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77章 见微社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77章 见微社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77章 见微社

崇祯八年六月十二日

芝罘岛逍遥城中的逍遥窟麒麟阁,一众大佬坐于一堂,与会的人员有:张鹿安、见微社社长许由、副社长郭亮、新人张孝吴、左忠禹和许若襄。会议的议题是见微社的发展问题。

张鹿安从北隍城岛离开时,以年龄太小为由,将孙有地留在了北隍城岛的小学,让他接受文化教育,带走了阴六、仇有光、吕祥发、吕祥启、李二猛和郭茂才充任亲兵,年俸按照马兵待遇算,用阴六为亲兵统领。

此时的阴六带着其他五名亲兵,就守在麒麟阁门外,任何人不得靠近。

会议伊始,在坐各人对于情报工作的开展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且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教训。

张鹿安点名,许由首先跟大家介绍了一下见微社的编制情况和目前大致规模,但是很多暗线都用代号进行了代替。

张鹿安看到许由虽然将见微社发展扩大到总人数八十人,比郭亮管理的时候扩大了很多,但是距离张鹿安心中所想还是差了很多。

“许社长,你之前说最近在搜寻北边建奴的消息?到底是什么重要的消息,需要你本人亲自出马?”张鹿安问道。

许由抬头看看其他人,因为近期过于繁忙,先是攻打崆峒岛,安顿崆峒岛上的居民以及生产工作。然后又要帮忙一起建设北隍城岛的民居,安置一千七百多人的老百姓,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自然大家都被抓包帮忙,许有因此没有时间跟张鹿安作详细的汇报。此时见到张鹿安当众问起,因为涉及到许由在建奴内部的暗线布局,许由有点不想当众说,他已经开始逐渐适应隐蔽战线的生活。

“许社长,没关系的,这些在坐的以后,都将是见微社的同僚,都是高层人士,你可以隐藏一些关键角色,直接说下内容即可。”

“少爷,我们得到消息,近期建奴可能会有大动作出现……前段时间建奴奴酋派多尔衮、萨哈廉、豪格等率领后金兵进攻河套地区……”

“这个不是早就得到的消息了吗?大明朝廷本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对此充耳不闻,以邻为壑,简直**到了极点。”

许若襄插嘴道,毕竟她对于大明朝廷是没有半分好感的,之所以愿意加入见微社,一个是自己侄女的面子,一个就是因为左忠禹。

“这次不一样了,跟之前皇太极亲自领兵攻打林丹汗时候不同,此时林丹汗已死,林丹汗之子额哲正式向多尔衮投降,并且缴纳出‘传国玉玺’……”许由继续解释道。

“传国玉玺?”所有人同时发出惊呼。

“传国玉玺不是在京师紫禁城里面吗?”张孝吴提出了质疑声。

许由毕竟是做过功课的,耐心的继续解释道:

“真正的‘传国玉玺’是和氏璧所制,开始由楚国人发现的荆山玉打磨而成,后来从楚国辗转到赵国,赵国灭亡后被秦始皇所获,当时的秦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制作了传国玉玺一枚,并且在上面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此后该印一直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传国玉玺’历经一千八百多年的传承,一直都是作为合法取得天下的象征,宋末时期据说随着左丞相陆秀夫背起宋末帝赵昺跳海,一起沉到了海底,就此消失长达数十年之久。

所以蒙元时代,绝大部分汉人心里,并不认可‘元朝’是个合法朝代,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就不是合法传承。

令人奇怪的是,我朝太祖攻打陈友谅时,有洞庭湖渔民将此印献给太祖,太祖得此后大喜过望,但是献印渔民转瞬不见,时人谓之神助。

自从得印之后,太祖的大军就一直所向披靡,顺风顺水一往无前。此后‘传国玉玺’一直传到我朝英宗之时终结。

英宗年轻气盛,听信宦官王振之言,草率亲征,结果不仅本人被俘虏,还全军覆没、痛失举国大将勋贵,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随营的‘传国玉玺’也为瓦剌所得。

景泰帝继位以后,没有办法,只得派于谦使用蓝田玉镌刻新的玉玺充为国用。

此后‘传国玉玺’就一直游离于中原之外,最后流入察哈尔黄金家族林丹汗的手中,林丹汗死后,他的儿子额哲不成气,直接将‘传国玉玺’献了出来,多尔衮二话没说,直接派豪格亲自率领一半精兵,不远万里连夜将‘传国玉玺’护送到了奴酋皇太极的手中……”

