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 第216章 不配为人师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第216章 不配为人师

作者:南北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5 22:05:34

这篇新闻确实是报道了研究生招考工作中的不公平行为。

只不过,报道的对象从薛文婷以为的叶舟,变成了她自己。

记者不仅采访了那个放弃读研的女生,也采访了被举报作风有问题的男生。

男生还把已经成为他前任对象的女孩找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那女孩说,有人找到她,说如果她对象去读研究生的话,跟她这个中专生的差距更大。

而且京大毕业的对象,已经能分到很好的工作,只要她配合举报的内容,让对象没法读研究生,他们俩才能最终走到一起。

事后,女孩因为过于惶恐,在对象面前露出端倪,两人的关系也彻底破裂。

男生让她接受记者采访,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就当欠他的,还了吧。

还有那个家庭出变故的女生,虽然她的父母事情确实是意外,但是其实她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的话,其实也是能养活弟妹的。

女生为什么会放弃读研呢?

因为她的爷爷奶奶给了她很大的压力,说她在家里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后,还要去读书,不管弟弟妹妹,非常可耻。

两个老人出面指责,其他亲戚也纷纷站出来。

她再三解释,自己读研,学校有补贴,也能争取到国家奖学金,这些都能支撑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她也能给人补课挣钱。

但是,爷爷奶奶和亲戚都不听。

女生就是京城郊县人,柴记者很容易就采访到了女生的爷爷奶奶,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孙女读研,读研有补贴,比大学生高得多的补贴,其实也够两个弟弟妹妹的生活费。

两个老人实诚地说:“因为有人跟我们说,如果孙女继续读研究生,在学校里,更容易认识更优秀的人,她可能会很快就把自己给嫁出去,不再管弟弟妹妹。

我们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可能再管得动孙辈。

孩子的叔叔伯伯,也都有自己的家庭。

她早点出来工作,工作一般很少变动,她要是不管弟弟妹妹,家里人还能去她单位闹一闹。

可她要是读研究生,毕业后,不想管弟妹,申请分到很远的地方,比如沪市啥的,我们去一趟,都得花不少钱,哪里还能给两个孩子主持公道。”

一个前途光明的准京大研究生,命运就这么被改变了。

当然,她现在的工作也不错,但是她本人也不甘心,她也觉得自己研究生毕业的起点,和现在肯定不一样。

那么,到底是谁在女生的爷爷奶奶和亲戚跟前嚼舌根呢?

柴记者把之前准备的照片拿出来给老人辨认。

老人从四张照片中,准确地辨认出薛文婷父亲的照片。

至于男生的前对象那里,指认的是薛文婷。

这一家人,确实分工合作明确。

新闻报道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举报的问题。

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真的只能听信一方的一面之词吗?

以后在研究生招考的工作中,如果排名在后面的人,想把前面的人挤下去,使用花样百出的手段,校方应该怎么避免呢?

京大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校,是不是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杜绝此类事情?

真相被公布后,得逞的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这种行为,并不比那些冒名顶替读大学的人光明磊落,性质一样恶劣,当事人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除了得利者之外,参与的人员,比如薛父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呢?

据说,今天早上,报社又接到了很多电话,都是反映情况的。

有人说,自己考研究生之所以落榜,也是因为被不合理的举报,希望记者帮忙调查。

有人说,薛文婷的父亲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是师范大学的老师。

身为教育工作者,却践踏教育的公平,这样的人,不配为人师。

……

当然,京大和薛父的学校办公室,也接到了不少电话,都是要求处理这起不公平的研究生招生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还被爆出,有些高门子弟,或者有门路的家庭,通过一通操作,获得加分,也挤占了别人受教育的机会。

事情发酵得都出乎柴记者的想象,他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连轴转地整理素材。

报社这边也给他机会,写连续性的报道。

参加完经济会议的叶舟,本来以为自己这次京城之行的任务结束了,准备收拾收拾,给柳城的亲朋好友好长辈们买礼物的时候,又被江教授给叫到学校。

“你脑子活,你帮忙想象,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应对。”

现在,外界争论的话题,已经变成了:一些特殊的人群,是否可以挤占教育公平?

叶舟抿抿嘴,她能说什么?

得利者,肯定觉得理所当然。

哪怕几十年后,这样的不公平,依然存在啊。

世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叶舟说:“针对烈士子女的照顾,这一点不应该被质疑,质疑烈士子女待遇问题的,都是人渣,人渣的言论,不值得反驳。

有些人,是祖辈流血流汗,获得了比普通人相对好的资源。

这一点,相信学校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但是,那部分人挤占普通老百姓的资源,老百姓愤怒,很正常啊。

立场不同,想法不同。

我的建议是,每年学校提前列出能特殊照顾的人数,把这些和统招的人数区别开。

比如,今年给特招的名额是十个人,请托的人应该会超过十个,让他们内部竞争这十个名额就行。

这样,就不会挤占普通人的资源,他们内部也有竞争,学校也能从这些人里面筛选出相对优秀的人。”

校领导一听,眼睛都亮了。

这主意,真不错。

叶舟终于得以脱身,下楼就看到扶着自行车在楼下等她的周朗。

两人一起往友谊商店的方向去。

路上,叶舟忍不住感慨地跟周朗说:“周朗,以后我们有孩子的话,你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别整出一个学渣来,还死皮赖脸地往大学里塞人。我丢不起这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