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楼:听懂宝玉心声,助他当探花 > 第57章 登大人娶亲

昔年被送回东府的时候,尤氏看到她带回来的东西。

不算小的木匣子里装着几十盏燕窝,也是够吃很长一阵子。

又看了其他匣子里装的首饰还有银锭子,目测光银子就过了五十两了。

加上那些首饰金簪,给了这么多,想来是给她添嫁妆用的了。

这是贾母的心意,

尤氏叹着气道:“这老太太真把你放在心上了,这些东西别说你,就是我年节下的也难得。”

昔年赶紧说道姐姐喜欢那样,只管拿去好了。

尤氏摆了摆手,“这些虽好,也不见得都得入了我荷包里。自己留着吧。以后过日子都用的上。”

昔年谢过尤氏。

尤氏将东西再次清点一下,命人把账记上,然后把账本交给了昔年。

嘱咐她东西做到心里有数。

昔年看到虽然账本就薄薄一本,但好歹自己开始管理自己的财务了。

心里自然是很高兴。

尤氏又取出自己小铜秤了一下那些首饰,估计了下价格大概有七十多两,

那些匣子里的燕窝估计也得三十多两。这些还不算,听说那边做衣裳也没少了昔年的。

昔年晚上睡得很好,并无任何嫁前紧张之感。

或者说,在她那日答应了婚事,做了新的决定也就开启了新的一段生活,等待崭新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她天天都睡得很好。

这天晚上荣府绣房的丫鬟把两身做好时下正穿的衣裳先给昔年送了过来,

虽然就花了两日多的功夫,但做工很是细致,上头的花样和衣裳颜色都是昔年十分喜欢的。

昔年也没去嘱咐什么,全是晴雯和刺绣姑娘们的心意。

昔年看了很是满意,尤氏也过来看,也十分喜欢便吩咐人衣裳先用熏香熏着,回头要收好了。

那边她还要准备婚礼的其他陪送的各种东西,虽然说这个妹妹不是东府的,但是借着了东府的名头。

登大人私下又给足了银两,自然好好借着这个机会也把东府装扮装扮了。

尤氏把东西都让人送回厢房去,这便带着昔年来到前厅,给她讲讲摆宴席的时候,该如何分席而坐。

昔年只知道循着长幼尊卑的顺序,年长坐主位,下面依次左右挨着坐就可以了。

但尤氏告诉她如果是姑娘们都要挨着女主人坐的,而姨娘的位置在尾端,不能挨着姑娘们坐。

而且开席之后一直站着给主人家布菜,等主人吩咐了才能坐下。

昔年听了,这只能是东府或荣府才能有的事情,姨娘什么的日后估计也不会有。

但是表面上点头答应表示都记下了。

登勇在京城有两处不大不小的宅子,这也是他从年少就跟着军侯出生入死的回馈。

只是平常他都住在府衙里。

这两处宅子一处赁了出去。另外一处稍微大点的,便派人去收拾出来作为新房用。

他的手下带人督查新房准备情况,又吩咐手下将世子作为婚礼贺仪送的一面白玉嵌金绘百子戏乐屏风,小心摆在新房大堂内。

又添了不少装饰的花木,虽然是大冬天,但是城外有人专门养着绿叶枝条的花木。

就是价格忒贵了点。

此刻,登大人还在出城去查关于黑衣人的线索,李凝道听说后让人催促他及早回城,

万万不可因查案耽误了大婚

..............

昔年看着尤氏准备的东西,小院子里堆着都是嫁妆箱子,厢房屋里也是。

里屋床单被面也是大红缎子,红色丝绢鸳鸯被都有好几条,屏风后面挂着大红色嫁衣,露出一个角。

尤氏自然不会忤逆了登大人和贾母的意思,反正花的也不是她的银子,怎么风光怎么来,只要别太奢就好。

那边听说尤老娘和尤二姐马上就要到了,又吩咐了几个婆子去收拾几间空房出来招待她们。

昔年进来看到这些的确有些眼花缭乱,桌上椅子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红木匣子,

有的是珠宝首饰,有的是衣裳用品等等。

昔年出身于乡下,没想到嫁给登大人居然有这样的阵仗,她见过的姑娘出嫁除了迎春其他人是没这么多嫁妆。

不过她知道这里面牵扯了贾府和东府的面子,教养让她听从尤氏的安排。

昔年让丫鬟搬了妆台前的凳子过来,把东西归置了一会儿,听外头有人禀告说尤老娘她们到了。

昔年听了赶紧迎了出去,只见尤氏正搀着母亲朝这边走来,尤二姐跟在后头。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成亲头一日是紧张。

