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836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八)

华娱璀璨时代 第836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八)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08:33

第836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八)

在上世纪初的混乱时代,很多人颠沛流离,为了生存纷纷避离战区,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则是很好的安全去处。

当下这个小山村,就是在那个时代的游走过来的人聚集而成的。

当时这里还没有国道,这块地方是妥妥的原始山林,来这里的人成功躲避了混乱的年代,但也脱离了后续时代发展的节奏,虽能自立根生但也十分贫苦。

后来,1950年的知青下乡浪潮开始,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也就在知青下乡的尾声中,这块小村子终于是被人发现了。

在知青们的帮助下,这里的人成功和30公里外的县城有了联系,由此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通过农作物和木工作物的贩卖让生活稍微有了点改善。

然而,避世几十年的人,陈封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解放的,固执又陈旧的观念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算在知青下乡的教育浪潮下,也并不能引发这里的人对读书的渴望。

一枚鸡蛋几分钱,上学一学期的学费就几十块,那这书不读也罢,还不如多种种地、做做木工多赚个几毛保证自家温饱和穿住。

唯有一户人家把教育放在了心上,这户人家就是周政光周老师的父母。

周家父母靠着农作物、剪纸和木工活,来往县城贩卖攒钱,在周政光年龄年龄到了后,就把周政光送到了县城学校读书直至在97年师范大专毕业,周政光也成为了村子里唯一一个正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而和周政光同一代的人,在各自父母老旧思想的影响下,从小就跟着父母干活,跟父母跑县城卖东西,然后长大点了就跟同村或邻村人成婚成家。

这些年轻人结婚都很早,大多都是在20岁以内就结婚了,看起来不合法,但人家不扯结婚证,吃几桌简单的酒席就算完婚了。

于女方而言,闺女迟迟未嫁会遭风言风语,出嫁后少一份口粮减轻一份负担。

于男方而言,娶个婆娘回来多一个劳动力,顺便完成传宗接代的香火传承。

这是很老旧的思想观念,说更远点这也是古代平民百姓阶层的婚嫁思想。

而随着国家的发展,这一对对年轻夫妇从县城打工开始,听到市里的繁华就又跑去市里做工,在市里听到北上广的繁华又有一大批人去了更远的地方。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他们的孩子就是放任不管的状态,皆有家中老人在带养。

师范大专毕业的周政光很优秀,一路成长被各大小学看重并加入了杭州一所名牌小学当语文老师。

2007年,村里这些被放任不管的孩子们长大了,都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了。

这天,周政光回家乡看望父母,看着赶牛、插秧、嬉戏的孩子们,忽然就眼眶湿润。

作为知识分子的周政光有清晰认知,他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也就是他儿时的小伙伴们,看似抛弃儿女在家乡,实则也都是为了生存才远走故地,至少每年都寄钱回来的情况说明这些人没有忘根,只是迫于无奈的选择罢了。

虽是如此,但这些孩子们不能走老路啊,他们父母辈的是没赶上思想解放的浪潮,这是时代背景下的影响,并不是他们父母辈本身的问题。

如今已然21世纪,国家也走上复兴之路,如果这些孩子再走父母辈的老路,不说这个村子永远出头之日,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贫苦轮回。

周政光在这天下定了决心,他要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周政光第二天就去县里部门说明了情况,相关部门对此很重视,有领导来明确了情况,但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村子距离县城30公里,让这些孩子去县城读书的话,每天往返30公里上学?

即便可以,那谁来接送这些孩子?

孩子的父母辈几乎都走光了,村里的老人年少者五六十岁,年长者七八十岁的也不少,让这么些长者每天跑30公里往返就是60公里的路去接送孩子,那身子骨要出点问题就很老火,万一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而父母辈的人又不在身边,那孩子不就成孤儿了?

而在老人家这边,他们也不同意孩子跑那么远的县城读书,每天都能看到的人儿,忽然就要一天到头不见人影,老人家感到担忧。

如此情况,就只剩下唯一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就地在村里施行教育。

但这一个方案又有一个大问题,师资力量从何而来?

正常的本地支教,都是在有正规学校的乡镇支教,虽然生活环境比不上城里,但医疗条件、交通条件、道路条件、餐饮条件等还是接近城市化的。

但在这个村里,除了一个村民开的小卖部外,其余设施什么都没有,有哪个老师愿意来?

