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父可敌国 > 第1246章 新帅人选

父可敌国 第1246章 新帅人选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5 22:30:46

第1246章 新帅人选

通州素来就是漕粮入京之地,各项配套设施极其完善。所以进了通州城,有的是地方安顿民夫,就不用朱桢再操心了。

他便返回了大将军府,那边一大家子还在等着给他接风呢。

一进去后院,朱桢就看到徐增寿扶着徐达站在厅堂门口。

他早知道大将军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是看到徐达能重新站起来,还是十分高兴。

“岳父!”朱桢抱拳行礼。徐达却在徐增寿的搀扶下,要给他磕头。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朱桢赶忙上前一把扶住老岳父,徐达一下子就跪不动了。

朱桢也只觉得两手轻飘飘的,昔日里精壮无比的大将军,既失去了力气,体重也变的极轻了。

“王爷、贤婿,老夫、老臣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了。”徐达泪眼朦胧的看着他道:“你挽救了北伐,挽救了老朽的晚节啊!”

“这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吗?”朱桢笑着跟徐增寿一起把徐达扶进屋。

一旁早两天回来的四哥也笑道:“岳父才刚能下床没几天,今天还是头一回出屋,就是为了迎接你这个好贤婿啊。”

“这话怎么听着酸溜溜的?”朱桢便笑道:“怎么,岳父没叫过你贤婿吗?”

“嗯呢,这是你的专属美称。”老四笑道。

“岳父,快叫一声吧,让他平衡平衡,我四哥这回也是出了大力的。”朱桢便笑着对徐达道。

“贤……婿……”徐达便别扭着叫了一声。

“瞧瞧这个不情愿。”朱棣便撇撇嘴,大笑起来。

“臭小子,你少逗老子笑。”徐达便瞪他道:“我那伤口崩了线,让你媳妇收拾你。”

一家人便大笑着入席,一扫年前的阴霾。

~~

徐达其实还虚弱得很,而且诸多忌口,酒不能喝,肉不能吃,人家坐席他坐监。所以只稍坐了坐,敬了朱桢一杯酒,又让他吃完饭到屋里说话,便先进屋去了。

朱桢也有心事,所以也没多喝,吃饱了饭就先到内寝去见岳父了。

内寝中依然药味浓重,只是没了那股腥臭气。徐达还是不能久坐,甚至不能平躺,只能趴在枕头上跟他说话。

“岳父恢复的怎么样了?”朱桢先关切问道。

“托贤婿和周王殿下的福,我这条老命是保住了。”徐达笑道:“但是背上被剜了一个碗口大小的洞,还是元气大伤,说几句话都喘,每天还是不能坐太久。唉,这回出征是没戏了……”

说着他又自嘲的笑道:“瞧瞧,这人就是不知足,保住命了还想出征,真是得陇复望蜀啊。”

“岳父打了几十年的仗,也该享享清福了。”朱桢笑道:“伱坐镇后方,看小辈杀敌,也是一样的。”

“唉,也只能如此了。”徐达长叹一声道:“能活着看到你们年轻一代北伐,老夫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父皇决定谁代岳父出征?”朱桢问道。

“他让我自己定。”徐达道:“我推荐的是颍国公。” “哦?老傅。”朱桢有些意外道:“我有点没想到。论资排辈应该是宋国公,按里外亲疏应该让我四哥上。”

“我也想推荐燕王,可是皇上让我推荐,摆明了就是不想让燕王当这个大将军。”徐达轻声道。

“也是。”朱桢想了想,点头叹气道:“这回的功劳太大了,确实不适合给藩王。”

这些年他已经看明白了,老贼虽然想让儿子们替勋贵掌兵,为大明镇守四方,但也不愿意让他们在军中威望太大。

比如打云南时,他就只是监军,征南将军是傅友德。而且朱桢还不是武将的路数,老贼都如此谨慎,换到以勇武著称的儿子身上,当然要更加小心了。

这不是说他防范其他的儿子,而是在避免儿子们将来可能出现的矛盾。

试想,一个消灭了北元,甚至抓住了北元皇帝的亲王,如何能让他的皇帝安心?就算皇帝能安心,他自己都不会安心的。

所以说还是离开本土,到海外发展才是藩王的正途……

~~

“至于宋国公。”徐达又道:“打仗没的说,但私心有些重,而且御下不严,我怕他担纲的话,会横生很多枝节。”

顿一下他又道:“所以我考虑来考虑去,还是推荐了颍国公,让蓝玉当他的副手。”

“老傅这个人没的说,虽然山头弱了点,但他也当过征南将军,有收复云南之功,资历也够了。”朱桢点头道:“再说这一战将星云集,不愁无人可用。”

“现在问题不是无人可用,而是僧多粥少。”徐达苦笑道:“都等这个机会太久了,谁也不想错过这一场。郑国公、申国公,甚至晋王、秦王殿下都纷纷请缨参战,皇上让我自己决定。”

“这是把难题抛给岳父了。”朱桢笑道:“这些年父皇这手越来越溜了。”

“能挡的我尽量都挡回去了,挡不住的也只能让他们加入了。”徐达有些郁闷道。

“看来行伍也不光是打打杀杀,也得讲人情世故啊。”朱桢笑道。

“说的好,一语中的。”徐达赞一声,又叹了口气道:“但这样一来,傅友德未必能镇得住他们。”

“是。”朱桢点点头。

在哪里都要看出身的,明军当然也不例外。

在明军中最尊贵的,自然就是濠州出身,又跟着朱老板一起离开濠州,经略定远的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吴家兄弟、郭家兄弟都是这个出身。

次一档的,是从朱老板离开濠州后,到在和州开门立户时期加入的,李善长、常遇春,冯国用、邓愈都是这个出身。

这两档都算是创业团队,传统的淮西勋贵就指的他们。

之后朱老板便做大做强,再入伙的就属于慕名而来的打工仔了,不能算是创业元老了。当然要是带资投靠,或者特别能打,还是可以得到很高的地位的。

可改变不了自己在生态位上的劣势。

傅友德就这种情况,他虽然也是淮西人,却不是濠州出身,而是数度改换门庭,他初随李二,再随李喜喜投刘福通,后来又转投陈友谅。

是在朱元璋亲伐陈友谅的时候,才跟丁普郎一起主动归顺的。虽然不能算是降将出身,但在明军权势金字塔中的地位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