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27章 统兵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27章 统兵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27章 统兵

“事情明了,没说的,涂山危在旦夕,主将被围,咱们梅山营所有人马都要前往营救。这次流寇势大,所有能动的人都要去。孟哨官,水营最多可以一次性运输多少人马武器装备和粮草?”陈新薄问道。

“回禀陈大人,所有大船再加上正阳关小船,满载的话,上千人都没问题。”孟大海答道,他的亲兄弟孟大河还在涂山,他也很着急。

“好,那就除了伤员,全员准备登船……”

正在此时,传令兵突然入内禀报,打断了陈新薄的说话。

“什么事?”站在下首的张鹿远问道。

“回禀大人,正阳桥被袭,陈总旗要求速派增援。”

真是活见鬼,大晚上的正阳桥被袭击?

正阳桥位于正阳关的东北方向,可是连接寿州城和正阳关的关键通道,梅山营一直派人坚守。

此时执行守卫正阳桥的是陈利国总旗官,所部人马55人,都是见过血的士兵,派人求援,说明敌人实力强大。

陈新薄经过商量后,决定亲自带兵前往支援,同时命令张鹿安协调孟大海,将船只准备好,把可供一千人十天的粮草、箭支和肉类等先行连夜装上船。

陈新薄带着张鹿远等人,带着城内守兵,接上玄帝庙外的驻军一起,奔向了正阳桥。

张鹿安和孟大海这边也不敢闲着,组织城内男女青壮,开始搬运货品。

关城内因此被弄得鸡飞狗跳,有人情绪激动大吼大叫,被孟大海派人给抓了起来。张鹿安不得不派遣孟大石带人上街巡视,维持秩序。

张鹿安带着张捡准备回家跟母亲告别,估计等不到天亮,就要再次出发,今夜没法休息了。他猜测来袭之敌应该就是骚扰,并且数量不算太多,否则不可能只是攻击正阳桥,完全可以绕道攻击正阳关。

路过潘家院子时,正好看到潘大站在门口,潘大问明了情况后,二话没说就想回去拿武器一起走。

张鹿安止住潘大,突然闻到院子里传出来的一丝特别的味道,于是连忙进院子瞧瞧。

潘大不慌不忙地介绍道:

“这是黑油,原本关城里面的有百十罐,俺给提炼了一遍,就剩下这四十几罐了。俺试了一下,这玩意守城最方便,敌人来攻城,咱们就往下倒,然后直接点火,着火了可不得了,很难灭掉……”

张鹿安灵机一动说道:

“潘大叔,这些黑油,我要带走大部分,以备不时之需。费用的话,待我下次回来再结。”

“哎呀,少将军说的哪里话,俺们父子四人的性命都是你们救的,现在又是去救守备大人,去救咱们的梅山营,那是俺们小民义不容辞的事啊。”

张鹿安也没有废话,就让潘大带着两个儿子潘铁柱和潘铁锤一起把四十罐黑油陆续搬到城西码头。

潘大的三儿子潘铁山因为作战勇敢,已经被选为中军亲兵了,护卫在张可道的身边,所以没有一同返回正阳关。

张鹿安回家告辞,又回到码头监督货物的运输,让孟大海专门留出额外的十艘小船,然后把四十罐黑油,分别搬到各条小船上。

张鹿安听孟大江说道流寇水营船只众多后,就临时蹦出了这个想法,然后命令把全关城现有的各种容易引火的物资,除了必要守城用的,其余全给带上了。

正阳桥被袭击,表明正阳关城必须留人防守,否则后路就会被断了。

……

清晨时分,经过一昼夜的奋战,梅山营留守部队终于在正阳桥击溃了来袭的流寇军。

张鹿安情知会有伤亡,而主官一般也会第一时间过来探望,所以就一直待在医馆门口等待着。

不大一会,就听见:

“他妈的,果然是寿州城的张文朝所部,他们是和咱们彻底杠上了。”张鹿远灰头土脸的先下马,口中愤愤不平地说道。

然后赶紧去扶即将下马的陈新薄,陈新薄下马困难,张鹿安一看,原来陈新薄腿部连中三箭,已经有些僵化,赶紧吆喝着旁边站着的张捡一起将陈新薄扶下马,吩咐潘家兄弟俩赶紧跑去找一副担架过来,将人抬到屋里,进行治疗。

