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 第642章 转眼又一年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第642章 转眼又一年

作者:南北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5 22:05:34

老刘总也觉得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在西北呆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他跟着当地的基层干部,一起爬山,去动员不肯搬迁的农民,让他们从山上下来,去更适合的地方定居。

老刘总的普通话没说好,倒是学了不少当地的方言。

管家和保镖的职能也全都变了,遇到老乡搬家,帮着搬。

遇到老乡在新的定居点盖房子,他们帮着搬砖。

老刘总拥有一副好口才,再加上年龄摆在那里,他动员起那些不肯下山的老人,竟然非常有一套,让当地的工作人员都叹为观止。

“我知道你们想守在这里,毕竟从小在这里出生长大,但是你们在这里就没过上过好日子。为什么不拼一次呢?再差还能差得到哪去?”

“你们难道想让孩子跟你们一样,活到这个岁数还不知道不用为了水发愁是什么滋味吗?”

“孙子们到了新的地方,还可以有更好的环境读书。难道不好吗?”

“我为什么好心?因为我有钱呀,有钱不干好事儿,我怕我的钱守不住。”

“……”

有些镜头被电视台的录像机给记录了下来。

最开始,老刘总知道摄像机的存在,还有些端着,希望摄像机能把自己英俊的、正气的一面拍下来。

没过多久,老刘总就忽略了摄像机的存在,他遇到那些脑子一根筋,压根劝不动的老人,也会又气又急,跟对方吵起来。

如此生动的老刘总,被全方位的记录。

记录的录像,很快就出现在段从安的采编室。

剪辑完当天的内容,段从安就来到胡同这边。

今天他们夫妻俩一起来蹭饭,饭桌上果然看到了小刘总。

小刘总和周朗一人端着一个小碗,给两个孩子喂辅食。

段从安说:“小刘总,您的父亲变化真的很大,最开始认识他的时候,我确实没有想过,他真的能放下架子,跟当地人同吃同住,还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小刘总没有太多的情绪,他说:“可能他发现了人生价值吧。”

春节之前,一部分村民搬迁完毕,住进了新的定居点。

老刘总要离开的时候,被村民围住。

“老刘,你还会回来的吧?”

“你可别是把我们骗下山,然后你就跑了。”

“你可不要忘记了,你说我们下山之后,就能带我们大家发家致富。”

“……”

老刘总说:“我骗谁也不能骗你们呀!这不是要过年了吗?我也很久没有见到我的儿子了,得回去看看。

还有就是,你们养的那些羊,也都可以宰杀了,我得收购,回京城卖。

你们这几天,赶紧把家里的羊盘点一下,看看要卖多少。

有多少我收多少。”

老刘总给的收购价格也不算低,至少比他们平时卖得要贵一点。

但是,老刘总给他们画的大饼实在是太诱人,说得好像他们很快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人万一跑了,或者去其他地方了,他们找谁去啊?

老刘总一边统计收购羊的数量,一边跟他们说:“那个农业专家,之前来过的,春节之后也会带着团队来,给大家安排春种,到时候我肯定会来的。我可跟你们讲好了,开春后开学,你们得把家里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给我送去学校。谁要是不送孩子去上学,就是不把我当朋友。”

“女娃娃也要上学吗?”

老刘总瞪说话的人,“女娃娃怎么就不能上学?”

“上了学也没用啊,迟早要嫁到别人家里去。这不是相当于花钱给别人养儿媳妇吗?”

老刘总说:“那你儿子不娶儿媳妇吗?你儿媳妇的父母也是你这种想法的话,那你以后娶回来的儿媳妇,不就是大字不识一个?这样的儿媳妇怎么能带好孩子?”

“那相亲的时候可以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嘛……”

“呵,你这种连自己女儿都不好好对待的人,人家能指望你对别人的女儿好?凭什么要把有文化的姑娘送到你家里来?”

那人撇嘴,心里不服,嘴上却也找不到反驳的话。

老刘总又继续跟大家伙说:“记住我的话,是所有到了年龄的孩子都得去上学,如果不按照我说的做,后面有些政策下来,会对你们造成影响,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讲人情。”

老刘总走后,村民们交头接耳。

“真的要让女娃娃去读书啊?”

“老刘不是说了吗?不让去读书的话,就不是他的朋友。”

“女娃娃去读书,家里的家务谁干呀?”

