚台大人明鉴,鹿安还有一事请求,还望抚台大人能够支持。”

“说”

“抚台大人,您是知道的,我桐城营刚立营不久,这一年来牺牲了很多的同仁志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装备太差导致的。鹿安之前当面见过建奴和鞑子中的精锐分子,他们个人武勇特别高,说句自隳志气的话,我方哪怕三个人一起上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鹿安倒是想到了一个招数,那就是研发火器,制造精密的火器,来远距离杀伤敌人,以便于缩短和敌人的武力差距。只是一直苦于没有相应的工匠人才,直到今早在城头闲逛时,发现了城头有很多带着千里镜的‘铜发熕’,经过多方探问得知竟然为一个高才,长洲县的薄珏所铸,鹿安因此斗胆……”

“你果然大胆!制造军国利器乃是国之密术,你一个小小的都司竟然想占为己有?你究竟意欲何为?”

“我?”

张鹿安不知道张国维为何会突然生气。

“世凤,送客!”

张世凤无奈地说道:“张都司,请吧。”

张鹿安不情不愿地离开了书房,一直跟随张世凤,经过西厢房的连廊,快走到了寅宾馆门外,张鹿安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

“张公子,鹿安实在不知怎么惹张大人生气了,您能为鹿安解惑吗?”

“哎,父亲他并不是真的生你的气,他生气的是,薄珏确实是他引进安庆造炮的,无论是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器,无所不精无所不晓,是个不可多得的兵器大才,取得了实打实的巨大作用。

父亲他没有任何私心,因此将薄珏举荐入朝,希望朝廷能够让薄珏任为工部兵器司的郎中,哪怕是员外郎也好。可是工部那帮尸位素餐的人以及朝中兖兖诸公,仿佛没有任何为国选材的想法,觉得父亲他是任人唯亲,觉得薄珏是白衣,没有功名,没有那么重要,怎么能够越级提拔?。

父亲生气的是,连你这样的年轻人都看出来火器的巨大作用,而朝廷的高官们却是除了党争就是贪污。”张世凤说道。

“那么薄珏现在哪里?公子可否代为引荐?这样的大才,浪费了太可惜了。薄珏为我造炮、造铳,鹿安也能更好的为国杀贼。”

“薄珏现在就在城内,他体弱多病,如今朝廷不报,报国无门,他有回家乡养病的想法。”张世凤说道。

“能不能告诉我薄珏现在的住址?如果我能劝说薄珏留下来,张抚台能否允许我将其留为己用?”

张世凤没有说话,但是耐不过张鹿安的软磨硬泡,还是把薄珏的临时居住地址给了张鹿安。

张鹿安高兴的就往外跑了,张世凤和张其威拿着张鹿安送的礼物,欲哭无泪,还不知道该如何与张国维解释,张国维严禁家属和部属收受任何财物,他们想要叫住张鹿安,慕然发现:

张鹿安已经跑出了视线以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