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48章 栽赃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48章 栽赃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48章 栽赃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很不公平,是一个充斥着弱肉强食的时代。

圣母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对事情的解决毫无办法。

很多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只要不是伤天害理,就得动用一切手段,张鹿安就是这么认为的。

张鹿安派出去执行侦查任务的马国勇返回大营,带回来关于涂山寨以及周边的情报,令张鹿安的心思活泛了起来:这块可是天予之地,天授不取,必受其咎。

“浮山寨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周边的山地,但是却是周边山地的正核心,地控桐城到江边、和州无为到安庆的必经陆路通道。浮山的东面和西南面都是绵延的山区,天然适合防守,又有一条白荡河连通白荡湖后再直达大江,水运便捷。最为关键的由于流寇的肆虐浮山寨周边的土地均是荒芜状态,但本身地势较平,取水便捷,灌溉容易,如果善加耕作,应该很快会成为一片沃土。只有上枞阳和下枞阳有土圩,具备一定的防守功能,上枞阳的很多有钱人家都迁到下枞阳或者干脆江南去了。即使是桐城县,对于这片土地的控制力也算是很弱的。”

马国勇向张鹿安说明了从浮山寨侦查到的情报以后,又简单发表了自己对于浮山寨一带的看法,按照马国勇的想法,浮山寨周边如果再加上下枞阳之地的话,整体上来看甚至比正阳关那边还好。

“如果能够拿得下这片土地,那么不管是上游的四川的马匹,还是湖广的粮食都可以顺江而下,发展得宜的话,绝对可以作为一块坚固的根据之地。而且下枞阳对面的池口就是大明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兼提督操江衙门的驻地,现任操江提督为王道直(备注1),王大人下辖沿江水师十二营,实力还算强劲的。”

张鹿安心中有数,一边和马国勇仔细的沟通,一面内心里开始酝酿着一个栽赃计划。

“报告!”

张鹿安和马国勇同时扭头一看,阴六和张捡出现在帐篷口,张捡的手中捧着一摞文档。

“进来!”

阴六和张捡听到张鹿安的答应声后,迈步走了进来。

阴六出列回答道:“起禀张都司知晓,我等接到命令以后对于俘虏进行了审问,已有初步结果,请都司大人过目。”

不到半天的功夫,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好,效率不可谓不高。

马国勇听后想要立刻起身离开,却被张鹿安止住:

“马参军留下听听。阴哨官不必拘礼,还像以前一样,好好说话。”

阴六这才详细汇报道:

“我等这次俘获十名顺天王贺国观的谍探,为首带队之人是贺国观的亲堂弟,也是亲兵副统领贺国亮。

贺国亮是外出巡察的时候,接到桐城城内的坐探报告,才得知咱们进驻桐城,只是贺国亮嘴巴很硬,死活不愿意说出坐探的姓名和位置。另外,贺国亮中箭后伤口到现在还流血不止,恐怕活不过今晚。

其余四名中箭者已经死亡。剩下的五名谍探也都是贺国观从米脂老家带出来的一些族人,有三个年轻人知道的很少,也比较顽固,只有贺黄旭和贺子虎两个人愿意坦白,我等已经反复试探和询问,供词大差不差了。这里是几个人的笔录,请都司过目。”

张鹿安接到手里翻着看了一遍,跟自己之前问贺黄旭的供词相差无几,如果拿着这些证据上报,那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攻打浮山寨的借口的。

张鹿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张捡,这几处不妥,你拿着笔记录一下,按照我下面说的意思,重新做三份一模一样的笔录出来,让贺黄旭和贺子虎两人分别按手指印确定一下,再让其他三人按掌印确认一下。刘壮国,你来书写一下书扎,书扎的大概内容就是……”

阴六这次反应没有那么快,还在纳闷,张捡和刘壮国均已经掏出了纸笔。

“第一点顺天王贺国观早有预谋,在安庆、桐城和下枞阳等地安置大量密探,只是密探之事都是由贼中重要人物亲自掌管,桐城营没有询问出来,还望桐城县和安庆府各自加强排查和预备工作;

第二贺国观从密探处已经得知传言献贼不日即将东下,故意派人联络监军使大人假装投降,准备在上峰接受投降之时,再伺机给予致命一击,虽为传言,但是不得不防,请上峰知悉;

第三贺国观近期一直在招兵买马,为重新叛乱作准备,目前已经搜罗包括从皖南山匪恶霸和巢湖渔民等部下达八千余人,其中精锐老营骑兵高达五百余人,他还命令手下水营大将廖自忠在白荡湖打造船只、训练水师,水师有大小船只上百艘,水兵人数已经高达八百人,准备伺机袭击长江对岸池口的操江驻军,恐怕有袭取江南之意,请转王大人知晓;

第四据贺国观的亲兵表示贺国观准备拿出自己到处搜刮而来的上百万两真金白银,用来扩军备战,只是桐城营对于金银的数额存在很大疑问,小兵说辞或不可信,还有待进一步探查;

第五关于如何逮住七名谍探的问题,就说本都司到任以后,心系桐城县的安危,率领手下亲兵十余人巡视桐城城外,意外发现有数十名谍探试图混进城内,被本都司发觉,匹马当先杀入,敌人惊慌失措,顿时四散而逃,本都司当场杀了四人,抓住三名谍探而还,经询问,其中一人名唤贺国亮熬不住死去,现有笔录、五具死尸和生俘的两人加以佐证。

先就这五条吧,你们俩重新做好一份笔录以后拿给我看,我觉得没问题了,你们再拿去让文书誊抄,再让贺黄旭和贺子虎来按手印。”张鹿安说道。

“少爷啊,你说的第一条到第三条俺能理解,无非就是为了挑拨栽赃给浮山寨,第四条也是为了吸引那些当官的和其他丘八愿意一起出兵攻打浮山寨,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你这第五条是不是有点太不要脸了一点?”

张捡直言不讳地说道。

注:根据清朝张廷玉撰写的《明实录》记载,此时的操江提督为黄道直,但本人查询资料后并未发现“黄道直”的辅证。《明实录》是已经被乾隆皇帝的御用文痞纪某人修订过的阉割文学,很多时候经不起推敲,此处不作采信。作者根据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县志考证,崇祯八年至崇祯十一年的操江提督应为汉川人王道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