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父可敌国 > 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

父可敌国 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5 22:30:46

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

大明的翰林院位于东长安街南侧的青龙街上,与宗人府、吏部门对门。这么好的位置,不是因为它有多重要,而是朱老板为了方便让翰林们给自己念书,所以才把他们的衙门设置的离宫门近一些,仅此而已。

事实上,洪武年间的翰林院,远没有后世那么显赫。因为朱老板把有学问的人,和能干事的人分的很清楚。在经过最初的迷信阶段后,他发现学问好的人往往只是擅长读书,并不代表同样擅长别的事。而且很多书呆子读书读坏了脑袋,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因此他很快就不再迷信那些所谓大儒,只把他们当做给自己讲书的人肉喇叭,帮圣旨润色的工具人而已。所以翰林出身的官员并不会得到特殊优待,反而会被朱老板视为书呆子,不愿意让他们担当重任。

但翰林们显然不这么想,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万事万物之理尽在圣贤书中,自己熟读四书五经,深谙圣人之道,就是最优秀的栋梁之材。朱老板不重用他们,只能说明他是个有眼无珠的大老粗,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所以翰林院自来就盛产跟朱老板对着干的‘直臣’,仅次于专门喷人的都察院。

在宋濂、戴良等一帮儒教大佬被朱老板冠以胡党之名做掉之后,他们更是主动承担起了领袖士林的责任,成了文官集团新的主心骨。

此时,翰林学士刘三吾,侍读学士董伦,以及文华殿大学士张溥,文渊阁大学士朱善,这四位翰林院的首脑,正在刘三吾的值房中商量着什么。

门外,还有刘三吾的家人望风,显然事情机密。不可为外人所知。

他们讨论的正是即将到来的礼部会试。

当时朱老板提出各退一步,由楚王出题,文官录取,他们虽然表面上勉强答应,但是背地里已经在弹冠相庆了。

因为文官们负责录取的话,就可以把老六科举改革中,极重要的分科取士废掉了。什么狗屁科学、户学、工学进士,只要不考经学的,统统别想被录取!

“考官的名单已经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问道。他年逾花甲,但须发乌黑,双目有神,声音中气十足,一看就是精力过人之辈。

“赵部堂已经报上去了,虽然皇上还没来得及看,但估计最后也就是这些人了。”文华殿大学士张溥便答道。

文渊阁大学士朱善也微微点头,表示是这么回事。然后两人凭着记忆将名单透露给刘三吾。

五年前朱老板废宰相撤中书后,终于享受到了大权独揽的快乐,但工作量也陡然激增……当然累的主要是太子,朱标这些年实际上干的就是宰相和中书省的活。

这一年年的熬下来,眼看着的疲惫不堪,朱老板心疼儿子,一直在寻求创建一种新的辅政体制。在四辅官制度尝试失败后,朱元璋又在洪武十五年仿宋制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翰林院官,其主要任务为侍于皇帝左右,以备顾问。

虽然这时殿阁大学士的地位与作用尚不及翰林院学士,还要受后者管理,但毕竟常伴君上,消息要远比后者灵通。

~~

听两位大学士说完之后,刘三吾缓缓点头,问一旁的侍讲学士董伦道:“你都记住了吗?”

“嗯。”董伦微微颔首,学问好的人记忆力一定是极好的。 “私底下跟他们通个气,告诉他们,科工户三学,一个进士都不要录取。”刘三吾沉声道:“理由嘛,就是‘文理不佳、见识浅薄’,不足以为进士。”

“一个都不录取?”董伦微微皱眉道:“是不是太明显了?”

“斗争到这时候,一切都再明显不过了,再遮遮掩掩还有什么意义?”刘三吾哂笑一声道:“欲盖弥彰,止增笑耳。”

“不错,就是要让老六那帮人知道,不读圣贤书,就别想中进士,一个都不行!”张溥坚决同意道:“矫枉必须过正,这样才能杀住这股歪风邪气,看谁还敢不读圣贤书!”

“我也同意,必须要取消分科取士。”朱善接茬道:“当年老六一拍脑袋,又把唐朝就废掉的玩意儿翻出来。当成个宝似的效仿,根本就是不切实际、荒谬至极。完全没有可行性的!”

“好吧。”董伦点头同意:“我给张信他们传话。”

“注意保密,一定要单线联系,不可聚集。”刘三吾又叮嘱道。

“放心吧,这些年都学会怎么对付锦衣卫的密探了。”董伦点点头:“不会引起他们注意的。”

“好。”两位大学士点点头,刘三吾却依然皱眉道:

“老夫觉得光这样还不够。”

“怎么讲?”三人问道。

“我让人偷偷摸过底,七成以上的大学生都是学经义的,我们只靠这一手没法把他们排除在外。”刘三吾忧心忡忡道:

“而且出题的是老六,他肯定会出一些国子大学之外学不到的题目,来帮他的大学生考中进士。”

“那简直是一定的。”三人深以为然,张溥捻须寻思道:“其实经学、律学、甚至广文都还好,最麻烦的就是算学。别的科目孰优孰虑,总还能见仁见智,唯有算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就是不会。”

“是啊,所有人还都得考……”朱善和董伦苦恼的点头道:“老六肯定会在这上头捣鬼的!”

其实按朱桢最初的设计,只有算学进士才需要考算学,但朱老板认为,算数实在太重要了,当官的不会数学,就等着被下面人糊弄吧。所以将算学定为了必考科目。地位比经学还高,你说气人不气人。

虽然地方的州府县学也都开设了相应的科目,那些诗书传家的缙绅大户,还延请了数学名家,对应试的子弟进行辅导。但应试的举子们毕竟接触数学的时间太短,很多人甚至还不入门。就算那些有天赋的子弟,谁敢说所有的难题怪题都会解?

要是这一门考个不合格,另外两门考的再好也白搭,直接落第完蛋。

所以老六还真能靠这一科,把国子大学以外的人都挡在进士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