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 第667章 案子查清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第667章 案子查清

作者:南北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4 22:11:02

周朗是在叶舟把孩子哄睡着,又去书房写完五千字的稿子之后才回来的。

翠姨也没睡着,她躺下后就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听到狗叫声,她立刻起床。

周朗跨入花园的时候,翠姨就从房间里出来了。

“小朗,怎么样?公安这边查出来了吗?那个老太太一家子真的是人贩子?”

周朗说:“公安连夜去查了,具体消息还要再等等。翠姨,你早点睡吧。”

翠姨情绪又上来了,她愤愤地说:“人贩子就应该拉去枪毙!害得别人骨肉分离的,都是魔鬼。”

周朗知道翠姨之所以那么冲动,是因为有心结。

说起来,翠姨其实是有个娃娃亲的。

那家人和翠姨的父母一样,都是替宋家做事的。

两家人的关系也很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同事,而且又是邻居。

那个年代,娃娃亲是很正常的。

两家人甚至还找到了宋老先生,希望宋老先生帮忙写一份婚书。

宋老先生当时还笑,说:“孩子这么小,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至于这么着急吧。”

双方父母都说,虽然是娃娃亲,但是长大后孩子如果不愿意的话,也可以不继续履行。

不管是哪一方有更好的选择,都会祝福对方。

宋老先生就说:“既然是这样,那就不要写什么婚书了。我给他们每个人都提一副字,如果他们以后想在一起,这两幅字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份婚书。”

世事难料,在这个娃娃亲五岁的时候,他母亲带他上街,遇到了拐子。

孩子丢了,找不回来。

母亲陷入了自责,父亲想安慰妻子,但是母亲却觉得父亲在阴阳怪气自己。

夫妻双方,无论说什么话,对方都会曲解成另外一种意思。

大概是因为中间有了一根刺,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那时候,翠姨已经有些懂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邻居伯伯婶婶从恩爱的夫妻变成了吵吵闹闹的怨偶。

一切的根源都是拐子。

对于有些家庭来说,孩子丢了,一家人的生活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周朗搂着翠姨的肩膀往里走,说:“翠姨,外面露水重,您别站着了。放心吧,公安内部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已经成立了专案组。”

翠姨说:“以后出门,我这眼睛都不能离开孩子了。”

周朗说:“看着孩子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让违法犯罪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

“你早点去休息吧,我估摸着小舟肯定也没睡,也在等你回来。”

周朗推开房间门的时候,果然看到自己的媳妇站在卧室里,她手里拿着睡衣,看向周朗:“一起洗吗?”

周朗单手去解扣子,“一起。”

叶舟对天发誓,她真的只是单纯地邀请他一起洗,没想干别的,毕竟时间已经不早。

可是有些事情,真不是她能掌控的。

幸亏第二天是周末……

又过了一个星期,叶舟来到学校,准备去江教授的办公室讨论论文的事情。

刚拐到楼梯口,就有个人影慌慌忙忙地跑过来,如果不是叶舟躲闪及时,就要被撞到了。

“不好意思,叶老师,我有急事儿。”

叶舟还没来得及回应,那个人就跑远了。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说:“叶老师你别见怪,他就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想着赶紧去核实一下。”

又有人问:“什么好消息啊?难道是他那个老乡的孩子找回来了?”

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叶舟才知道刚才匆忙跑出去的人是隔壁航天大学丢失孩子的家长的老乡。

有消息比较灵通的人说,孩子暂时还没有找回来,但是已经抓到了人贩子。

现在,公安要顺着人贩子交代的情况去找孩子。

隔壁航天大学的老师的孩子,据说是被暂时送到了乡下的一个地方,还没有来得及送离京城。

为什么没有来得及呢?

是因为航天大学的领导特别给力,他们给有关部门施压,铁路和客运各种出京渠道都严加防范,犯罪分子担心会暴露,所以才把孩子藏在了乡下的.据点。

到了下午的时候,八卦已经越来越精确了。

有人说,人贩子的重要成员居然是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儿媳妇也知道她在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甚至还帮忙掩护。

旁边的人听了之后愤怒不已,“他们难道没有孩子吗?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

“他们不仅有孩子,而且这个老太太还专门带着自己的孙子,让孙子去引诱拐卖的对象。”

“真是匪夷所思!”

