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 第91章 暴乱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第91章 暴乱

作者:弓箭在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5 22:06:09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樊陵做事就是快啊,没几天,洛阳城外就出现了,一大片难民聚集。

其实如今大汉,要想找些难民实在是太容易了。可以这么说,大汉十三州,处处有难民。

这些难民又有樊陵等人的煽动,如今彻底引发的暴乱。愤怒的火焰在百姓心中燃烧,长期的压迫和不公,让百姓们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们不再愿意忍受官府的欺压,决定站起来反抗。

洛阳城外百姓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他们呼喊着对土地的渴望,对粮食的希望,由这些声音汇聚成的一股力量。刘辩可是不敢小瞧,毕竟他来自后世,红色力量刘辩能不知道吗。立即让巡防营,和北军五校,前去防备了。

董卓知道后,破口大骂:“这群刁民,他们想死吗,还敢造反。”

何颙对于这件事,他或多或少是有些了解的,不过他是一点也不关心。

何颙拿出准备好的竹简交给董卓,道:“太师,封分和拉拢的名单,在下已经写好了,还望太师过目。”

董卓随手接过竹简,打开一看。公孙瓒为辽东太守,孔伷为豫州刺史,王匡为河内太守,鲍信为骑都尉,刘岱为兖州刺史。董卓感觉这些都没有问题。他在意的是下面。

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董卓看到这两个袁氏家族的人,心中很是不满意。于是问道:“伯求啊,这其他人,咱家都没有意见,只是这个袁绍。咱家很是不放心。还有这个袁术,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啊 。”

何颙听完后,笑着说:“太师,这袁氏两兄弟,暂时只是拉拢。再说袁绍的勃海太守,上面还有一个冀州刺史韩馥。这不也写在竹简上吗。”

何颙连忙继续说,生怕董卓再多想:“至于袁术,他只要接了后将军,只要他敢回洛阳,那么什么时候拿下他,还不是太师一句话的事。”

“还有这黄琬为光禄大夫,贾琮为度辽将军这两人。咱家都没有意见。让尚书台下旨吧。”董卓看完后,就随口答应。

何颙看见董卓同意,立马向董卓告辞,前往尚书台了。

李儒看何颙走了,立即对董卓说:“主公,这次城外的难民暴乱,可是我们一个好机会。”

董卓有些诧异的看向李儒,一脸好奇的问道:“文优,那帮难民对我们有什么好机会。”

李儒笑着说:“一个可以扳倒袁隗的好机会。”

李儒走到董卓身边,轻声说:“主公,如今朝堂上前,有一个太师 还有一个太傅。难道主公不认为有些多了吗,再说太尉之位,现在已经不能支撑主公的实力了。”

董卓听到李儒的话后,立即高兴大喊:“文优快说说,你接下来的打算。”

“咱们可以利用这次,难民暴乱之事,向袁隗发难,把他赶出朝堂。到时主公在更进一步,总揽朝政。那么天下还有谁,是主公对手。”李儒接着给董卓画大饼。

董卓一拍李儒的肩膀,李儒一阵疼痛,脸都要变形了。

董卓大喜过望,对李儒说:“文优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董卓若有所思的说:“除掉袁隗后,咱家的官职就是“相国”。意思是丞相管理国家的意思。”

第二日,崇德殿。

刘辩坐在皇位上,冷眼看着下方站立的董卓:“太师,城外的难民,现在已经差不多发动暴乱了,太师你准备怎么办。”

李儒立马上前,对刘辩说:“陛下,臣以为,难民之事,不应该归太师管,而是太傅之事。”

董卓更是没有搭理刘辩,而是看向袁隗,笑着说:“不知,司徒以为这事该怎么办,这无缘无故的洛阳城外怎么就多了这么多难民。”

随即董卓,就对刘辩说:“陛下,司徒袁隗身为百官之首。如今城外出现难民这样的事,咱家以为袁隗有失职之责。”

李儒单手拿笏板,一同附和说:“请陛下,革去袁隗司徒之位,以安城外民愤。”

王允明白,这是自己的机会到了,从容不迫的站出,对刘参拜:“陛下,臣愿意前往城外和难民交涉。”

刘辩算是看明白了,这是准备将袁隗赶下台啊。再看王允怎么喜欢表现自己,看来,他是对这个司徒的位置感兴趣啊。

刘辩在心中想着“朕也可以帮你一下,毕竟袁隗下去了,对朕也是有好处的。”

“光靠太仆一个人去交涉,应该没用吧。这样吧让马日磾也一同前往吧。”刘辩看着下方的王允道。

大司农杨彪,出列对刘辩说:“陛下如果没有些,实质性的东西恐怕城外的难民也不答应啊。”

荀爽接着杨彪的话说:“如今看来,应该开仓放粮。然后先让百姓活下去,在把难民按照原地方返回。”

刘辩顺势接过话:“不愿意回去的,那么就把他们,交给西凉军。”

“太师手上不是有不少土地吗,那些土地,我想也没人耕种。不如就让这些百姓替太师耕种。太师意下如何。”刘辩不怀好意的看着董卓。

刘辩看向董卓,在心中骂道“你董卓要是能在洛阳待到明年秋收,朕算你厉害。”

董卓听到,刘辩这样安排,心中很是纳闷:“这皇帝平白无故,给自己这么多难民干什么。”

李儒走到董卓身旁,轻声说:“主公,答应下来。”

董卓听见,李儒都叫自己答应,随即说:“臣领命。”

袁隗看到这群人,已经把事都说明白了。也明白,今天自己这个司徒时当到头了。再说这些难民是怎么来到,他多少还是有些知道的。

袁隗生气归生气,但还是主动站出来,道:“陛下,老臣确实失职,老臣无能。特请辞司徒之位。”

袁隗对于一个司徒之位,并不是特别在意。他在意的是太傅,是要他还是太傅,那么是不是司徒,对于他来说无关紧要。

刘辩还没有答应,董卓就行答应下来:“既然太傅都这样说了,那么接下来,太傅就在家中养老吧。”

董卓心中很是高兴,于是转头对刘辩说:“陛下臣以为,太仆王允,为官中正。现在最适合当司徒。”

刘辩也顺势接过话:“既然太傅请辞,那么就让王允接任吧。”

“臣多谢陛下。”王允立即对刘辩拜服。

“那太仆的位置,谁来接任。”刘辩看向众人问。

董卓当然要让自己的人上去,于是说:“侍郎李儒,非常合适。咱家看,就他吧。”

“退朝吧”

刘辩说完这话,就径直离开了。所有人都在慢悠悠的离开皇宫,只有袁隗一人,独自走在后面。

袁隗一回到家,就来到自己的书房。他想写字,可是越想越气,于是心中想出一个计策。袁隗阴狠的说:“陛下你想借董卓之手打压我,我看这件事发生,你还怎么用董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