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178章 唐宣宗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第178章 唐宣宗

作者:是阿久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0:37

“只能说此时的唐朝和现在的阿美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只要是你赞同的,我全部反对。你武宗不是灭佛吗?那我就恢复佛教,你重用的人我就偏要打压。”

“那不就是无脑反对了吗?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自古以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是要在重要位置上放自己人的,你想想唐宣宗和唐武宗的关系,唐宣宗在武宗时期过的是啥日子?

再有就是唐宣宗他身份真的很尴尬,他爹是唐宪宗,他是被宦官拥立上位的,为了展现自己才是合理合法的,所以他直接将唐穆宗打成篡逆之君,进而将他的三个儿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统治时期统称为“伪朝”。

他留下会昌中兴的唯一一个点就是对河朔三镇的态度,估计也是知道以当时的朝廷根本打不过,只能听之任之。”

唐穆宗“该死的李忱,我可是从太子当上皇帝的,你居然敢说我得位不正,你信不信我把父皇挖出来让他亲自来给你解释解释,要不把继位圣旨拍你脑门上去。你不要因为自己是被宦官拥立的,自己屁股不干净就抹黑别人。你以后怎样我是看不到了,幼时的你我还是能拿捏的。”

躲在宫殿柱子后面的李忱看着来者不善的哥哥,“不好了,暴露了,赶紧跑。”只是一个不大的孩子如何能逃过这劫。

“自幼尝遍苦头的人好不容易有了权利,对一切能够威胁到他的人都充满警惕。

面对自己宠信的优人触及政事直接翻脸疏远了他,在位十三年宰相、使相就有十四人。

对于手下的其他臣子也是掌控欲极强,秘密让翰林学士编写《处分语》,记录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同时规定地方官员调任另一个地方任职前必须回京当面给自己述职,经过皇帝首肯才能正式到任上就职。

最可怕的他居然还记忆力超群,只要和李忱有过一面之交,那么此后只要宣宗本人有什么命令就能直接点名道姓让人去办。

一次有位刺史去临近的州县赴任,当时的宰相令狐绹为了节省差旅费没有让他绕道回长安述职,让他直接去新地方就职。在这个刺史呈上谢恩奏章时,唐宣宗看到人名后立马就想起这人没有按照规定进京述职。

所以在史书上记录唐宣宗脑子不好的,你这就是纯粹的造谣污蔑,我要是有这记忆力高低也能考个重本。

在唐宣宗把臣子都拿捏在手里时边境也开始上演保留节目,吐蕃他又又又又趁着边防力量虚弱在边境上骚扰。

而沙州首领张议潮暗中结交豪强,密谋归唐。在大中二年带领百姓进行起义,控制住沙州局势后,吐蕃内部发生动乱。

张议潮便以沙州为根据地先后收复四州,又从吐蕃那里得到了六州图籍。

几人带着满满的“诚意”去拜见唐宣宗,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天上掉馅饼了,还就这么砸我身上可真是太酷了。我大唐有如此忠勇之士实在是让朕倍感欣慰,能像你们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有如此功绩,爹爹他能做到吗?那几个“伪朝”皇帝能做到吗?给我赏,大大的赏!!!”

在公元851年11月唐廷正式在沙洲置“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

在李忱的治理下唐朝像是一辆缓缓下滑的车子,他没有解决这个下坡路的问题也没有给车辆加速,他做到了他所在时期皇帝能做到的事情。甚至有人调侃就算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大唐也没得救。

毕竟古代王朝更替的周期律是谁也躲不开的,除非让二凤陛下穿越这里带兵把天下重新打一遍,再开一次国,但就当时的国库来看,朝廷是负担不起这笔军费的。

李家的传统艺能再次上线,李忱他也开始嗑丹药,并在859年成功送走自己,为下一位皇帝腾出位置。”

“什么是古代王朝更替周期律?”

“这是我们后世之人研究史书时发现的一种情况,每一个王朝都会经历兴起、繁荣、衰败和灭亡,这种周期性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就被我们称为历史周期律。

公认的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了,富者田连千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因为我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所以土地兼并其实就是各种资源的兼并。

一个王朝灭亡,一个王朝建立其实就是一次社会资源的大洗牌,一些世族因为有更多的社会消息渠道就会在这大洗牌中捞得好处,一些聪明人敢打敢拼的人和运气好的人也趁着这个机会捞到一些好处。

刚刚建国的前三代皇帝基本上都是一心搞发展的,所以在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王朝会进入盛世。但进入盛世之后皇帝开始懈怠,最先起家的那一部分人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就会断掉下层人的上升通道,并以各种方法从百姓手里换取田地。

那批当初带着大家反抗的人最终成为压迫大家的人,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老百姓没了田地差不多也断了活路,再碰上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皇帝或者天灾,各种赋税在官员的层层加码之下连活着都困难。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振臂一呼之下无数的农民起义出现,朝廷被推翻,再次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那土地问题皇帝们都不解决的吗?就这么放任自由。”

“在历史上有无数次改革基本上都和土地有关,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但也说明掌权者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他们也想改变但是能成功的寥寥无几,而具体推行改革的人不是为平息利益受损阶层送上断头台,就是被踢出朝堂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

各位小本本记起来了。

我国最开始是井田制,不过这个到春秋战国时期就不适用被直接淘汰了。”

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现不同的财政体制,比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这两个相信直播间的各位官员应该都了解,我就不多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