又是要去城中,少不得四更天就要起来梳妆打扮,又是擦脸又是上妆的。府里的人也要看的。

你说昔年她小姑娘家平日里哪里懂这些,还得府里的喜婆来。”

“娘,说的极是。那边府里昨天把银子都送来了,少不得也要妹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尤老娘顿了下脚步,小声凑到尤氏耳边问:“那个......那个琏二奶奶............”

尤氏赶紧打断她的话,“她再拗拗不过老太太,昔年妹妹这可是老太太和太太发了话的。”

尤老娘高兴的一拍大腿!

“我就说嘛,老太太是个慈悲人!”

“娘,你瞅瞅,嫁人衣着打扮最是华丽,若是妆容淡了,也压不住这大红色。”

“对对对!你说的正是!”

尤老娘高兴的附和着,冲着昔年走来.....................

尤二姐跟在后头静静听着,进到东府的门口看了一眼,

石狮子脖子那里系了红绸花,府上大门贴了喜字,一副办喜事的样子。

和之前自己只是一顶小轿相比,简直差别不要太大..............

这场婚姻依旧是安排晨迎昏行,是指早晨迎亲,黄昏才举行婚礼仪式。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送亲也晚,多是傍晚。

日暮时分,东府门口的街灯光彻明,街上也挂着花灯,好看得紧。

不多时,迎亲喜队敲锣打鼓的声音远远的传来,

迎亲和送亲的队伍合成一队,绕着东府转好几圈,还特地在荣府前街后街走了几圈。

整条街的百姓都知道东府里有姑娘要出嫁。

东府屋里喜娘再次给昔年补了妆,见昔年还是坐着没有什么表情。

丫鬟不由一笑,“姑娘,外面动静这么大,等下登大人就要来接姑娘了。”

昔年笑了笑,吩咐:“刚姐姐来说,他们还在去两府那边,过来迎亲还早。”

昔年坐了一会儿,又觉得腿乏想睡,可又实在睡不着,也不好一直眯着。

反正嫁人一辈子就这一回,昔年心里盼着一辈子只有这一回。

看着东边的霞光,又看看满室大红色。

尤二姐小声吩咐道:“你慢慢来就是,我出去帮你看看。”

尤老娘今日醒得也早,换了衣裳后闲不住一会儿去收拾收拾嫁妆,一会直接去前头帮忙。

宴席摆在登家,这前头也商量好了,席面按照公府待客的礼数来,一桌十人,每桌二十六道菜。

专门请了京中最好的酒楼帮衬弄的,他们都说登大人这次把银子全拿出来办婚宴了。

中午到傍晚,东府下人来来往往,丫鬟进进出出。

尤氏吩咐尤二姐去看一眼,昔年这时已经换上了嫁衣,大红色的绸缎上面绣着金红色羽毛的孔雀,看着花团锦簇

妆也化好了,本来昔年就长得好看,这般上了妆更是明艳逼人。

尤二姐看着都难免失神,更不用听说这个新郎官还是个武艺高强的将士。

强打精神来帮助昔年整理好头饰..............

晨迎昏行,太阳快落山了,昔年该出嫁了。

日暮时分,西边天空被夕阳染成赤色,赤霞铺了满天,像是为这桩婚事贺喜。

喜婆喊着吉时已到,登大人带着一众人等在宣天的锣鼓声中,前来迎亲了。

昔年此刻去正院拜别母亲和姐姐们。

尤老娘的眼眶有些红,虽然笑着,可眼中全是不舍。

盼着她嫁人,赶紧说门亲事,省着留在家中成老姑娘了。

真等到这一日,心里恨不得昔年一直陪在她身边.............

