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53章 安庆之行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53章 安庆之行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53章 安庆之行

“鹿安,我已经跟方前辈沟通过了,你一定要把所有有的证据都准备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咱们俩都太年轻,如果被上级抓到明显的漏洞,会被人瞧不起的。”

陈尔铭叮嘱道。

“陈大人尽管放心,卑职已经将营内事务安顿好。关于贺国观的资料都已经做了详细的记录,剩余的最新侦查到的情况,手下人正在做汇总,相信很快就会出来,不会耽误咱们明日一大早的行程。”

“那就好,鹿安以前也是读书人,这从军以后,有没有感到一丝后悔?”

陈尔铭不知怎的,突然转变了话题问道。

“不后悔,自己立下的志向,那就要拼命去实现,鹿安宁愿像陈大人这样,做个干实事的人,也不愿意每日在窗前苦读诗书。”

“听说鹿安对于诗词还挺有造诣?”

“不敢当,只能说写过几首上不得台面,比如《竹石》、《所见》……”张鹿安把自己说过的五首诗全部说了一遍,陈尔铭眼睛一亮,两人边喝边聊,相谈甚欢。

日落时分,为了赶在最后的关门时间之前赶回大营,张鹿安向陈尔铭告辞。

张鹿安回到大营后,正巧吕祥发和吕祥启二人骑马从安庆返回,张鹿安赶紧将两人召进军帐问道:

“情况如何?”

吕祥发答道:

“张管事和刘先生已经在安庆城住下,王公弼王大人称近几天比较繁忙,让都司稍等几天。”

“王公弼在忙什么,你们去查了吗?”

“嗯,听说是江南那边来了一个大官,把史道台、王道台还有很多驻安庆的将军都召集到一块开会,商讨如何应对流贼即将到来的问题。具体就无法得知了。”

张鹿安顿时心里有数了,感叹陈尔铭果然不简单,消息来源渠道真的是迅速快捷,一个年轻人能够在千里以外做官做到这程度上,真的是非常厉害了。

“你们兄弟俩先下去歇息吧,明天一大早,跟着我再去趟安庆城。”张鹿安吩咐道。

“属下遵命。”吕氏兄弟这才退下休息。

大明崇祯九年六月初四

陈尔铭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南薰门”红色的大字上时,桐城南门就被人从里面缓缓打开,吊桥降下以后,陈尔铭坐着马车里,马车的前方只有窦成和另一名赶车的仆役,别无他人,真正的轻车简从。

陈尔铭的马车驶过护城河后,他伸手将马车侧面的围帘打开,向外望去,看到张鹿安骑着高头大马已经站立在官道上面,身后跟着一百余名军威整肃的兵马,陈尔铭满意地招呼着张鹿安过去,问道“没等多久吧?”。

张鹿安踢马前行,微微欠身说道:

“陈大人早上好,鹿安也是刚到。”

陈尔铭自从昨日和张鹿安详谈之后,对张鹿安的印象就好多了,没有了那种对武人才有的疏离之感,态度和蔼地说道:

“怎么这么大阵仗啊,其实桐城到安庆这段路大部分地方平坦一望无际,再往南沿途墩堡众多,相对而言还是挺太平的,没必要这样劳师动众的。”

“陈大人所言极是,但是鹿安不敢大意,毕竟自从出了贺国观派人窥探桐城之事以后,鹿安觉得无论如何小心都不为过。陈大人身系桐城一地百姓的安危之重任,那是万万不能马虎的。陈大人你就听卑职的吧。”

“好吧。”

“起行!”

张鹿安命令道,然后就是丘无极带着吕祥发和吕祥启二人在前方开路,阴六带着金狗子、金马儿等人在两边护卫,潘铁山带着一旗队人马在最后压后。整个就是一个完整的行军队列,队伍整齐严肃,沿途无人敢于交头接耳。

一路上偶尔会经过一些有人的村子,起初村里的老百姓看到有兵来到,还四处躲避,但是不大一会他们就发现了桐城营这支部队的与众不同,不光没有人乱动,全部都是骑兵但是却队形紧密整齐,半途临时扎营休息,也是尽量就在路边。

附近的居民渐渐地发现,甚至出现了令他们倍感吃惊的一幕,一个焦急的母亲抱着孩子通过官道,因为被骑马大军吓住,脚下不稳,摔倒在路中央。

开路的丘无极立刻下令全队停住,让吕祥发、吕祥启将人给扶到一边,询问无大碍以后,还是给了三钱银子。

遇到急匆匆赶路的商旅,桐城营甚至还有让路之举。

所有的这一切举动,陈尔铭偶尔掀起马车的围帘,看的清清楚楚,因此内心巨震,很庆幸桐城终于来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附近的人们逐渐都不再害怕,甚至有一些胆大的乡民,拿着鸡蛋还有蔬菜来到桐城营边上兜售起来。

桐城营的所有士兵都不敢有任何旁顾之态,但是如果被如此耽误,那么就不能在安庆城门关门之前赶到城内了。

张鹿安于是果断下令道:

“传令,任何人不得再阻拦大军前行,违令者严惩不贷。”

命令被传令兵来回传递了三遍,那些兜售的百姓果然不敢再放肆,纷纷避在一边。

通过居民区以后,张鹿安就下令提高速度,争取在日落前赶到安庆城。

功夫不负有心人,夕阳泛红之际,张鹿安一行终于到达了安庆城下,陈尔铭先派窦成进城向安庆府衙奉上名刺,然后下了马车,站在张鹿安旁边。虽然年龄比张鹿安大三岁,但是身高仅仅只是到张鹿安的眉毛。

“额,我们四川那边身高都不太高……”

“陈大人还年轻,只要多喝牛奶,勤加锻炼,相信很快就能长得很高很强壮的。”张鹿安安慰道。

“喝牛奶加锻炼就能长高?呵呵,哪里有那么多的牛奶可以给人喝的?不去想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随天意吧。”

正说间,怀宁知县黄培玄派干吏来此,指导桐城营驻扎在城外的西较场,并且拨付了粮草和肉食,安排的极为妥当。

张鹿安对安庆这边的安排比较满意,看着眼前的炮楼,向陈尔铭问道:

“‘宜城天堑’,安庆城是不是又叫宜城?”

“正是,安庆自从宋时建城,距今已经有近四百年历史,不过这个‘宜城天堑’却是史监军所写。”

张鹿安再次看向几个字,端端正正的正楷,写的刚劲有力。

“安庆城自建城开始就有‘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名,临江而建,有城门五座,东门枞阳门,直通下枞阳;

东南门为康济门,又称小南门;

南门为盛唐门,又称大南门,在江边有盛唐码头,每天车水马流、漕船不断,是安庆城的繁华之地,有空可以去看看;

西边大观山,无大路,未设门,仅有西南正观门;

北门则是集贤门。去年安庆知府皮应举皮大人、怀宁知县黄配玄黄大人修葺城周城和马道,挖深壕沟;

今年史大人又与皮知府筹银,在集贤门门外修建了眼下这个炮楼,如城门制,上为高楼,下为圜门,悬石向北曰‘宜城天堑’,向南曰‘磐石万年’。楼下偏西立有关圣庙,寓意希望安庆城池金汤永固。走吧,咱们进去瞧瞧。”

陈尔铭拉起张鹿安走进安庆城,仿佛打开了一扇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