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165章 唐朝皇帝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第165章 唐朝皇帝

作者:是阿久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0:37

“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与贼百战,阖宗死事至四十六人”,这种立有大功的人。却在平乱之后。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宦官骆奉先逼迫,无法向朝廷申辩。

被逼无奈之下派其子仆固玚攻打辛云京。你李唐皇氏,就没一点想对这位为前臣子说的,毕竟人家为全族都差点搭上去了。

抱歉,我忘了,你们没有,他的儿子死在了攻打辛云京的路上。”

二凤陛下“是在嘲讽我们吧!是吧!是吧!那,那不是皇帝不清楚具体情况才这样的......”

“所以在两年后仆固怀恩对外宣称皇帝死了,朝廷这会儿正乱着。可把周围那些部落的人高兴坏了,直接带了30万人直取长安。

又是郭子仪带兵前往。

对比你武将用郭子仪唐玄宗李豫任命宰相的眼光就很差了,先用的元载,专擅朝政、贪赃枉法、贿赂公行。

晚年任用常衮为相,他倒是拒绝贿赂,但人情世故方面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最离谱的是有的同僚找他商量政务,只要稍微频繁,他就说人家“踏伯”(冗沓之人)

李豫在779年崩逝,传位于唐德宗李适(KUo)。

李适生于天宝元年,算是亲眼见证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程,他自然有一个梦想,想让大唐再次伟大,在他刚登基后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先是送走了常衮这个宰相,任用自己的心腹崔佑甫为宰相,转头就对刘忠翼这个宦官开了刀,刘忠翼在李适还是太子时曾向皇帝说换个人当太子,这会看到太子顺利继位整个人都不好了,暗地里联系人想要发动政变,不过李适盯他很久了,不怕你动手,就怕你不动手我这边没理由动手,直接拿下。

他开始疏远宦官,但是宦官这个事情他不好解决,因为安史之乱唐朝皇帝对武将的信任度降到了低点,只能用宦官掌握军权。李适想了一个办法武将不可信,宦官不能用我还有文臣,于是将军权交给文臣。

朝堂之上的奢靡之风是从开元盛世流传下来的,为了刹住这股邪风,李适下旨宣布废止一些进贡,将舞象和伶官全部放出。

对已经无法适用于现状的税收制度也进行改革施行“两税法”。一年分两次收税,不再按照人头收税,取消以前的各种杂税,只收取土地税和财产税。下令重新统计天下人口,登记土地和财产。

搞定了这些后他将目光放到了藩镇上面,正好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按照当时条例是应该让他的儿子继承节度使的,李适打算从他这下手拒不承认其子的合法权。

这一下就捅到马蜂窝了,藩镇是有自己的兵权的,你不承认我是吗?没关系,我亲自带兵去请你下这道旨意,叛乱由此产生,李适派兵镇压,而守令前去评判的士兵在途径长安时被用糙米和素菜招待直接哗变,史称“泾师之变”,皇帝仓皇出逃。”

“长孙这是从唐玄宗起第几次出逃了,朕怎么数不清了。”二凤陛下蔫蔫的询问道。“我唐朝已经沦落至此了吗?连平叛将士们的饭菜都供应不上了。那个唐玄宗他变化有些太大了吧,朕怎么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

长孙皇后无言,这些都是书上写的还流传了千百年,真相早都被掩埋了,也只能从书中所记录的边边角角窥伺一二。

李治看着屏幕,眼前的制度终究是不行了,但是出路在哪里。我知道这个肯定是错的,但是有谁能告诉我正确答案是什么。难道在不能彻底干掉门阀的情况下只能妥协吗?朕是皇帝,怎么能受这些门阀的控制!

“784年,唐德宗下罪己诏,表示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这些人叛乱都是因为我的失误,所以赦免这些起兵造反的藩王,今后一切如初。

由于李怀光联络朱泚继续反叛,李适不得不再次出逃。直到李晟打败朱泚收复京师才得以重返长安。

从786年到802年吐蕃多次侵犯边关,边境用兵几乎没有停过。

战乱朝廷需要大量的钱来填补开支,李适无奈之下将自己刚刚颁布没多久的“两税法”废掉,增加了多项杂税。

遭到打击的李适也不想着什么禁止奢靡之风了,我现在就想搞钱,没有钱我连军饷都发不起了,开始向地方主动索取钱财。

我堂堂一个皇帝在被人打的数次出逃长安时,陪着我的只有宦官,什么防止宦官握权,你们这些文臣武将没有一个可信的。

其实走我爹的老路挺好的,宦官干政,藩镇割据。你们爱咋咋地,我们常说唐德宗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但是他后期疯狂敛财,却对自己扣的要死,可能他看到了大唐的问题,却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多留一些钱财给自己的后代让他们不至于和自己一样出兵连军费都发不出来吧!

805年李适驾崩,传位于李诵。

唐朝的太子一向是属于高危职业,由于郜国公主的牵连德宗曾打算废掉他,这就让他谨慎的不能再谨慎了。谁知道在804年,李诵突然中风,失去了语言功能,在他爹临死前都未能见过面。

李诵上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史称“永贞革新”。因为得罪了宦官在位仅186天,就被迫退位当上了太上皇,宦官们将李纯送上皇位,改革的人员全部被贬逐。

806年李诵病死。”

“没了?就一年?”二凤疑惑,二凤不解“这宦官的权利不是源于皇帝吗?他们怎么敢的。这个李纯不会被宦官掌控在手里吧!”

一旁的宦官们一个个将头埋低,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和我们无关。

“唐宪宗李纯,幼年经历了“泾师之变”,这就让他早早成熟。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进行一番励精图治,唐宪宗也不例外,不过有了唐德宗的例子在前他也明白改革要稳要慢,不能一下子把人全部得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