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麒麟胎穿新还珠,大清盛世由他来 > 第225章 重生燕儿奋斗记(完)

固伦和燕公主自从深入了解了府里的诸多繁杂琐事之后,心中便开始盘算起如何为自己的宝贝女儿谋划一个更好的未来。于是乎,她毅然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固伦和玉公主手中的管家权,并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夺到手。

任谁前来规劝,固伦和燕公主都如同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丝毫听不进去半句良言。她一心只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亲自掌管整个富察府内大大小小的事务,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家女儿的地位和重要性。

而另一边,自幼聪慧过人的固伦和玉公主自然也洞悉了固伦和燕公主此举背后的真正意图。她深知这位姐姐是担心乌希哈会因不受众人重视而受委屈,所以才如此执着于这管家之权。念及此处,固伦和玉公主索性十分爽快地将这烫手山芋般的管家权交予了固伦和燕公主,让她去重新整顿和打理府中的一应事宜。一来可以成全固伦和燕公主的一片苦心,二来自己与海兰珠也确实许久未曾好好歇息过了。

然而,当固伦和燕公主真正接手府中那些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时,她才惊觉现实远比想象中更为艰难。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暗藏玄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思才能妥善处理;一些棘手的麻烦更是让人焦头烂额、无从下手。但既然已经骑虎难下,固伦和燕公主也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不仅如此,作为新上任的“大管家”,固伦和燕公主还需频繁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和人情往来。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与其他权贵家族打交道,她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展现出得体大方的仪态和游刃有余的交际手腕。昔日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悠闲模样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日忙忙碌碌、身心俱疲的身影。

自从固伦和燕公主打定主意要给自己膝下那唯一的宝贝女儿树立起足够的威严之后,富察·尔泰便渐渐察觉到,固伦和玉公主与海兰珠二人经常结伴而行,不是一同带着孩子们回娘家玩耍,就是一块儿入宫去拜见太后娘娘,一边闲聊家常,一边欣赏着宫中那些娇艳欲滴的花朵儿,全然没了往昔为富察府出谋划策时那般严谨认真的模样。

有一天,当富察·尔泰从自己的阿玛以及额娘那里听闻固伦和燕公主已经把管家大权收归己有的消息时,他起初不由得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回过神来,并立刻吩咐管家务必要尽心尽力地协助固伦和燕公主处理好府中的各种大小事务,切不可让繁杂的家务事累坏了固伦和燕公主的身体。

然而,对于这件事,乌希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在她看来,即便自己的额娘如今选择闭门不出,也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毕竟,府上的那两位侧福晋所教导出来的兄弟姐妹们一直以来都对她关爱有加,相处得十分融洽和睦。更何况那些姐妹也愿意陪她一起玩,一起学习礼仪,一起学习琴棋书画,一起寻找京城里面的各种八卦事情来解闷儿,丝毫没有自己额娘担心的情况存在啊。

乌希哈心里很清楚,自家额娘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算太好。所以,她总是苦口婆心地劝额娘别再如此操劳,就算将那管家大权分一部分给两位侧额娘也是无妨的。然而,固伦和燕公主却有着坚定的决心,一心想要为心爱的女儿铺设出一条通天之路。

正当固伦和燕公主筹划着将乌希哈与和硕和嘉公主的小儿子定下亲事之时,一个惊人的事实突然浮出水面——原来,和硕和嘉公主早在许多年前,便已经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婚事给定了下来。而这桩婚事的对象,竟然都是固伦和玉公主膝下的儿女!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儿女婚事还是在和硕和嘉公主与其额驸逼迫尔泰应承下来的。

与此同时,和硕和晴公主这边呢?

其实,这位聪明伶俐的公主早在尚未出嫁之前,就已经深思熟虑地为自己将来的子女们规划好了人生大事。经过与自己的额驸长达四五天的反复商议之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两人并没有像其他所想那样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硬塞进大姑奶奶固伦和玉公主的家门里去攀附亲缘;相反,他们直接把孩子们统统许配给海兰珠的儿女们。因为和硕和晴公主压根就没打算让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与其他家族联姻。

固伦和燕公主一直以来都期望能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寻得一门如意的亲事,为此她可是费尽心思、精心挑选。然而让她倍感失望的是,当她将目光锁定在那些被认为足以与自家女儿匹配的好人家子弟身上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都已经有了婚配对象!这一残酷的现实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固伦和燕公主感到无比沮丧。

无奈之下,她不得不转变思路,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亲王们的儿女。可谁曾想,经过一番仔细调查之后,她又遭遇了新的打击——绝大部分亲王早已将自家的嫡女许配给了固伦和玉公主以及海兰珠的次子们,并且丝毫没有再与人结亲的意愿。

就在这时,固伦和玉公主与海兰珠正忙着为自己的长子以及另外两位公主筹备婚事呢。偶然间,她们听闻了固伦和燕公主的这番盘算,起初不禁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两人稍作商量之后,觉得此事还是交由富察·尔泰来处理更为妥当。

富察·尔泰在得知自己嫡福晋一直在为女儿做无用功后,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唉,和燕咋越来越不稳重了啊,还是报上去吧。”

富察.尔泰决定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呈报给乾隆和皇后娘娘,请他们定夺该如何妥善解决。毕竟,自己的那些儿女们皆是凭着自身的真实本领,方才得以迎娶或嫁入亲王与公主家的子女。而且这些亲事都可谓是实至名归,毫无半点勉强之处啊。

在固伦和燕公主满心欢喜准备借自己二十七岁生辰这个重要时刻来为自己膝下年仅十二岁的娇俏可爱女儿寻觅一个如意郎君时,一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却如晴天霹雳般砸在了她的头上,将她之前所有精心策划的奢望与铺路准备瞬间化为泡影。