这个案子也引起了段从安的兴趣,她想去公安部门采访,但是被拒绝了,因为案子还在侦查阶段。

被吃了闭门羹的段从安,找自己男人问,“到底什么情况呀?”

陶国庆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们这些良好市民只是提供线索,调查又不是我们调查的。”

周朗了解的情况却比陶国庆他们多得多,毕竟他转业的战友就是这个案子的主要负责人。

一个月后,案子就已经调查清楚。

然而截止到目前,这个团伙已经拐卖了二十几个儿童。

被公安找回来的也就十几个。

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被卖到了外地,而且到了当地之后,他们转手卖掉,买家又转手……

事实证明,有些真相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比如这个案子里,那个主谋之一的老太太之所以走上拐卖儿童这条路,居然是跟她的亲孙女有关系。

工农兵大学生的儿子留在了京城,老太太一家子都觉得光宗耀祖。

刚刚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她儿子这个群体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要不然连工作都没了。

儿媳妇怀孕之后,老太太从乡下来,看到儿媳妇的肚子就叹气:“看着肚子的形状,多半是个闺女。”

儿子和儿媳妇都不想要女儿。

在这一点上全家是一致的。

怎么办呢?

老太太说:“那我们就回乡下,把这孩子弄掉。”

月份大的孕妇,可不是想堕胎就能堕胎的,稍有不慎,母亲也保不住。

老太太对儿媳妇自然没什么珍惜的,但是,她也担心儿媳妇死了之后,那份工资也没了。

儿子如果再娶的话,又未必能够娶到有工作的媳妇。

儿媳妇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她想要儿子,但是也不想丢了小命。

她主动跟婆婆说,月份大了,索性就把孩子生下来,生下来之后再处理。

老太太也觉得有道理,这年头虽然大家都稀罕儿子,但是有些生了好几个小子的家庭,还是想要个闺女。

没有闺女的话,家里的衣服谁洗?家务谁来干?

总不能让儿子干吧?

因此,也有不少生不出闺女的家庭,跟人要被扔掉的姑娘。

养几年,就能帮着家里喂鸡喂鸭。

再过几年,洗衣服做饭干家务。

儿媳妇没有生,这个老太太就开始物色人选。

可不能白白送给别人,还得换个好价钱。

这么一找,还真让她给找到了。

买家有三个儿子,其中老二还是个残疾,小儿麻痹。

老太太找过去,直接说明来意,并且说,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大学生,而且两人长得都不错,以后孩子生下来肯定是聪明漂亮的。

给他们家当闺女,以后不仅可以帮着家里干家务,长大了之后,聪明漂亮可以嫁个好人家,反过来帮衬娘家。

如果不舍得把她嫁出去,也可以给残疾的儿子当童养媳。

乡下人并不太清楚工农兵大学和正儿八经考大学的大学生有什么区别,但是大学生这个名头真的很能唬人。

对方真的同意了,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孩子。

老太太的儿媳妇,春节期间生下的孩子,生下来之后一看,果然是个闺女。

一家人看都没看一眼,拿块破布裹起来,就送到买家那里。

卖孩子可真赚钱呀!

老太太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再到后来,她儿媳妇总算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儿子,她来京城帮忙照顾孙子的时候,在火车上遇到了两个带着孩子的男女。

可能是嗅到了对方同类的气息,老太太一眼就感觉他们俩是卖孩子的。

因为他们带的那个孩子一路上都在昏睡,一看就是给吃了只会睡觉的药。

来到京城之后的某一天,老太太居然在大街上又看到了这对夫妻。

而当时他们正准备诱拐一个孩子。

老太太发现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换了,看起来都像是有钱人的样子。

看来他们之前卖的那个孩子赚到了不少钱。

一想到自己儿子的工资才那么点儿,吃肉都得半个月吃一次,老太太就决定跟他们一起干。

那对夫妻差点被人发现的时候,老太太带着孙子自觉上去帮忙打掩护。

至此,他们开始臭味相投。

卖掉一个孩子,老太太可以得到200到300块钱不等的报酬。

这一年下来,这家人的生活水平都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同时,也有几十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