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42章 讨价还价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42章 讨价还价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42章 讨价还价

阮大铖听到孙临所说的话以后,还是不以为意,接口说道:

“武功小友有所不知,我们阮家绝大部分的产业都已经搬到下枞阳了,如今咱们阮家是货真价实的桐城人。”

按照年龄来说,阮大铖的年龄比方以智的父亲方孔昭还大,孙临是方以智唯一的亲妹夫,阮大铖如今称呼孙临为小友,倒也真是能屈能伸。

阮大铖转而看向陈尔铭道:

“陈大人现在是否为粮饷和桐城营驻地而发愁?”

“阮前辈果然明见万里,不知可否见教一二?”陈尔铭问道。

“见教不敢当,鄙人痴为年长而已,粮饷问题阮家可以解决一二,驻地问题嘛,鄙人觉得桐城县城里有廖应登的乡勇营,城外二十里的挂车河还有潘可大的池州营,部署已够。如今桐城的下枞阳之地是桐城县仅剩的富裕之地,兼具粮税和商税的来源地,干脆就把桐城营放在下枞阳吧。”

“放在下枞阳?是否有些许不妥?下枞阳距离桐城县城将近百里之地,是否太过于遥远了些。到时候怎么可能做到及时救援县城?”方以智还是很客气地说道。

“哼,我看呐,哪里有某些人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到底是为了桐城的税收收取,还是为了某家的一家私利,某人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呐。”孙临继续冷嘲热讽道。

阮大铖看都没看孙临,而是对着陈尔铭说道:“陈大人明鉴,如果把桐城营放在下枞阳,我们阮家愿意每年敬献五千两给县衙供使。”

阮大铖说的是把钱交给县衙使用,好像并没有把张鹿安真正放在眼里,张鹿安因此也有一丝不满。同时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菜市场一般,而自己正是那砧板上的肥肉,令众人讨价还价,抢来抢去的,只是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就不能问问张鹿安本人的想法呢?

原来众人之前对张鹿安的客气都是表面功夫,这帮读书人内心骨子里对于武人还是不待见的。

“不妥,非常不妥,并不是只有你们阮家出了钱。上面命令组建桐城营的根本是为了保护桐城县的,下枞阳距离县城太远,到时候来不及往来奔波,依我看还是将桐城营设在孔城比较合适,孔城距离桐城县东二十里,到时候西有池州营,东有桐城营,成掎角之势,桐城县才会真正的固若金汤。”

孙临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阮大铖当即嗤笑一声道:

“孔城?你们孙家的产业几乎都在孔城,光是田亩就有上千顷,还不说老街上的店铺以及县城内的产业,更是举不胜举。你自己刚才还说下枞阳之地阮家的产业众多,怎么转眼之间又在为自己家争取?这样做岂不是徒留天下人笑?”

“倒不知是何人徒留天下人笑,而不自知呢。”孙临反唇相讥道。

阮大铖之前因为背叛东林,转而投靠阉竖一事,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此刻他的脸色也开始阴沉下来,口中说道:

“陈大人有垂问,鄙人奉公告知而已,并不存在为己牟利的情形,阮某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并不会因为某些无知之人无端诽谤而有丝毫变化。陈大人,鄙人不认同孔城加兵,言尽于此,你自己看着吧。鄙人还有事,张都司,告辞。”

阮大铖风风火火地来,又带着火气走了。

张鹿安起身拱手,看着方以智和孙临鄙视地看着,立刻又坐了下来。

气氛一时间有些些许尴尬,但是事关自己的驻地问题和粮饷来源问题,都是大事不敢大意,张鹿安尝试着说道:

“卑职初来乍到,对于桐城不甚了解,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位于下枞阳与桐城县之间呢?”

话刚说出口,张鹿安就有点后悔,这样一说仿佛自己是那种脚踏两只船、那种墙头草一般,墙头草就是风吹两边倒,妄想谁都不得罪。

果然孙临听到后就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关键时候还是陈尔铭帮着张鹿安解了围:“本官深知张都司也是为难,毕竟那么多张嘴都需要吃饭,没有充足的粮饷,哪里会有人愿意卖命。”

“是啊,多谢陈大人体谅。先前朝廷所给的粮饷就已经折色很多,加上一定的飘没,粮饷数额严重不足。加上我们张家从来没有克扣过将士们的饷银,如此一来国朝拨付的粮草可以说是远远不够。若不是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谁愿意将自家的财产填到这无底洞里去呢?”

张鹿安感到有些委屈。

“这样吧,毕竟牵涉到各方的关系问题,一时半会很难有结果。请张都司暂且回营,暂时先在城外安营扎寨,给本官两天时间,我等商榷以后,再给张都司一个明确的答复,最起码的粮饷这块不会飘没和折色。如何?”陈尔铭说道。

既然已经这么说了,张鹿安还能说些啥,连忙回复道:

“陈大人所言极是,就依大人所言。卑职这就告退。”

三人也没有拦着,张鹿安顺势离开了桐城县衙二堂,来到月台处,张捡已经赶到县衙月台这边,正和吕家兄弟聊天。

张鹿安问道:

“事情办好了?”

张捡轻声回复道:

“银票给他了,光大人稍微推脱了一下,就把银票塞进袖筒里了,还直夸少爷你懂事,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去京师找他。俺还明确了,咱们在京师、南京和安庆都会开具钱庄,银票是不记名的,到时候完全可以异地兑换掉。兑换的方式、密语和密码,俺都跟他说的很清楚。”

张鹿安点点头,然后招手叫上潘铁柱、吕家兄弟一起出城,返回了城外大营。

张鹿安一行刚回到大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来者正是张孝吴。

“孝吴叔,你怎么来了?”

“少爷,老爷让我来的。我这次带了种鸽过来,预备在桐城、安庆等地都建立几个信鸽站,方便以后与正阳关的联系。还有一件事就是,老爷的意思是让你抽空去江宁拜会一下张抚台大人,记得多带些礼物一起过去,人家帮了咱们,咱们不能不懂事。所以我这次带来了一些金银珠宝过来。”张孝吴说道。

张鹿安虽然不觉得自己是在得利,但是认识一下势力大的大臣,对于张鹿安来说也未尝不可。而且张鹿安也是存心想去一趟南京,想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时代,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到底怎么样子。

张鹿安连忙点头称是,表示自己会按照父亲所设想的那样去做的,接着又把自己今日的遭遇和张孝吴大致说了一遍。

张孝吴受伤以前毕竟也是军旅中人,跟着张可大走南闯北之人,听完以后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咱们初来乍到的,按照礼节,桐城知县顶多算是平行领导,甚至来说对于桐城营的调遣都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咱们应该去拜会一下军事上的直属领导,桐城营的上级应该是安池庐太兵备道管辖,咱们应该听从他的命令。”

张鹿安觉得有道理接受了张孝吴的建议。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张鹿安准备派马国勇去调查一下现任兵备道的详细情况。

只是马国勇尚未走出大帐,临时营地门外有传令兵来报:有个自称阮大铖的人在营外求见。

张鹿安示意马国勇暂且下去休息,然后正了正自己衣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