陈新薄还想挣扎着起来,但是被众人给按住了,张鹿安连忙安慰道:

“陈伯父,您就在此好好养伤,剩下的有我。”

张鹿远还想和张鹿安争夺带兵的统兵权,张鹿安说道:

“堂哥,四叔那边回头不好看。而且陈伯父受伤了,正阳关的防守还得你来全权负责,毕竟你对这边熟悉。我对正阳关不熟,但是来往淮河好几遍了,你这次就让我来领军吧。”

“我爹那边你不用管,现在人命关天,不同以往,我心里有数。而且你还不到十四岁,如何能够领兵打仗?我十八岁了,身强力壮,自然比你适合。再说了二伯是梅山营的旗帜,他如果有个散失,咱们梅山营就完了。”

“错了,咱们梅山营打仗的意义就是为解救更多的老百姓,就是为保护咱们自己的家人……”

“好了,不用说了……”陈新薄打断了两人的谈话,“鹿安,你确定要统兵吗?”

“陈伯父,鹿安责无旁贷。相信我,我能行!”张鹿安肯定的回答,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的神色。

张鹿安深知这一点,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是一次机遇,而且自己的父亲被围,自己如果退缩,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紧张的说着,许紫衣突然走过来表示陈新薄需要清洗伤口,需要更多的休息。

张鹿安再次肯定地说道:

“不争论了,时间紧迫。我带一半人走。陈伯父安心养伤,鹿远堂哥你留守在正阳关城,让陈利国带人从正阳桥撤过来,放弃玄帝庙的军营,剩下的所有人马全部集中到正阳关城城内,全力防守正阳关城。至多十天,我一定返回。你们相信我。”

“那好,就这么定了,但是鹿安,你带走八百人,留下四百名男丁即可,咱们关城内还有迁进来的妇孺,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用上。”陈新薄坚持道。

张鹿安无奈,只能同意,张鹿远亲自下去挑选精锐,把精锐人马都安排上船,除了留下张双、张贵和陈利国外,其他未受伤的将官全部挑了出来安排上船。

时间紧迫,张鹿安来不及编队,只得任命孟大海为统兵官,负责指挥船队行止;任命孟大石、张发和张文三人为将,协助孟大海。任命张捡为亲兵队长,将潘大、潘铁柱、潘铁锤、孟大勇、孟大力全部提拔为亲兵,护卫左右;任命刘体仁为行军参军,刘佐临和刘壮国为参谋,三人负责参谋军事。

船队出征在即,城西码头汇集了大量的人群,张鹿安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容氏,强忍着哭泣,在向他挥手。

张鹿安心里一阵酸楚,自己自从来到霍丘,几乎是没有一天完全陪着这位母亲,没有尽过一天的孝道。

急思之下,灵感来了,想到了一首诗,于是吩咐刘体仁找来纸笔。

张捡也找来一块木板,由潘家兄弟抬着,张鹿安挥笔写下:

远行别母(注1)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张鹿安写完后,直接掷笔于地。然后捧着写了诗句的白纸,就走向了码头岸边的容氏。

旁边的刘体仁一句一句念出来,他们三兄弟都是内心巨震,都曾听说张鹿安的传说,但是亲眼所见,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这么高质量的一首诗出来,也是实属难得,心中敬佩之至。

张鹿安来到容氏身前,双膝跪下,将诗句双手捧着“临别赠母,鹿安不能侍奉母亲身边,心怀愧疚,儿子答应一定要把父亲和众梅山营将士接回来,希望母亲保重,鹿安去也。”

容氏看到张鹿安的诗句,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旁边的张美和张丽赶紧扶住。旁边站着的刘氏、陈新薄和张鹿远等人看到诗句都是赞赏有加,也有一丝心疼的意思。

站在一起的陈利芸更是内心惊叹不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自己亲眼所见张鹿安的赋诗能力,才子佳人,自古以来都是未出阁少女喜爱谈论的话题,原来只当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没有想到才情若此。不经意之间,心中偶然升起了一股奇怪的心思。

忽然寒风袭来,船上旌旗开始顺风而起,大家也不便再说话,都知道又要变天了。

张鹿安头也不回的走上沙船,然后下令:

出发!

注1:此诗为清朝黄景仁所着《别老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