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父可敌国 > 第1410章 奇才

父可敌国 第1410章 奇才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5 22:30:46

第1410章 奇才

第1410章 奇才

“你确定?”朱桢又问他一遍道:“要不要回去考虑几天再说?”

“不用!”马君则却断然摇头道:“跟着王爷来云南,不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吗?干事业哪能有畏难情绪?”

听了马君则的回答,朱桢满意的大笑道:“哈哈好!本王就喜欢你们这股无所畏惧的朝气!”

说着他拍了拍马君则的肩膀,照例送上定心丸道:“放心吧,本王不会坑你的。之前我已经跟定边侯商议过了,准备在矿区中央、金沙江畔,建立一座新城,等建成后把府治迁过去。”

然后朱桢又把跟胡泉商定的计划,简单讲给马君则道:“你记住,一切以这个新城为抓手,事情就会好办很多,局面也一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连啃安宁、东川两块硬骨头,你这个顶尖能吏的头衔就跑不了了。”

“好!学生谨记王爷教诲!”马君则重重点头道:“一定不让王爷失望!”

“相信你没问题的!”朱桢又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然后对胡俨道:“你在大理干的也很漂亮,甚至在本王看来,干的是最漂亮的!”

顿一下道:“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所以排名才会靠后。正应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理能拔清段氏政权的余毒,你居功至伟!”

“王爷过奖了。”胡俨激动的摇摇头,他不怕排名靠后,他只怕王爷因此看轻了自己。不过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保持谦虚:“主要还是我们知府大人放权,为臣才能在知州任上。干一些比较放肆的事情。”

“伱们周知府不是放权,他是不敢沾事儿。”朱桢哼一声道:“没担当的东西,回头就把他送勃固去!”

~~

胡俨所说的‘比较放肆的事情’,确实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他在大理期间主要就干了一件事,焚书。

他将官方和民间现存的南诏、大理国的典籍图书,全都收集起来,说是送到省城刻印保存,结果书收齐了,仓库里也走水了。

而且是几十间仓库同时走水,把所有带字的都烧了个精光,

然后他又以仓库被烧,需要重新收集为由,再次在民间刨地三尺,搜寻前朝旧书。隔一段时间就能收上一批,然后失火烧掉。

后来他干脆不装了,摊牌了,本官就是要毁掉大理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怎么地了吧?

他悍然规定,任何私藏南诏、大理图书者,都要枷号流放。所有举报者,可以获得对方一半的财产。

更禁止民间使用白蛮语和僰文。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说汉话用汉字,任何敢在公开场合违禁者,第一次鞭笞,第二次服苦役,第三次斩首。

于是几年下来,南诏和大理留下的文化印记,已经被胡俨消磨得寥寥无几了。

如果只是破坏,他也当不得朱桢这么高的赞誉,关键是他还会制造新的记忆,替代民众旧的记忆。这才是胡俨真正的牛逼之处。

胡俨经过严密考据,亲自编造了一套新的白夷历史。他说原先大理在汉朝的时候,就是汉人的天下,此为大理的‘汉家时代’。

后来乌蛮的蒙氏王朝窃取了大理,逼迫汉人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于是原本先进文明的汉人种族,便被强行退化成了夷人,但依然比南诏人优秀,所以南诏人称乌蛮,而他们这些曾经的汉人称白夷,此为‘夷化时代’。

再之后,段氏在白夷的支持下消灭了黑夷,建立了大理国。按说这时应该认祖归宗了,但他们为了一己私利,生怕臣民们归顺中原王朝,这样自己就做不了夜郎自大的国王了,于是编造各种白夷历史,将他们用了上千年的汉语和汉字,改为白蛮语和僰文,妄图割裂他们与自己同胞袍的联系。好保持大理国的独立性。

此为‘伪史时代’。

在大理被元朝所灭后,因为元朝是蒙古人,更要阻拦大理人认祖归宗了。因此百年间依然没有拨乱反正。

但现在大明统一天下,汉人重新解放了大理,当然要帮助自己的同胞摆脱蛮夷的身份,重新变回高贵的汉人!

当然,因为时间仓促,他知道的这段历史,还是有漏洞的,但问题是没人可以反驳他。

因为没有证据啊。就算有,也没有人敢拿出来。持有**那是要坐牢的呀。

而且他这套理论最牛逼之处,在于赢得了广大白夷民众的支持。

作为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大理和中原一样,尊奉孔子,诵经拜佛,而且传统相仿,观念相同。当初的大理王室段家,也一直宣称是汉人后裔,这些都被胡俨拿来当做‘白夷即汉’的铁证。自然很让人信服。

而且这个年代,谁不愿意做汉人?现在有官方认证他们就是汉人,除了那些老古板,谁还会守着原先的身份不放?全都成了这套理论的支持者。

短短数年间,大部分大理人,都已经对自己是汉人这一点深信不疑了。谁敢否定这一点,必然会遭到他们强烈的攻击。

大理也成为了云南第一块被彻底同化的‘夷区’。

可惜那些评判他的官员,完全不知道胡俨的功劳有多大,手段有多牛逼,结果只给了他個中下。但不要紧,朱桢懂他,朱桢更明白这种能力的可贵!

“大理这边已经上了正轨,你再待着也是浪费。”朱桢便对胡俨作出新的安排道:“去瑞丽发挥你的特长吧,把麓川国从当地人的记忆中抹除,让他们相信自己也是汉人的后代……”

“这个有点难。”胡俨依然保持冷静道:“大理情况相对简单,当地人基本跟汉人没什么区别,只需要因势利导即可。但瑞丽那边,当地人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跟咱们不是一族了吧?”

“哎,事在人为嘛。只要我们不歧视,不区别对待,谁愿意做狄夷,而不入华夏呢?”朱桢却信心满满道:“本王也不要求你像大理这样立竿见影,能用一代人时间同化他们,也是千秋之功啊!”

“是,为臣一定全力以赴!”胡俨忙沉声应下。

“哈哈好,你放心,不会让你在瑞丽待上一代人的时间的。过几年打好基础,本王还会把你调到别处,需要你特长发挥的地方太多了!”朱桢笑道:“回头我再给你安排几个徒弟,把你的衣钵发扬光大!”

“谢王爷……”胡俨哭笑不得,难道自己下半辈子,都要干这事儿不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