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 第112章 出发2

直播:给老祖们来些新震撼 第112章 出发2

作者:是阿久呀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0:37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还有高铁,你细说啊!

不是清朝灭亡到你们那个时候好像还没多少年吧!你这就鸟枪换炮了,不对,你这是改天换地了。

一百年左右能搞出这些,如果加上你之前说的工业革命那也不过几百年啊!

我们现在已经有高产作物了,人们慢慢就能吃饱了,这个可以有。

鹿呦鸣看到一排排让自己讲讲高铁的弹幕,半天没反应过来,你们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好了,老祖宗们,我知道你们对这个感兴趣,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所以我给大家从高铁的老祖宗开始讲吧!

其实工业革命的起源就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东西。

那就是烧开水。

相信不少人在家烧水,等水烧开后时间长了盖子就会被顶起来,这个就是最最核心的东西了。

而火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以煤炭为核心燃料的蒸汽机时代,再到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时代,最后才是到以电力驱动的高速机时代。

在1804年就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他半个时辰可以走5到6公里,因为他是用煤炭和木材为燃料,所以被人称作火车。

那个时候正是国外工业革命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煤炭等燃料,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矿场是分散开来的,不是聚集在一块儿扎堆的。要是光靠马车运输,是特别困难的。

因为他太重了,马儿拉不拉的动是两说,那地可是土地,车轮经常因为重量问题陷入地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给地上铺上铁轨,让马车在铁轨上运输。

当时蒸汽机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人们就想着用蒸汽代替马力。

于是初代的火车就这么被发明出来了,这列火车有五个车厢,在车上装了10吨铁和70个人。

虽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当时的铁都是生铁,质量不过关,也没有几个人用他。

直到十几年后,火车大王横空出世,火车大王史蒂芬逊出生贫寒,没有上过学,早早去给别人打工赚钱。但是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蒸汽机的技术,在他工作的时候改进了一台蒸汽机,获得了奖励。

当然他的目标不止于此,他依旧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1812年,此时的他已经是深受各个矿场主信任的技术总管了。

他说服了那些矿场主,拉过来大批投资,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他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之前铁路容易断裂是因为铁不过关,于是他带人重新铺设并改进了一条铁路,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这样的铁路,我们现在也有用到。

1825年他的旅行者号火车在铁路上行车成功。1830年出现了一条完全由火车机车带动的公共铁路。自此铁路在这个世界上遍地开花。

这个是当时火车的简图和结构,大家赶紧抄下来。这个东西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一定要严谨啊,不然很容易出事的。”

看了一下自己手机上标的候车区,鹿呦鸣背着包包一路走了过去。幸好还有个十几分钟才检票。

“好啦,没抄完的不要着急,我先截图,晚上给大家留下专门的时间让大家抄。

1881年,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制造完成并投入使用。1909年我国着名工程师詹天佑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从此我国也有了蒸汽机车。

一般蒸汽机车至少需要司机,副司机,司炉三个人才能运行起来。司机负责操纵,副司机和司炉轮流负责铲煤烧火,并协助司机了望。

在最初开火车可是一个体力活,特别是碰上有坡的时候,一铲子接一铲子的,根本不敢停下来,特别锻炼身体。

在二十世纪中叶,蒸汽机车逐渐被柴油等内燃机取代,内燃机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当然这些都是专业术语了,我一个文科生早已经把这个还给老师了。

所以请看VcR。这个是我们初中物理,是我七八年前学习的知识了。”

皇帝们赶紧派人把这个叫内燃机的东西记录下来,这可真是时代差距,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在后世人中是小孩子们的一门课。

等视频播放完毕,鹿呦鸣拿起手机“好啦,我们继续,有了内燃机,火车也要与时俱进,用上了内燃机,此时的火车最高时速可以到达238Km每小时。

随着时代的慢慢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火车也在不停的提速,直到我国运用老祖宗的智慧,用了一招二桃杀三士,自此我国弯道超车,高铁世界第一,当然这也是我一会要坐的车了。

高铁用G表示,你坐车时看一下你的车号就知道了,他的运行速度在250-350㎞每小时,他只能走在专门的高速铁轨上,才能保证他的安全和速度,在实验条件下,他的最高记录是453㎞每小时。

动车用d表示,它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挑食了,他不仅可以在高速铁轨上行走,也可以在普通铁轨上行走。在只走动车的线路上他的速度为200-220㎞每小时,而在高铁动车混合开的路线上,他的速度要保持250㎞没小时以上。”

此时传来一阵声音,各位旅客大家好,前往成都东的列车Gxxx马上就要发车了,请大家前往c1区进行检票。

身边的人们一个个起身,来到检票口,排起了长队。

鹿呦鸣看着长队也不着急,坐在检票口的旁边,等一会快没人时再起身。

古人们就看见排队的人用纸或者卡片往机器上面一放,机器就会打开在弹幕里发出疑问,为什么好多人手里拿的和你的票不一样。

鹿呦鸣因为队伍较长,也不着急,直接排到了最后,看到众人的问题解释“像我里的票这种,一般都是从自动取票机里取的,那种手里握着粉红色票证的人,应该是去人工服务窗口买票的,至于手上拿着的卡片,那个是身份证。

大家看,身份证正面有我们的姓名,出生年月,民族,照片和身份证号背面还有我们的户籍所在地。

但其实里面还有我们的指纹等等一些个人信息。只不过我们一般老百姓是看不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