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159章 感觉自己被骗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送”可不是单纯的送别,汪伦可是送了李白八匹名马和十段官锦,折合下来相当于唐朝县令三四年的收入。

而汪伦也靠着这首诗在后世的知名度上力压唐朝一半以上的皇帝。】

还可以这样?唐朝的富商巨贾们一个个开始疯狂竞价,重金求购李白为自己写诗一首。

打开评论区

(知道为什么古代诗人中陆游的诗最多吗?因为他家有自己的出版社,专门给他出版诗集。)

(我乾隆不服,论诗词高产谁能比的上我。)

(额......)

你这个额是什么意思,我的诗难道不好吗?那么多首总有几首不错的乾隆抓狂。

(不得不说,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能养活一个放荡不羁的诗。)

(其实你要是有李白这样的才华,只要不活在乱世,不管在哪个朝代都不会太差的。)

(那可是活着成名的诗人,就算是晚年最落魄的时候,他都能找个同样姓李的认个族叔靠他接济。

他的族叔叫李阳冰,很多人没听过,他是一个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兼公安局局长。)

(李白光写诗就能致富。)

(杜甫在喊李白过去帮忙盖一下草堂,白哥饿了,饭饭。)

(可别,人杜甫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穷,他真的只是晚年凄凉。人家阔过。

魏晋时期的名将杜预是他的先祖,那可是一位牛人,从军事到经济到律学再到文学,甚至天文、机械无一不通,时称“杜武库”。在明代以前这位可是唯一一位同时入选文庙和武庙的人物。

你要说谁还没有个牛逼的祖先,那只能说你还是认识少了。杜甫祖上阔过指的是他家代代基本上都是做官的,最少也能混个市长县长啥的。

他母亲出身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的直系后代。

就这出身和穷没有半点关系。)

(杜甫的儿子被饿死是真的,但是杜甫当时并不在家。其实怎么说呢,杜甫他的困苦是对比他以前的生活的,他家是在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他确实穷,但真没你想的那么穷,最次也是个小地主。)

正在满大唐游玩的杜甫看着以后自己儿子的都能被饿死,在心里悄咪咪的算了算自家老爹的资产,还行,够我再玩上几年了。等我从回去再考科举。

此时的杜闲看到自己以后的孙子被饿死整个人都愤怒了,让你科考你不考,天天拿着钱在外游山玩水的,我杜家家大业大,到你手上怎么就成这样了。你给我赶紧回来老老实实的读书,考个科举入朝为官才是正途。

李世民看着屏幕上说杜甫是自己的直系血脉的后人,混成这样,可真是让人唏嘘,其他还真没有,我李家后代多的是,要是每一个我都要悉心照料那岂不是要累死了,就是这个安史之乱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倒是赶紧讲一讲啊!

而一些了解杜甫家族的人赶紧开始为自己家族准备后手,杜家都这样了,我们能好到哪去,多在大唐各地买些田产,修建房屋囤积粮食才是正道。管他大唐江山怎么样,我家子子孙孙都有钱花就行。

鹿呦鸣听到屋外已经有人开始锻炼了,一看时间四点不到,真佩服那些每天都能早起锻炼身体的人。

【老祖宗:现代人可真封建!】

这后世的人是怎么了,说出这样的话。

【男尊女卑最开始指的是男的要自尊,女的要谦卑。可不是后世认为的男的尊贵,女的卑下。】

【女人不能上桌吃饭:最开始是因为来客人喝酒,女人分桌坐省的麻烦。到后来演变成女人不能上桌,去厨房吃。】

【女性不能祭祖:是因为山上潮湿应了路难走,直接在家做饭就行。后来演变成女人不能祭祖不吉利。】

【三从四德最开始的三从是告诉妇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依靠谁,在举孝廉的汉朝你敢让你母亲服从你,想什么呢!

四德简单来说就是让你老实本分别惹事儿。不要乱说话,背后嚼舌根。要注意卫生,不要蓬头垢面。要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

到后来三从就变成了服从,四德也变了样子。】

古代众人,你们后世是会改编的,以后说这句话的时候把老祖宗说这几个字给我去掉,我们可不认。

打开评论区

(半夜不能照镜子是因为铜镜半夜看不清,大半夜披散着头发,满脸油光容易吓到自己。)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意思是女子如果没有才能就要有德行。)

(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人家原本的意思是指女性即使有才能也应该保持谦虚,不自夸,不炫耀。)

(小孩没有腰原本是一句祝你健康长大的吉祥话。结果演变到现在孩子跟家长说腰疼,一些家长就来一句小孩没有腰甚至连管都不带管的。)

(其实好多所谓的糟粕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后面被一部分人给解释歪了。)

(儒家最喜欢曲解他们的古文了,恐怕孔子和孟子看着自己的话被改成这样都得傻眼。)

(全世界都一样,只要利于自己的统治就行,一句话而已,改就改了,更何况我又没有改你的原话,只是改了这句话的意思。不一样的是儒家形成了一个掌握话语权的阶级,所以特别厉害。)

(朱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蛮惨的,做官的时候被排斥被诬告。做学问被封杀,被利用。自己的理学被改的妈都不认识。还被人造谣和自己儿媳有一腿,致使其怀孕;纳尼姑为妾。他估计是了犯天条。)

(不是朱熹还有人给他翻案的吗?)

(麻烦你翻读一下《宋史.朱熹传》原文为“诬熹十罪”,在当时官方已经有定论,是“诬告”。伟人在谈到《楚辞集注》时说“这是一部好书。”还曾被伟人作为国礼赠送出去,可见朱熹的思想和见解是有可取之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