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 第213章 搞臭她

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第213章 搞臭她

作者:南北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5 22:05:34

薛文婷和刘晓迪一见如故。

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薛文婷对叶舟的“了解”就增添了不少。

——抢了已经跟姐姐订婚的老公。

——不孝女。为了达到抢姐姐老公的目的,往亲爹身上泼脏水,亲爹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挑拨丈夫和亲人的感情,霸占丈夫的外祖父家的资源。

——读研究生没有参加考试,也是丈夫给她运作。

刘晓迪还跟薛文婷说,她会成为她守护公平正义的帮手,无论是金钱方面,还是人脉方面。

薛文婷说:“刘同志,回头我会写一份新闻稿,把叶舟的真面目揭露出来,顺便要抨击一下现在高校的不公平招生。

你看能不能帮我找到一个愿意署名字的记者,在他们报社发稿。

并且,还得是有影响力的报纸。

那些地方的小报,不行的。”

最近两年,社会风气发生很大的转变,报社或者电视台的记者,都有成为无冕之王的趋势。

记者们揭露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尖锐。

刘晓迪立刻说:“我在出版社工作,跟报社记者当然熟。不过,你写的报道,真的够吸引眼球吗?”

薛文婷非常笃定地说:“那当然!半年前,不是有记者报道了冒名顶替读大学的事情吗?

很多学校看到新闻后,严格调查学生的情况和档案,揪出不少冒名顶替的人。

这次的新闻,我要揭露的是研究生入学违法公平公正的原则,你难道不觉得这个跟那个冒名顶替的新闻,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刘晓迪突然就想到了冒名顶替这个案子,是柳城大学发现的,也是柳城电视台先报道的。

她为什么记得?就是因为周朗在柳城。

看到刘晓迪沉思的样子,薛文婷又说:“你也记得这个新闻吧?

被发现的冒名顶替者,就是柳城大学的学生。

据说,事发后,柳城大学还召开师生大会,说了不少口号,大概就是要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

那么现在,柳城大学的老师读研究生,靠的是歪门邪道,挤占别人受教育的机会。

你猜,这新闻得多轰动?”

刘晓迪看向薛文婷的眼神,已经完全变成看同类的眼神,她嘴角微勾:“交给我吧。”

薛文婷说:“那你要抓紧了。

后天,江教授他们会带着叶舟一起去大礼堂参加全国经济会议。

叶舟这种人,最擅长顺杆爬。

据我所知,参加这次会议的,不乏一些位高权重的领导。

万一叶舟又借这个机会,攀上各种关系。

到时候,上面的领导给报社压力,报道可能就发不出来了。”

刘晓迪对薛文婷有点说教的口吻有点不高兴,她的语气变得淡了些,说:“我心里有数,这一点不用你教。你赶紧回去把稿子写好了给我。”

两人约定明天早上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就散了。

随即,刘晓迪就去找赵小强。

关于这些,叶舟自然不知道。

会议结束后,学校领导就惦记上了她篮子里那些东西,倒不是贪小便宜,而是想用这些农产品来当话题。

比如,别人看到他拿着两根苦瓜,会不好奇地问:“某某教授,您买菜怎么就买两根苦瓜啊?”

他就可以说:“不是买的,是人家送的。”

——谁送的呀?

——一个研究生去郊区调研,农民非得送她的,她吃不完,转而送给我的。

——哪个研究生啊,那么有本事?

——哪个啊?过两天你看七点的新闻,就能看到啦。

虽然叶舟不是他们的学生,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一个学校的晚辈,四舍五入,也算他们的学生。

叶舟带着篮子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周朗回来了。

他那双向来清冷的眼神,此刻却有藏不住的喜色。

叶舟睁大眼睛,问:“是不是那个设备发挥作用了?”

叶舟猜的确实没错,昨晚,研究所做出来的最新排雷器,已经被送到前线。

今天中午,投入实战。

有了这个设备,前线减少非战斗减员的情况,立竿见影。

但是关于细节,周朗不能跟叶舟透露。

他笑而不语。

她心领神会。

周朗转而问她这菜篮和菜是哪里来的,叶舟简单地跟周朗说了一下。

“对了,你的事情办完,是不是要归队了?”叶舟心里是不舍的,如果能跟他一起回去,漫长的绿皮车才会相对好过一点。

周朗说:“暂时应该走不了。校长给军里打过招呼了,教材的事情,可能还需要我再腾出一个星期来。”

叶舟掐指一算,觉得自己一个星期也差不多完事了,还有唐教授也一样,京城的事情基本都没什么事了。

唐教授在这里一天,就被“薅羊毛”一天。

一个个都想把唐教授调回京,但是她已经非常明确地拒绝。

……

……

刘晓迪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全国日报社的一个记者。

据说,这个记者跟之前报道大学生心理问题,无意中给叶舟洗白的孙记者在单位是竞争的关系。

刘晓迪把薛文婷的稿子递给对方,说:“柴记者,希望你能把握这个让你一战成名的机会。”

柴记者把稿子拿过来,看完后,眉心微微蹙起。

这新闻稿子,确实很会用那些博眼球的词语和句子,也确实很会煽动情绪,但是从头到尾,没有数据支撑,没有相关当事人的采访。

除了所谓的走后门堵研究生的人,有明确性的描述,其他信息毫无说服力。

注意到柴记者蹙眉的表情,刘晓迪勾了勾嘴角,说:“柴记者,我听说孙记者在跟您竞争同一个的职位,他各方面都不如你,仅仅是因为写了两篇报道,就把本来应该属于你的职位抢了,你甘心吗?”

刘晓迪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篇稿子辗转几个小时,最后被放在京城大学校长的办公室。

校长让江教授也来到他的办公室,“拜读”这篇稿子。

江教授看完之后,气得手都有点发抖,“有些人是不是以为,大字报的年代还没过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