张鹿安内心剧烈震动,中华大地好像早已经约定俗成一样,封建王朝时代,谁最终拥有‘传国玉玺’,谁就是正统传承。因此更加痛恨那个“瓦剌留学生”朱祁镇。

朱祁镇不光是大明盛世的终结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巨大破坏者。

“也就是说真正的‘传国玉玺’是由湖广的荆山玉制成,而不是由蓝田玉制成?咱们现在紫禁城里的玉玺实际上是景泰帝时期所刻?”张鹿安再次确认道。

“确实如此。”许由回答道。

“难怪从英宗以后,我大明各地就各种叛乱不断,从未停歇,莫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于少保一代忠良,几乎以一己之力拯救大明,反而被陷害致死,难道也是因为刻印被反噬……”张孝吴感叹道。

据民间传说,和氏璧乃天地精灵所化,李斯破坏了玉的灵性,后来被反噬,遭受了各种酷刑,被刺字、割鼻、鞭刑、腰斩,后来头颅还被高挂咸阳东南门,正对着荆州方向,尸骨被剁成了肉酱,并被夷三族……如果是单纯的政治斗争,完全可以一杀了之……

两世为人的张鹿安当然觉得这些说法非常牵强,如果被一些不信邪的网友看到了,甚至会觉得荒谬绝伦。

但是几位与会者却是变得面色沉重。

张鹿安突然之间也是深感后怕,难道这个世界风水真的是特别神奇?

一切真的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吗?

“许社长,我们有无将‘传国玉玺’夺来的可能性?”张鹿安试着问道。

“少爷,绝无可能啊,豪格不惜率领一半精锐来专门运送大印,建奴对此印的看重比咱们大明朝看重的多的多,生人没有靠近的可能,而掌印近臣也没有被收买的可能性。”许由颇为无奈地回答。

张鹿安知道许由说的是大实话,继续问到“现如今建奴那边是什么反应?”

“建奴汉臣都是规劝奴酋尽快称帝,整个盛京城犹如过节一样欢乐,奴酋甚至宣布了大赦,但是尚未称帝,我也在持续关注。”

这就是眼界和格局问题,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天聪大汗皇太极来比,就犹如幼儿园小朋友和博士生比文化;崇祯皇帝如果和未来的崇德皇帝皇太极相比,那就是繁星比皓月,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最关键是皇太极从天聪大汗到崇德皇帝的角色转变前后,无论是政治头脑还是军事手段,一直在进步当中。

而反观崇祯皇帝除了不停的罢免、斩杀自己的大臣和武将以外,直到死还是没有醒悟:他到底错在哪里?

张鹿安不想被这个消息影响到太多,就算是英明神武的皇太极攻打过来,明知必败,难道自己就能直接投降,就不敢亮剑了吗?

不,绝不!

张鹿安振作了一下说道:

“见微社还得继续逐渐扩大规模,进行改组,除了现有的机构以外,新增加一个‘见微报社’,每个月对外发布一个月刊,当然登记的都是对于咱们有利的大事或者大众喜闻乐见的小说、评书类文章等。

现在的老百姓识字率很低,见微报社要跟那些说书艺人合作,先把影响力提升上去,后续可以接一下社会广告之类赚取利润。报社的总主编由郭亮郭副社长兼任。

增设通讯司,由张孝吴担任通讯司的司务,暂时隶属于见微社旗下。

社长仍然由许由担任,对外身份还是福瑞张商号的掌柜,主要负责整体建设和内部保卫上,之前的对外侦查线仍然继续兼管;

左忠禹出任副社长,全权负责收编原有的闻香教的情报体系,加以改制后,强化搜集建奴、朝鲜和大明的情报收集和整理工作;

许姑还是负责财务这块。”

“大明的情报收集的重点是哪块?”

“京师、流寇,打探朝廷的确切消息,尽量更快的送到我的手中,打探流寇的发展,尽可能让我们的自己人混进流民里面……”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张鹿安允许后,阴六进门拿出了一封信,上面只是简单地写着一句话:

大典罢官,淮地乱,尽快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