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父可敌国 > 第647章 避暑

父可敌国 第647章 避暑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5 22:30:46

第647章 避暑

第647章 避暑

炎炎夏日,蝉鸣不止,国子学校园中又恢复了琅琅读书声。

虽然率性堂的高年级学生在各衙门实习历事。中年级的两个班也放假探家去了。学校里眼下只有低年级的学生在,但也足有三十三个班之多。

老六却迟迟不肯增加教师,非要坚持宁缺毋滥,逼得宋讷天天从早到晚上大课,累得满嘴起大泡,就连罗老师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给生员们讲起了‘道德与法治’……呃,就是《大明律》。

他自己却几天不露一面,美其名曰‘要集中精力思考国子学的未来’,让罗老师不禁怀疑他,是不是躲避清闲跟妹子避暑去了?

罗老师还真是了解老六,他确实是去避暑了。但没出南京城,而是带着老师一家来到清凉门内的清凉山上。

这里曾是南唐皇帝最中意的避暑胜地,山上的茂密竹林传说还是李后主所栽。

据说李煜在位期间,每当炎热夏天来到时,便会抛下恼人的朝政,携心爱的大小周后来到这山上的避暑行宫纳凉填词。

几百年过去了,李煜所建行宫早已湮灭,取而代之的楚王殿下的避暑宫了……如今他身兼数职,愈发忙了,加上人也大了,每日回宫住宿多有不便。

所以他便奏请父皇,将清凉山赐给自己,作为在京时的居所。朱元璋一口答应,不过钱是一分不给的。

其实朱元璋给他哥哥们,都掏钱在京里盖了王府。但到了老六这里,老贼就抠搜起来,还给他钱?不问他要钱养儿子就不错了。

当然老六也是没钱的,只能让总理海政衙门出马,在此兴建了‘海政第一疗养园’。

楚王殿下也是海政衙门的一员,先试用一下一期落成的疗养区,这很合理吧?

~~

清凉山间竹林中,有一引山泉水的小池,池畔湖石叠嶂、卵石铺地,有一六角凉亭。

人坐亭中,江风送爽,多竹生凉,竟无丝毫暑气。

刘璃身着翠裙、秀发如瀑,在亭中焚香抚琴,更为这写意的画卷平添几分幽雅。

朱桢跟刘伯温对坐在一张几案旁,案上却堆满了书籍。看封皮,尽是些《测圆海镜》、《四元玉鉴》、《杨辉算法》之类的算数书籍。

“九归古诀是‘归数求成十,归除自上加。半而为五计,定位退无差’……”刘伯温拿着那本杨辉的《乘除通便算宝》,吩咐一旁做记录的刘祥道:

“杨辉在这四句古诀的基础上,又添注了三十二句新口诀,使之更加明确。先一并记在珠算的归除法一章中,等我回头作注解。”

“要的要的。”朱桢从旁一边吃着刨冰,一边点头道:“再加上‘凑倍除法’,珠算除法这一篇,内容就差不多了。”

“不是,你还真打算编一本数学教材出来?”老刘无语道。

“不止是一本初级数学教材,还有中级和高级的。”朱桢雄心勃勃道:“凭咱师徒的数学功底,应该能应付过来。”

“其实数学是我最不担心的。”说着他挠挠头道:“兵科教材也还好说,后头的工科、户科最愁人了,好像谁也帮不了我,只能本王自己上。”

“你这么大的野心,真要为国子学全部重订教材?”刘伯温简直无语。“真要是做到了,夫子庙里就别供孔圣了,供你朱圣人吧。”

“哈哈,那也未尝不可。”老六直接狂的没边了,踌躇满志道:“不然我干嘛要接手国子学?我要将其改名国子大学,为改变大明而育才!”

“大明才立国几年啊……”刘祥忍不住小声吐槽。

“写伱的字吧。”老六白他一眼。“啥都不懂还在这瞎比比。”

“我去拉屎……”刘祥郁闷的搁笔起身,心中妈**道,就你懂,你不是楚王你是懂王。

“这么说,你准备搞分科取士喽?”刘伯温却对他的想法一清二楚。

“嗯,我准备将国子学改革与科举改革套起来。”朱桢点点头道:“让他们不念国子学,就没法考科举。”

“这样倒不用担心国子学被边缘化了。”刘伯温道。

“我可没有那么狭隘。”朱桢笑道。

“知道,改变大明……的未来嘛。”刘伯温揶揄一笑道:“楚王殿下真把这事儿办成了,将来的读书人想不拜楚殿都不行了。”

“怎么,师父觉得我想屁吃呢?”朱桢粗眉一挑。

“差不多吧。”刘伯温淡淡道:“你这么搞,早晚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那么夸张?”朱桢咋舌道。

“你搞分科取士,分的是谁的锅?还不是四书五经的锅吗?这是要砸了那些大儒的饭碗啊。”刘伯温笑道:

“知道他们为啥反对宋讷么?”

“因为他们急着重开科举。”老六道。

“说对了。”刘伯温颔首道:“就好比那个被你们爷们剥皮的陈潜夫,他就是专讲《公羊传》的名家。所谓‘辛苦遭逢起一经’,靠这一经就能让人金榜题名,他也靠这一经开学授课大半辈子,混得名利双收。

“结果朝廷停了科举,由学校选拔人才,他能不急眼么?”刘伯温笑道:“换了你,你也急。”

“那是。”朱桢点点头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对他们来说,你这分科取士,还不如学校呢。”刘伯温淡淡道:“至少学校里教的东西,他们还大体能懂。要是分科取士开了,那些什么明法、明算、明工之类的科目,他们可是一窍不通的。还怎么好意思以士林前辈、读书人的老师自居?”

“我不是给他们留了个明经进士吗?”朱桢叫屈道:“再说,不管考哪一科,都得考经义,他们的专业还是必修课哩。”

“骗鬼去吧。”刘伯温哂笑道:“读书人可不是头脑简单的丘八,你这种耍猴的把戏人家一眼就能看穿。”

“嘿嘿……”老六无所谓的笑道:“但让宋讷给我垫了个场,国子学几十颗人头落地,就不信几年之内,还有人敢跳?”

“等过去几年,分科取士木已成舟了,他们又能奈我何?”朱桢淡淡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