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225章 教育的滞后性

(翻翻史书道教搞的事情还蛮多的,最开始搞了个大活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后面就有点类似于斩首行动了。)

(灭佛是因为他们敛财,佛教在古代类似于存定期,在古代佛是不用纳税的,不少大户都往他们靠土地也都挂在佛寺名下。佛教通过放贷和垫付扩产。

皇帝灭一回佛就能回收大量黄金黄铜,基本属于王朝最后阶段的回春丹,虽然有副作用但是吃了能再起一次,让皇帝再博上一把。道观普遍比较穷。)

(那可不,把佛教灭了就能拿回不少土地,缓解土地兼并啊!这在封建王朝可不就是奶好大一口。)

(在古代佛教算是一个大型的医药包,舔包后获得金钱加成,人口加成,土地资源加成,盛望加成......)

(我严重怀疑当时引进佛教就是为了制衡道教。额,也有可能是我洪荒文看多了。)

(历史上有不少道士在朝堂做官,没见多少佛教的人在朝堂当官。)

(小心姚广孝来找你。)

(那个姚广孝是儒道佛三修。)

(我不关心这个,我和小侄子去玩,他看见别人在拜也要跟着拜。在道观里还没拜下去就有道士喊“起来!起来!未成年人不准参加宗教活动”。)

(哈哈哈哈哈)

(之前在道观烧香断了,吓得我问是不是预示着什么。道长说肯定是因为这批香受潮了质量不好,下次买点贵的。)

(之前生病了怎么看都看不好,托人推荐了一个道士,道士看了后说这是病,你们要去医院要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有一次去道观,道长从供桌上拿了几个香蕉苹果给我吃,我不敢怕不敬什么的,他说这个供桌上的供果被神仙吃过有仙气对身体好。

上香的时候我被香灰烫到了就问道长,是不是我有什么礼数没到人家不高兴了,道长把香拿过去说“你这么斜着拿落灰肯定烫手啊,哪有什么礼数不礼数的,你给他上香他还得谢你呢!”)

(我想起那个看手机没理游客被发到网上的道长了。)

(哈哈哈哈,别的不说,老人家都70多了,还不能摸个鱼吗?)

(就是,正常人顶天六十五退休,人都七十了,你还想要他怎样?)

(我记得那是人道长自己的家,在自己家有啥问题。觉得不舒服自己出去就是,何必为难了自己还叨扰了人家。)

“佛教敛财?不像吧!主持说过了,只要我这一生行善积德,来世定人会投个好胎。”

“.......,之前讲唐朝皇帝时你没听啊!就算小姑娘没讲完也说了皇帝把佛教灭了后获得了多少东西,那些东西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还有说来世会投个好胎的,我哄我家闺女给她说你今天乖乖的,明天给你糖吃,我闺女都要见我把糖买回来才会应下。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嘴上一句承诺你都敢信,还真金实银的往里边砸也是厉害。”

【有哪些多年以后才读懂的课文?】

【《送东阳马生序》说自己不在意同龄人的衣食住行,可开口就能把时间和同窗衣着说的那么清楚,这哪是当时不在意啊,只不过是有地位后自己释然了。】

【《赤壁赋》无法接受生命的必然终止,认为即使是曹孟德这样的一代枭雄死后也什么都没了,结果一句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就瞬间让我释怀了。】

【《醉翁亭记》说是因为作者不被看重但并不在意,可是字里行间我都能读出一种怨念。】

打开评论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谁懂这句话在三十岁以后的含金量。)

(我刚开始不屑一顾,心想我没到30岁也懂,再一想发现原来我离30岁也不远了......)

(苏轼悼念亡妻的那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以前只是无脑背,突然有一天就懂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项脊轩志》里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每次读到这句话就感觉满满的都是哀痛。

直到今年我外公去世,舅舅和外婆在外公头七那一天挖了一棵银杏树种在院子里,我直接泪奔。

哪怕我在心里批判这个作者在妻子死后马上续弦也不妨碍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全是这句话。)

(这句话看上去平平淡淡,杀伤力却大的惊人。我爷爷手很巧,他走后我看着他给我做的小玩具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了。)

(刻舟求剑,小时候只觉得这个人傻,剑是会沉下去的在舟上刻一个记号有什么用,长大后却猛然发现人这一辈子都在刻舟求剑。)

(之前遇到一个初中生说记述文不好写,一天天的只能硬编。我突然就想到那一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楼层。爱上楼层,赋为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一刻我清醒的意识到我已经不再拥有少年人的心态了。)

(我以前背出师表简直恨死诸葛亮了,你没事儿写什么出师表?但闲来无事看了老三国后除了难受还是难受。)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丞相啊!!!)

(范进中举,小时候看的时候感觉这个人读书读傻了能疯成这样。现在感觉我要是中了肯定比范进还疯。)

(那可是教育厅厅长的位置,换算到现在五十多的处长,你高低得夸上一句年少有为。)

(我是留守儿童从小就是被奶奶带大的,看到陈情表里那一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真的狠狠共情。)

(小时候老师读过一篇优秀作文,讲的是在家里做完饭后他不小心多拿了一双筷子,奶奶对他说多拿筷子会招来客人,果然那顿饭在桌下来了几只蚂蚁。后来他每次吃饭都多拿两双筷子,过了很久他父母才从外地回来。

等文章到了结尾作者说要不是爸爸妈妈回来,他已经忘了为什么要多拿两双筷子了。当时不以为意觉得这篇文章不过如此,现在想想字里行间都是思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