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宋三娘的发家致富路 > 第240章 烧烤

宋三娘的发家致富路 第240章 烧烤

作者:再再再吃一大口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36

张铁山把船摇到黄大叔的船旁边,然后要把船上的鱼放到水桶里,

宋小弟看他们要放鱼,也不玩了,争着要帮忙,被宋二嫂拉了回去,怕他掉水里。

既然要晒鱼干,那当然要把鱼处理好再晒,牛婶子她们就在岸边摆好了行头,

然后去水桶里把鱼捞出来,利索的一刀拍晕,刮鳞去肚,去除黑线,然后放到一边,继续处理下一条,

一时间,岸边各种声音都有,有杀鱼的声音,捕鱼的声音,宋三娘她们说话的声音,渐渐回荡在碧波湖上方。

既然大家都在湖边,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鱼,宋三娘就决定中午大家一起烧烤,

宋三娘吩咐了一下,大家手头没活的就去抓鸡摘菜,有的搬来砖头垒起炉灶来,然后拿来烧烤的器具,就等食材准备好再把火升起来。

宋小弟已经没有玩鱼了,他屁颠颠的要跟宋三娘去摘菜了,

宋三娘知道有一个菜园子里面种有很多适合烧烤的菜,她要去看看婶子们有没有都吃完了。

无忧庄的菜园子不单单只有篱笆里的那个,要是只有那个,是不够无忧庄的人吃的,

牛婶子她们陆续在外围还开辟了几个菜园子,种了瓜果菜蔬,

宋三娘和四娘她们提着篮子去了其中一个菜地,而庄子里的婶子们则是去摘她们喜欢吃的菜,

宋三娘她们来到菜地,这里的菜地都被婶子们规划得很好的,远远看去,从左往右一畦畦整齐排列着,

左边的都是没有藤蔓的,一畦种着生菜,一畦种着韭菜,一畦种着大白菜,一畦种着茄子,

还有好几种其他不同的菜,依次序的排过去,每一畦都只种同一种菜,

右边种着的则是有藤蔓的瓜类菜蔬,一排排都用竹子扎起了爬藤架,

上面的爬藤生机盎然的爬满了整个架子,一排排的看过去,有丝瓜,有青瓜,有豆角,有四季豆等等。

宋三娘想到烤茄子就吞了下口水,烤茄子蘸上蒜蓉酱,那滋味太好了,

还有大白菜,平日里煮的时候没那么甜,但是烧烤的就感觉特别香甜,也不知道为什么,

韭菜是烧烤的常客了,还有四季豆也很好吃,不像其他叶菜会吸油,它就是烧烤里怕油腻最好选择的菜蔬,

还有香菇,烤过的香菇失去了水分,吃起来是脆脆的,但是里面却是嫩滑的,可惜没有新鲜的香菇,

想到这里,宋三娘也不多想了,开始指挥大家把她想用来烧烤的菜给摘一些来,

宋小弟个头矮,就让他摘韭菜,她负责摘茄子,四娘她们一个摘豆角,一个摘四季豆,胡夫子则是摘大白菜,

大家齐心协力的埋头在菜地里,带来的两个菜篮子不一会就装满了,

既然装满了,大家就收手了,一起提着篮子回到湖边去。

湖边大家杀鱼的杀鱼,杀鸡宰鸭的杀鸡宰鸭,都忙得很,宋三娘她们把菜提回来,就有婶子拿去瀑布那边清洗了,

宋三娘看了一下现有的肉,有鱼有鸡有鸭,还有捞上来的虾,今天大家忙着捞鱼,还没有来得及到山下买猪肉,

宋三娘干脆就让大家杀一头猪,猪圈里的猪都是分开养,因为宋三娘怕有猪瘟,

公猪一律都是阉了的,这些猪有大有小,宋三娘挑了一只大概六十来斤的猪让人杀了,

庄子里的人都欢呼雀跃,因为一般过年的时候才会杀猪,而且也不是谁家都有猪杀的,这不到过年就杀一头猪,大家好像在过年一样,

整个猪被大家拆分完了,猪头,猪蹄,猪杂,猪排,猪头,甚至连猪皮也不浪费,猪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它的爱好者,

甘婶子她们一共杀了三只鸡,两只鸭,鸡肉鸭肉都按宋三娘的吩咐给剁成适合烧烤的大小,

然后鸡鸭的腿,翅也都分了出来,还有鸡肠,鸡心,鸡胗各种鸡内脏,鸭的也同样处理好,

接下来所有的食材都在甘婶子的带领下给处理腌制起来,大白菜之类的就把叶子一张张的掰开,四季豆切段,

庄子里的年轻人就去砍竹子做烧烤用的签子,庄里还有十几个小孩子,宋小弟现在正跟他们玩得开心,

其实宋三娘一开始要买这座山,山下的村民们是不同意的,因为他们世代在此居住,要是山头被人买走了,他们怕自己的田地也都不保,

不是没有人看中这座山,不过那些人一看说服不了刘老头他们,就放弃了,只有宋三娘给出了让刘老头他们满意的条件。

首先他们的田地虽然是自己买下了,但是仍然让他们各家耕种,

代价就是让他们帮忙在山谷开拓田地,田地里的收成宋三娘只拿五成,剩下的都给他们,

第二,他们村里的人可以进入无忧庄干活,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工钱拿,

而且山里也需要人看管,宋三娘会雇村里人看管,也算是给他们干活拿钱的机会,

第三,给他们村里请了一个先生教书,村里的所有孩童都能进入私塾读书,笔墨纸砚都是宋三娘包的,

宋三娘也不是做慈善的,建私塾,还有孩子们和先生的吃食要村里和家长们负责。

第一二个条件村民们还有点动摇,但是第三个条件一出,

桃花村里的有见识一点的读书人,村长,族老几乎都不用考虑就同意了让宋三娘买下这座山。

要知道读书识字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大家不去读书不是不想读书,而是读不起书,

束修真的只是个小头,大头是笔墨纸砚,还有一路读下去的各种花费,

这也是有的人家要集全家之力才能勉强供读出一个读书人的原因,

而且这样供读出来的读书人不一定能考上秀才举人,最多就是想着让他认字,会算数,去当个掌柜。

唯一让村里人有意见的地方是,宋三娘要求家里有适龄的女孩子也必须送去读书,谁家有女孩子不许去读书的,家里的男孩子也没有书读了,

村民们为这点议论纷纷,一开始都不同意,直到宋三娘说了,村里的男孩女孩都读书认字,到时候谁学得好都可以进自己的店铺干活,

以后有大把机会当掌柜,要是早早把女孩子嫁出去就没机会到自己店里赚钱。

有了宋三娘这话,桃花村里的女孩子也都有书读了,

所以每次她们知道宋三娘来庄子上了,都想来听宋三娘跟她们说话,

宋三娘对她们说了很多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鼓励她们好好读书,

以后有机会会带她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她们读书比男孩子们努力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