原来,乾隆皇帝和皇后娘娘早已暗中为乌希哈选定好了夫婿人选,而这个人选竟是来自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豫妃外甥——年方十八的小郡王巴特珲!这道圣旨犹如一把无情的利刃,斩断了固伦和燕公主为女儿未来所做的一切绸缪,让她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奈。

更令固伦和燕公主难以接受的是,按照太后和皇后的想法,她们认为自己那生性天真无邪且活泼好动、整天喜欢吵吵闹闹的宝贝女儿乌希哈,唯有嫁给像豫妃娘家外甥这般粗犷豪放的蒙古糙汉子,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可在固伦和燕公主心中,女儿就如同稀世珍宝一般珍贵,她实在不忍心将如此单纯善良的孩子许配给一个完全陌生的男子,更何况还是个来自草原的粗野之人。然而,面对皇命难违的现实,固伦和燕公主也只能暗自神伤,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与不甘。

更何况!从乌希哈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豫妃年仅六岁的外甥巴特珲便被无情逼迫离开温暖的家,千里迢迢赶赴京城,投身于大清皇室严格的教育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和硕和嘉公主的特殊关系,这位年幼的孩子有幸得到了荣亲王永瑢的亲身教诲,并在其悉心指导下逐渐成长起来。可以说,巴特珲自幼便浸润在皇家的文化与礼仪之中,所受到的培养绝非一般人可比。如此环境熏陶之下的他,又怎会逊色于那些亲王们的后代呢?

然而,当固伦和燕公主惊悉自己刚刚诞生的爱女竟然在一出生时就已被选定好了未来的夫婿时,她瞬间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原本神采奕奕的面容刹那间变得苍白无神,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精气神儿也随之萎靡不振。那种绝望与无助,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只见她整日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似乎真的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就在众人都对固伦和燕公主的状况忧心忡忡之时,孝顺懂事的乌希哈心疼母亲这般消沉,于是在第二天便毫不犹豫地带上了那位与自己在八岁时就已经定下婚约的小郡王博尔吉特·巴特珲,急匆匆地赶往母亲的院子。

一见到母亲那憔悴不堪的容颜,乌希哈连忙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道:“额娘,您千万不要再胡思乱想啦!女儿并不觉得有任何委屈之处,因为这一切都是女儿心甘情愿做出的选择呀。”站在一旁的巴特珲也赶忙附和着点头,表示一定会好好对待乌希哈,绝不辜负她的一片深情厚意。

自从那次乌希哈带着自己未来的丈夫前来探望并安慰固伦和燕公主之后,整个富察府上下都惊奇地发现,这位原本被认为命不久矣的嫡福晋竟然顽强地支撑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只为能够亲眼见证自己心爱的女儿风光出嫁的那一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固伦和燕公主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她顺利产下了小郡王巴特珲的长子多尔玛。而令人感慨不已的是,就在亲眼目睹这一幸福场景后的次年,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才缓缓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早在她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之时,便已开始未雨绸缪。深知大限将至的她,毅然决然地将家族的管家大权交予了府上的两位侧福晋,并将自己毕生积攒下来的财富以及各种珍贵物品,统统提前送到了女儿身边。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离去,确保女儿日后的生活无忧无虑。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固伦和燕公主竟奇迹般地回忆起了自己前世与今生的全部经历。回想起这一生的种种过往,她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虽然此生有幸能与深爱的富察·尔泰相伴左右,但心中仍不免有些许遗憾。尤其是当思绪飘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一支利箭无情地射中自己胸膛的时候,她更是懊悔万分。倘若当时能够避开那致命一箭,或许就能再多陪伴家人一些时日,享受更多天伦之乐了吧……但事已至此,一切皆成定局,徒留无尽的叹息与感伤。

小燕子坐在窗前,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色,思绪渐渐地飘回到了从前。想起自己的前世,那短暂而又充满波折的人生,竟然仅仅活到了二十二岁便画上了句号。然而,这一世却是如此不同,她硬是坚持到了三十二岁才与世长辞。两辈子相加,她觉得自己已经活得足够久了,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更让小燕子感到欣慰的是,这一世她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血脉。回想起前世孤独无助地离开人世,今生至少不再是那样凄惨的结局。她深知自己这辈子问心无愧,对待每一个人都付出了真心实意,但唯有一人令她心怀愧疚——那便是被她遗忘的亲哥哥萧剑。

每当想到这里,小燕子心中都会涌起一阵难言的痛楚。她实在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亲哥哥,无法直视他眼中可能会有的失望与责备。所以,她宁愿选择将这份歉意深埋心底,寄希望于来世再去弥补。

固伦和燕公主的丧礼隆重而盛大,前来上香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人中大多是与两位侧福晋交情深厚的达官贵人,以及与富察府有着姻亲关系的亲王们。他们或是出于礼节,或是因为利益往来,纷纷前来表示哀悼。可是,真正专程为小燕子而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尤其令人惋惜的是,那身在圆明园的太后辉发那拉氏也因为病重而无力到场,只好将所有事务托付给那些亲王们代为处理。只不过作为新皇嘉明帝皇后的富察氏,她倒是因着小燕子是自己嫡母而亲自带着儿女来送别了,但也只是一炷香上完 便被自己额娘固伦和玉公主给催促回宫去了。

小燕子唯一的女儿富察·乌希哈,她倒是一直陪伴在母亲灵前,悲痛欲绝地哭泣着,更是哭到食不下咽的局面。整个场面虽然热闹非凡,但其中的真情实感究竟有多少,恐怕只有大家自己心里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