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从小养大的情分。眼看着就要去了人家家,还听说要跟着北上。

想来日后也难常相见。

尤二姐知道母亲的心思,一直安慰着尤老娘,“母亲放心,妹妹有机会会常回来的。”

尤老娘此刻说道:“到夫家之后要持家,好好相夫教子。你好好地,母亲就放心了。”

该嘱咐的都嘱咐了,明面上这几句也够了。

尤氏笑着说:“妹妹嫁了人也别忘了自己是东府出去的姑娘。”

昔年此刻鼻子有些酸,“女儿拜别母亲,妹妹拜别姐姐们。”

尤氏亲自为她盖上盖头,昔年此刻眼前一片红,然后由登大人进来准备接了出上花轿。

尤二姐此刻心中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为妹妹高兴。

她对着登大人施礼说道:“请妹夫日后善待舍妹.”

登大人赶紧还礼请尤氏母女们放心,日后必将好好照料昔年。

尤二姐知道当时那般狼狈的逃出京城,回到乡下一直以来都昔年在照顾她。

去京城路上风餐露宿受过苦,幸而遇到登大人将她带回府衙照顾,她希望两人从此相濡以沫,无论是在京城还是漠北,

都好好的相守才不辜负之前她所受的那些苦。

昔年此刻听到夫君这样承诺,心里也十分的欢喜。

尤氏对登大人说道:“都不是外人,牵走了我们的姑娘少不得扒了你的几层衣裳才算。

但是今天昔年都说了这几日你都在忙公事,让我们多心疼心疼你才好。别错过了好时辰,快接了去吧!”

登大人一听这才松了口气,施礼称谢。牵着昔年的手扶她上了花轿。

让喜娘跟着花轿从东府门口离去,抬着嫁妆的人有好长一队在后面跟着。

不少老百姓此刻围着看热闹,都堵在巷口。

听喜乐声响起,大家都让出一条路。

走在最前头的是举着红木喜字牌子的,后面的人敲锣打鼓,这些人走过巷口才看见白马上的新郎官。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新郎的吉服,因为围观的人多,

送亲队伍走过这条街的时候速度明显很慢。

老百姓们没想到府衙里的大人物竟然娶了东府里的尤大奶奶的妹子,之前以为东府和荣府从此互不来往了。

但没想到东府此刻也和外头联上姻亲了。

少不得一洗之前的胡天胡地的做派,到底这些都是府衙里的人,哪个再敢胡来?

大家议论到这里,都纷纷朝着登大人贺喜!

又说起比起当年那个穿着大红袍子状元骑马游街,登大人今天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还有不少人喊出登大人的名字,祝福他和新娘子白头到老!

登大人在马上对着左右看热闹的百姓拱手称谢,时不时也回头看看花轿,眼中是化不开的浓浓笑意。

此刻太阳已经落下了,天边是霞光,头顶是月亮。

不少姑娘喜娘塞扔丝帕香囊,希望能沾沾喜气。

迎亲队伍不是直接去登府,而是在城中绕几条街,也就得半个多时辰。

登大人自然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今天娶了亲,昔年放在腿上花轿不算颠,走得很稳。

只是面前的红盖头挡着脸,看不见前路,也不知何时能到新宅。

一直听着外头的锣鼓声,她心里下想着等下拜堂礼式又有点不知所措。

她愿意相信登大人,知道他懂自己所想。一定会帮自己安排这些事情的。

天黑之后到了新宅,安排好双方的长辈们得坐上座。

吉时到了,登大人带着昔年来到前堂正式的拜堂成亲。

轿门跨火盆儿,鞭炮听着声音越来越大,登大人和昔年牵着红绸,一路从门口走到前堂了。

宾客们纷纷踮脚看来,果然看着两人从门口走来,大家心中感叹,登大人长的好看,听说新娘子更好看,两人十分相配。

一招一式昔年都学着夫君做,她明显感到登大人动作稍微慢了一点点。

这样她可以正好跟上。

两人顿时心有灵犀的默契,让空气里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就入洞房了。

喜娘喜气洋洋的声音喊着送新娘子去洞房的时候,大门口传来一阵阵喧哗无比的放鞭炮的声音。

张灯结彩的登宅此刻,恍若白昼。

宴席上的菜式陆续摆上了,宾客观礼拜堂后开始入席。

虽然请的客人不多,一切从简,但也有二十多张桌子。

菜式规格也是一流的,很快登大人就被宾客们一杯接一杯的美酒团团包围...............

外头热热闹闹的声音,隐约传来。

等宴席过后,昔年听说还要有小孩子来闹闹洞房,热闹热闹早生贵子的寓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