有个妇女站出来说:“说得好像家里的家务必须是女娃娃干一样!老刘都说了,必须让女娃娃去读书,我就听他的!学校盖得那么好,又是免费的,这个便宜不占,就是个傻子。”

“可不是嘛!新学校我去看过了,还有火墙,冬天烧起来,娃娃们也不会觉得冷。可能比在家里还舒服,干嘛不让娃娃去读书?”

“……”

这些也被镜头记录了下来,节目在春节前播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而这时,老刘总已经回到京城。

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几百头羊。

在此之前,老刘总已经让人联系好了屠宰场。

货车直接把羊从火车站拉到屠宰场,一部分送入市场售卖,一部分被相关的机关单位买走,当作年底的福利。

小刘总的公司和陶国庆这边,分别要了几十头。

就连秦主编这里也要了一些。

这也算是扶贫的一种方式。

还有杨老爹的饭店,推出了羊肉煲。

来的客人吃到了这个新菜,都有些惊叹,“这羊肉真不错,没有一点膻味。”

饭店也积极地推销说:“这是西北那边来的羊肉,品质很好,很难得,数量有限。想要吃的话,可能得再等几个月了。”

叶舟让段从安在她的扶贫节目里,给那些羊多几个镜头,这就是最好的广告。

果然这些食客吃完之后,都问:“这就是电视里说的那些羊肉吗?”

“对!”

“还真是好东西。”

春节之前,西北那边的基层工作人员都得到了消息——京城人都很喜欢吃他们这边的羊肉,赶紧组织村民多养羊。

不管怎么说,只要羊养起来,农民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老刘总还不忘记跟当地领导说:“回头收购的时候,得先紧着我。”

“那当然!那当然!”

时隔小半年,再一次在家门口遇到老刘总,翠姨真是一点也没认出来。

那个恨不得把西装焊在身上的老刘总,这会儿变得跟农民没什么两样,皮肤黝黑,身上穿的是军大衣,头发好像也有一段时间没洗也没有修剪。

老刘总也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收拾好就被黎女士撞个正着,有些懊恼。

结果却听到黎女士主动跟他打招呼,“刘先生,你回来啦?”

老刘总受宠若惊,“我回来了……黎女士,好久不见。”

翠姨对他微微点头,然后从他跟前走过。

“董事长,我们先进去吧?”旁边的管家提醒了一声。

“对对对,先回去收拾一下。”

把这房子租下来,满打满算,也就住了一个月,然后他们就去了西北。

本来以为就是去那里监督一下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的进度。

但是到了那里之后,才发现当地的贫困情况有点超乎想象。

小学和中学盖好,山上的村民没有搬到新的定居点的话,孩子们根本没办法去上学。

老刘总就跟着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动员村民搬家,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进去,就很难再抽身离开。

一开始,上厕所都有心理障碍,饮食还有气候方面都很不习惯,却不知不觉地呆了小半年。

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每次想要放弃回来的时候,老刘总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公司在港城的股价又涨了,因为你在做扶贫工作,公司的形象很正面。内地给予了你很大的肯定,京城这边的投资也很顺利,带动了公司的股价上涨。”

好吧……他做好事,公司的股价上涨。这好像比较风水大师管用。

反正这半年下来,除了扶贫投入之外,公司的股价的市值涨了几千万。

不用勾心斗角,不用琢磨竞争对手的手段,也不用天天盯着那些文件,只需要去做好事,就能达成这样的效果,老刘总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干下去。

特别是刚才在门口,黎女士居然主动跟他打招呼,而且没有阴阳怪气,就是纯粹的问候。

做一个好人,其实也不错。

转眼就要到春节,翠姨开始忙活今年过年的事情。

九月份开始博士课程的学习之后,叶舟的日子也过得很充实,她除了自己的学习之外,也给本科生上课。

周朗每个星期也至少有一天会来学校,去数学系学习。

周朗和小刘总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的次数也很多,回到家里,一人带一个娃,然后开始讨论数学题。

两个孩子马上就要满一周岁,已经可以扶着椅子走路。

听到舅舅和爸爸讨论数学题,两个小家伙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有趣,后来听不懂,就不高兴听了。

两个孩子会趁着舅舅和爸爸不注意,飞快地从他们的视线范围内爬走,然后扶着墙,试图跑出去找妈妈。

两只狗用慈爱的目光看着这俩人类幼崽,还会帮他们打掩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