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 第124章 政务

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 第124章 政务

作者:弓箭在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5 22:06:09

去年夏日促来临,今岁桂香送众行。

刘辩的关于“屯田”召令并没有触及到世家的利益,所以他们的态度还是很配合的。

刘辩明白这只是他改革的开始,温水煮青蛙,要掌握火候,慢慢开始。

宣室殿中,刘辩正看着郑等人所编写的《汉语字典》的初稿。刘辩发现他们还是借鉴的《说文解字》,想想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勇者。后来的人只需照着他的路走就行了。

刘辩面带微笑的对郑玄说:“郑公,所带领大家编写这本《汉语字典》,朕想一定可以成为影响后世的一本旷世之作。”

“哈哈…哈哈。陛下这本《汉语字典》,倾注了臣等的心血。要是能像陛下所说的这样,那么臣等也是死而无憾了。”郑玄摸着胡子,对刘辩笑着说道。

“郑公啊,这个《汉语字典》还是要尽快完成。朕接下来打算,要全力普及读书,朕打算让大汉年轻人都可以读书识字。”刘辩一脸镇定的对郑玄说着。

郑玄原本就是贫苦人出身,年轻时候求学百家,好不容易才拜师马融才成为一代大儒。听见刘辩希望大汉所有人都可以读书。他内心激动万分,实在是高兴啊。

郑玄激动的说:“陛下,如若能够做成这件事,那我大汉寒门将要出现多少读书人啊。”

刘辩赶紧说道:“所以为了大汉寒门,朕打算在设立一个教育司,专门负责天下读书人的教育。”

随即刘辩兴致勃勃的看向郑玄,道:“朕打算让郑公来担任,教育司的第一侍中,您看如何。”

郑玄听见刘辩这话,原本激动的心,瞬间冷静下来。他就是说嘛,刘辩怎么就莫名其妙,今天主动关心《汉语字典》的事,原来,是为了这个。

郑玄摆手赶紧拒绝,并对刘辩说:“陛下,臣老了。臣还打算写完这本《汉语字典》就告老还乡了,这关于教育之事,臣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郑公,你放心,只是让你挂名而已,朕打算让北海的孔融来做的,只是现在需要郑公的帮助罢了。为了天下寒门,能够有书读,郑公你看如何。”刘辩循序渐进的诱惑郑玄。

郑玄无奈,也只能答应,毕竟是为了天下寒门,他不得不答应,于是说道:“那臣就暂时做这个教育侍中。不过等陛下找到合适人选之后,那臣就一定告老还乡。”

“好,好郑公放心。”刘辩满口答应郑玄的话。

郑玄看刘辩答应之后,立即就对刘辩告退。刘辩这里,他是一点也不想再待下去了。

刘辩看着郑玄快速,退出宣室殿,也是一阵摇头。在心中想着:“这个郑玄不愿意做官,也不知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怎么想的。后世,哪些读书人,那个不想考公啊。”

书一向来就是世家大族,传承家族的重要工具,土地,书籍。这两样东西才是传承的本质。

马日磾和王允看见郑玄火急火燎的走出宣室殿,有些好奇。王允连忙叫住郑玄道:“郑公,为何如此匆忙,发生何事。”

郑玄一看原来是马日磾和王允,于是无奈说道:“原来是子师和翁叔啊。唉,算了不说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马日磾和王允两人,实在不明白,为何郑玄如此烦恼。

“陛下,这是关于,朝中一些官员的任免,臣已经写好了。”马日磾对着刘辩说完,就把一份竹简递给刘辩。

王允也是拿出一份竹简,交给刘辩说:“这是关于,民屯的人选,还请陛下过目。”

“嗯,两位爱卿辛苦了。快请坐。”刘辩打开竹简后,对着两人说道。

刘辩看到马日磾推荐了不少人才啊,士孙瑞,刘艾,射坚,潘勖,第五巡,金尚、韦端。

韦端,第五巡,金尚都是司隶京兆人,更是闻名京兆。这连刘辩都知道。

刘辩随后看了王允的这份,发现他竟然推荐了,不少弘农杨氏之人。杨众,杨琦 ,杨瓒,杨儒,还有一个人刘辩最为关心名士法真之孙法正,看见法正这个名字刘辩有些好奇。

刘辩看向王允问道:“司徒,这个法正也才弱冠之年吧,如何能够做好这民屯之事。”

王允笑着说:“陛下这民屯之人,臣举荐一人此人乃是东郡东武阳人,名陈宫,字公台。此人学识…”

刘辩笑着打断王允的话说:“好了,既然是司徒举荐之人。那朕相信司徒。”

刘辩在心中想着:“陈宫,朕还能不知道,他的名字吗。”

王允听见刘辩说的话,脸上满是得意,于是说:“臣以为陛下也应该有个帝师了,所以这个法正就是臣找来给陛下伴读的。”

刘辩听见王允这话,瞬间眼前一亮,在心中想着:“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伴读的方法,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建安后期,那些大才全部收入囊下。”

于是刘辩笑着说:“司徒真是老成谋国啊,有司徒在真乃是我大汉之幸啊。”

“那好,既然司徒所说,其实有理。那么朕就在兴汉殿进行一场选拔考试,我大汉境内所有世家子弟中的青年才俊都可以前来考试。通过者,就成为朕的伴读,秘书郎。两位以下如何。”刘辩想起这些就有些兴奋的对着两人说道。

“臣等没有异议。”马日磾和王允共同同意刘辩的决定。

“那好,这件事,就交给,司徒去办吧。”刘辩笑着说完。

“臣等告退。”

在马日磾和王允离开宣室殿之后,刘辩也起身前往,兵部尚书皇甫嵩那里,要去看看,他对于军队的改革做的怎么样了。

未央宫承明殿中,因为尚书台是三公办公的地方,而这承明殿就是九卿办公的地方了。由于以前不管是汉灵帝,还是董卓对于尚书台,都不怎么重视,所以导致尚书台有很多人在办公。如今刘辩亲政以后,立马就改变了这个现状,把三公和九卿办公地方分开。

承明殿中皇甫嵩和卢植,还在一起商量着关于西凉军的裁员和安抚问题。

“陛下到。”

皇甫嵩和卢植,以及其他九卿官员纷纷起身迎接刘辩。

刘辩笑着对众人说:“大家都坐吧,该干什么就是干什么吧 。”

刘辩来到皇甫嵩面前,问道:“兵部这边对于军队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皇甫嵩沉声道:“我们认为,对于西凉军,应该全部打散。在由兵部依考每个地方的重要性,派谁去驻守,该派多少兵,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刘辩满意的点头,然后对皇甫嵩说:“董卓的飞熊军,暂时不要动,至于西凉军,有什么难处就找李儒,让他去解决。”

“还有关于李傕和郭汜这两个逆贼,不接受投降,让张辽他们快点杀了他们。”刘辩语气冰冷,态度坚决的说着。

“微臣明白。”皇甫嵩赶紧对刘辩拱手答应。

“朕还打算,在平陵练兵。打算练一批新兵。两位爱卿认为如何。”刘辩说出心中的想法,对着两人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