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37章 桐城营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137章 桐城营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137章 桐城营

张鹿安一行返回正阳关时,已经是崇祯九年五月二十日。

李浩和李静兄弟俩最终还是留在了北隍城岛,连同在滁州投诚的范达一起,许由将他们三人都安排在了见微社新组建的行动队里。

左忠禹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执行当中。

张鹿安最后在丘无极、阴六、张捡、李二猛、郭茂才、吕祥发和吕祥启等陪同下,一起返回了正阳关。

回到正阳关以后才得知原来的陆凌风等人都已经离开正阳关,去往了远方游历,临走前留下书信,让丘无极留在张鹿安的身边,保护张鹿安的安全,听从张鹿安的命令。

张鹿安很感动,丘无极看完书信后,也表示愿意服从张鹿安的安排。

张鹿安很高兴,于是让阴六带人将丘无极安置在军营里,将从山东缴获的五千两黄金全部登记入账,然后带着张捡回到了正阳关的家。

“什么?朝廷是什么意思?让咱们爷俩分开,把我调到桐城?”

张鹿安心中很是纳闷,桐城所在的安庆府属于应天巡抚张国维管辖,而寿州是属于凤阳巡抚管辖的,虽然都还在南直隶范围内,实际上属于跨区域调遣了。

按照朝廷的旨意,大概意思为:鉴于凤寿右营年初在滁州之战中的表现,将凤寿右营的游击将军张可道升为参将衔,授武散阶昭勇将军;原凤寿右营中军都司张鹿安调任到安庆府桐城县,从原凤寿右营中抽调精锐,组建桐城营,以张鹿安出任都司一职,授武散阶武略将军,属于城防营的序列,受桐城知县监管、安池庐太兵备道节制。

按照正常理解,张可道属于升职和升级,完全可以理解。张鹿安虽然还是都司平调,此次也算是独立成营了,只是武散阶却是一个从五品的武略将军,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桐城属于安庆府管辖,还是属于南直隶范围内,只是以后你要接受应天巡抚和安池庐太兵备道的调遣,有什么好怨言的?你自己也说过,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现在是上峰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吾等执行命令即可。只是为父就是有些担心,你还年纪太小,现在是让你单独成营,你要处理的事务会更加的复杂,对你的考验更大,你到时候更多的是得自己独立权衡利弊了。”

张可道说道。

“那样的磨炼也会让我能够快速成长起来。”张鹿安不以为意道。

张母容氏在旁边坐着听着,突然悲从心来,鼻子一酸,拿出了手绢擦拭眼角。

“你个妇道人家,有什么好哭的?知不知道?听说桐城的知县就是一个少年进士,年轻有为。关宁那边有个吴三桂,十六、七岁就混成了游击将军,人家还是在边关与建奴、与蒙古鞑子为敌,更是凶险万分。鹿安比起他们来,还差的远呢。要我说,他还是不够成熟,这次去历练一番也好。”张可道佯装训斥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老身不像你心眼那么粗,儿子还小,难道就不能跟上面人说说?”张母容氏怼道。

“这有什么好说的?命令已经下来了。”

“算了母亲,父亲说的没错,这也是一次让儿子单独立营的机会,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呢。只是爹,你总得给我大力支持吧?”

张鹿安对张可道说道。

“你有什么要求?你的编制人数只有八百人,为父这次提升了级别,但是核定编制人数也有两千人,总是要招募新兵的。为父答应你,你自己先选兵将,剩下的为父再重新安排。”

“真够意思,爹,我要全部的骑兵……”

“给你点颜色,你就要开染坊吗?”张可道佯怒道。

“你个死老头子,不能帮孩子回绝上峰就算了,竟然连这么点小事还要难为鹿安,你的心真是太狠了。”

张母容氏在旁边完美助攻。

“最多给你五百人,五百人随你挑,剩下的三百人,你自己去安庆招,这是最大的妥协,不要想其他条件了……”张可道一锤定音道。

张鹿安对于这个条件很满意,凤寿右营初立不久,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五百名老兵还是有的,只是不能做的那么绝,张鹿安综合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按照老办法,选兵先选将。

张鹿安合计了一下手中的将领资源,丘无极太孤僻了,看在陆凌风的面子上才留了下来,做个护卫首领还行;阴六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不管是技能还是才干,都到了下放的时候了;滁州之战中表现亮眼的仇有光年轻敢战,作战勇猛,可以重用升官;李二猛和郭茂才也可以逐步下放;另外还有吕祥发、吕祥启、潘铁山、潘铁锤、安拉木、盛长翔等等青年军官,都得抽走。原本还想带走令狐云湘的,但是张可道表示已经将其树立为中军守备,未予同意。

