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56章 唐贞观2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第56章 唐贞观2

作者:是阿久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0:37

当时呢他被派去出使,谁曾想卷进了天竺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篡位成功的国王也不是什么体面人,直接把大唐派来的使者全部给捉了。

王玄策只一个人逃了出来,好,好,好,是你先给脸不要脸的。既然你不想体面,那我就帮你体面。

我现在就孤身一人,确实是解决不了你,那我就借兵吧。

于是他跑到吐蕃收兵买马,集结了不到一万名的士兵杀向天竺。仅仅用了三天,就攻破了敌方。

随后他带着俘虏的王妃王子和牛马等物品回到了长安。

当然,那这样的灭国之将还有几位,因为我们讲的是贞观之治。所以在贞观之治没有出现在朝堂,或者说出现了但是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的。就不介绍了。”

其他朝代的众人,呵呵!你开心就好,是我不配了。什么叫还有几位,因为在贞观时期的表现并不太亮眼就不介绍了,汝听人言否。

这种将军放到哪个朝代都是稀缺资源啊!谁不想要。

噢!宋朝除外。

“凭借着这样的武力,李世民派兵把周边能打的都打了一遍。这些国家也基本上都打服了,一个个乖乖的认哥。

当然经过些年的大规模征战,保证了大唐此后数十年的国家安全。

说完了武功我们来看一看他文治。

我们的二凤陛下在文治方面也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

在用人方面,李世民求贤若渴,大力推行科举制。从平民中选拔人才。

就算对于自己曾经的敌人,李世民也能网开一面,比如说魏征等人。

魏征呢,曾经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人,之前我们所说的要让太子手上握有军功,还有枕头风等计策都是他提出来的。

尉迟恭,还有刚刚我们所说的苏定方等都曾经是李世民的敌人。在被李世民打败后,李世民反而重用起了他们。

是人才是吧?那就来吧。朕不怕功高盖主,只要你有能力,朕就敢用。

这点二凤陛下和始皇大大还是有所不同的。始皇大大,完全是有自信,你再有能力也翻不出我的手掌心,二凤陛下则是你功劳再大能大过我。若要论功绩,我李世民在唐朝可没输过。

各位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大们,小本本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划重点。

“科举制”。这个呢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他的开创时间呢是有很多种说法的。有说首创时间是在汉朝,隋朝,唐朝的多种说法。但目前我们的主流观点是隋朝开创了他唐朝继承并且完善了他。

在科举制没有出现之前,最早的是世卿世禄制,你爹是种田的,那你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你爹是个杀猪匠,那你后代世世辈辈都是杀猪匠。

你爹是当官的,那你以后肯定也是当官的。想要跨越阶级,做梦比较合适你。

但是人人都有上进心,这种制度自然慢慢就不太合适了。

随后出现了察举制,就是由你这片地方的长官在自己管的地方内考察选举人才。

然后推给自己的上级或中央,对这个人进行考核,在进行任命。

但是大家想想,你手上掌握着这样的权利。是不是先要给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什么都先安排一下。

你是我推上去的。那你是不是就承了我一份情,我和朝廷上另一个人不对付。你是不是应该帮我?

所以说察举制也有着很大的弊端。

紧接着出现了征辟,它呢主要包括由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他和察举制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弥补察举制而出现的。

九品中正制。

他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有三条。

一,设置中正,用来对一个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二,品第人物,看候选人的家世、行状、定品。

三,选拔依据,根据中正的评定结果进行复审,中正的评定结果又称为“乡品”,乡品高的为“清官”,这种人升迁快,被人尊敬。乡品低的为“浊官”,升迁慢,人们看不起他。

这个,我个人感觉很难评,但是在那个世家把持着上升通道的时代,这个也算进步了吧!

最后就是科举制了

他是由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层层考下来的。可以说能够一场场考下来,并且名列前茅的。

无一不是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我开始想排除清朝来的,但是就算是八股取士,能够摸透其中套路,获得高分的也是很厉害的一批人了。毕竟放现代死读书能考上世界顶级名校的,其实也没几个人。)

乡试顾名思义就是地方上的考试,第一名为“解元”,省试,则是由中央进行考试,第一名为“省元”。最后进行殿试,由皇帝亲自面试第一名为“状元”。

刚开始考试的内容有很多秀才,明经,俊士......

但是因为唐朝对秀才的要求特别高,结果很少有人去应试。当然了,明知道那么难还非要去考,我又不傻,我考其他几科去。

没办法,秀才一科就此罢废,从此,秀才成为了对读书应举者的一个统称。

后面在科举制上面还用了“糊名法”,这一办法可谓是影响深远。直到我们现在也一直还在用,又称“密封阅卷。”

他的出现使科举制更加公平。但也只能说是更加公平,而不是完全公平。

放到封建社会已经是极其不错的了,他给了下层人一个向上的阶梯。

同样文有科举制,那武呢。

武自然有武举制了,他是为了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立的考试科目,和科举制一样,也是要考的。

具体要考什么,那就看各位的了,毕竟考试内容要因“时”而异,缺哪方面的人才就考哪方面了。

各位记好了吗?没问题的话我们回归正题。

李世民他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做了很多帝王都不敢做的一件事儿。

那就是“放权”。我给你足够的权利,你甚至可以反对我的意见。

下面三个权力部门,相互制衡。

三个部门相互制衡,这咋看着这么眼熟呢,这不就是三权分立吗?

不愧是二凤陛下啊,早于西方一千年多年。我老祖宗们可真厉害,怪不得都说,太阳下面无新事呢。

合着这套流程我家老祖在千年前就开始玩了,厉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