有了军官以后,那就是确定好未来桐城营的大概编制。

毕竟桐城营只是一个防守营性质,后勤事宜应该由当地官府来承担。

张鹿安不准备设置过多臃肿的后勤系统,只是暂时设置一个护军队、一个镇抚队、一个后勤队、一个骑兵部和一个骑马火器哨。

护军队以丘无极为护卫队总旗官、张捡为之副,以吕祥发、吕祥启、潘铁柱、金马儿、金大牛等为亲兵,莫约日为掌牧官,共计人数为56人;

镇抚队以曾去垢为镇抚长、以潘铁锤为之副,编制人数为56人;

后勤队以刘体仁为长史,负总责;以刘佐临、刘壮国、王朝、倪本彝和马国勇等为参军,分任内务、文书、管库、财务和侦查等,编制人数为41人;

张鹿安对骑兵进行了改制,恢复戚家军时代的“部”的编制,成立骑兵部,骑兵部把总为盛长翔,配属亲兵一名;

骑兵部下辖两哨,骑兵左哨哨官仇有光,旗下总旗官为李二猛和郭茂才;

骑兵右哨哨官安拉木,旗下总旗官仍然为安永光和禄青木;

骑兵部总编制人数为232人;

火器哨哨官为阴六,旗下总旗官为潘铁山和金狗子,总编制人数为115人。

以上兵马人数共计五百人,张鹿安将所部人马大概整理好,朝廷批复的员额为800人,剩余的三百名缺额准备到安庆府桐城县以后再行招募。

张鹿安抽调走一些人以后,张可道对剩下的凤寿右营进行了新的整顿,也恢复“部”制,将全营分为中军部、前锋部、后劲部和水营部四部分,因为营部的扩招,每哨的军官设置为哨官一人、总旗官一人,每哨的人数更改为114人,凤寿右营的战兵营编制如下:

一、 中军部守备官令狐云湘,协助张可道进行指挥工作,下辖:

1、 旗鼓索忠信,负责各种军旗、传令等事宜,编制人数100人;

2、 行军长史刘体谦,负责行军时的后勤管理工作,属官有容令彬、莫子日等,编制人数56人;

3、 亲兵哨的哨官为荣令敏,总旗官为容令山,负责中军的保卫工作,编制人数114人;

4、 第一骑兵哨,哨官张全,总旗官孟大石,编制人数114人;

5、 侦查哨,哨官陈利宝,总旗官容令其,编制人数114人;

中军部再加上张可道和令狐云湘两人,总共编制人数为500人。

二、前锋部守备官是经过了半年休养,逐渐康复的禄青山,原本在邓家军时就是游击将军之职,后来误入歧途,被张鹿安拉回正道,如今凤寿右营重新整编,将其暂时充任守备官,掌开路、冲锋等任务,前锋部总编制人数为513人。下辖:

1、 护兵队,总旗官蒙尔也,编制56人;

2、 第二骑兵哨,哨官孟大河,总旗官孟大强,编制114人;

3、 步兵第一哨,哨官张华,总旗官孟大勇,编制114人;

4、 步兵第三哨,哨官孟大力,总旗官陈利军,编制114人;

5、 步兵第五哨,哨官杨赤木,总旗官蒙赤尔,编制114人;

二、 后劲部守备官是陈新薄,下辖:

1、 留守司以刘廷桂为留守司司务,主管行政工作,属官有容之光、容令彩和莫日色等,兼管运营淮南煤矿的刘济宽,编制人数为200人;

2、 护兵队,总旗官陈利友,编制56人;

3、 步兵第二哨,哨官陈利国,总旗官孟大友,编制114人;

4、 步兵第四哨,哨官容令漳,总旗官张双,编制114人;

5、 步兵第六哨,原本安拉木的第六哨被张鹿安全部带走,新组建的第六哨以陈利昭为哨官,总旗官张文,编制114人,主要职责为后方防守;

后劲部总编制人数为599人。

三、 水营部守备官是孟大海,总编制人数增加到388人,以孟大江和孟大湖出任水营左、右哨哨官,以孟大广为护兵总旗官。

凤寿右营经过改制以后,编制总人数为2000人,原有的人员分出张鹿安带走的500人以后,剩余的缺额至少还有上千人。凤寿右营立刻开展了新兵招募工作。

张鹿安则带着初步编制好的桐城营从正阳关出发,开赴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