而且这个村不在本地支教计划内,就算有老师来支教,最多只有合同中的补贴,没有正常支教的福利待遇,这更加没老师愿意来了。

没谁规定老师就必须要无私奉献,教这里的孩子是教书育人,教城里的孩子也是教书育人,只是在生活环境和事业发展的落差程度上让人望而却步,周政光对此不予置评,但是又能理解的。

于此,在村里孩子上学一事上陷入僵局,县里的人只能回去再进行研究。

身为编制内的周政光,很清楚这个“研究”是怎么回事,有可能明天就研究好,也有可能十年八年也没个消息。

于是,周政光只能另想他法,上微娱的公益机构和慈善机构的官微上留言以求帮助。

最终,在2007年的暑假,韩虹来了。

“所以,虹姐你来了后,就帮助周老师把这个学校办起来了。”刘艺妃手拿一根马尾巴草把玩,和楚轩、韩虹一行三人一字型走在田野小道上,陆涛在后跟着。

沐浴着阳光,感受着乡间味道,听着韩虹的讲述,各都沉浸在这出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氛围里。

“解决这个问题不容易啊,目前这个学校也没入编制,说好听点是个私立学校,说直白点就是五名善良的老师自愿且无私奉献的团队基地。”韩虹说道。

“没入编制?这代表什么?”刘艺妃疑惑。

楚轩走在最前头:“不被教育体系认可的学校。”

“对。”韩虹道。

“啊?为什么啊?”刘艺妃蹙眉。

韩虹扭头看她一眼:“两个村加起来三十来个孩子,目前不管年龄都是二年级,且只有这一个班,你见过哪个学校只有一个班的吗?”

“好吧。”刘艺妃苦笑摇头,算是明白了过来。

本村只有近20个孩子,邻村有10来个,韩虹当初来的时候发现了邻居也是同样贫苦情况,也就把两个村都纳入公益慈善的范围。

只是若要为这几十个孩子成立个正规学校,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符合标准,这个村也没个策应学校该有的设施条件和环境。

“那晋升问题怎么办?”楚轩扭头问韩虹。

韩虹弯腰掐了朵野花玩,起身道:“和县里有协商,期末和期中考试不管,但五年级的双优考,六年级的中学考试,只要周老师去申请报备,县里会有安排。”

“那这样也不错呀。”刘艺妃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松了口气,只是不在正常学校上课罢了,该有的待遇和晋升渠道都有就好。

“可以,这也算是最妥当的解决方案了。”楚轩点了下头,也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虹姐,那几位老师都是自愿者的话,那工资收入方面怎么来,是县里补贴吗?”刘艺妃又问。

“嗯,有补贴。”韩虹说道:“这村子好歹是县里管辖范围,有自愿支教的老师来扶持村子里的教育问题,县里出点钱补贴是合规合理的,签了补贴支教的合同,每个月400。”

“只有400!”刘艺妃瞪眼,刚听到确有补贴的情况还觉不错,哪里知道给的补贴只有每月400块。

楚轩扭头,很是错愕:“400能干嘛?基本的生活开支都不够吧?而且那些老师还要给孩子们买水果和课外书什么的,这能够吗?”

韩虹摘下眼镜,从兜里拿镜布擦拭着镜片。

村子向北百八十公里的金华,平均工资3000多。

金华向东北一百五十公里的杭州,平均工资近4000。

村子向偏东北方向九十公里的横店,更有一些明星在剧组转悠一圈就有六位数乃至七位数的收入。

而在这四面都很繁华的区域包裹中,却有几个人放弃原本的工作来干着劳心劳力的每月400块的活。

400能干嘛?

这能够生活吗?

面对夫妻俩的惊愕,韩虹笑了笑,把镜布收好戴上眼镜。

“我们的国家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利民的福利是实实在在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但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规章和政策也是一样,注定同时满足不了全国13亿的每一个人。”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国家暂时满足不了的,暂时看不到的地方,就是做公益做慈善所要奔赴的地方,不然还要公益和慈善干嘛?”

韩虹的答非所问,让楚轩和刘艺妃愣了愣,旋即心生羞愧,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底层世界认知层面上和韩虹的差距。

那几位老师都是放弃了原本在校的工作的,脱离了事业编毅然决然的来扶贫的,如此行为明显就不是为了钱而来,为的是这份散播人性光辉的事业。

那400也好,还是多少也好,这其实并不重要,真要为了钱就算开个两三千的教师正常工资,也没几个老师愿意来这个地方。

重要的是县里的这个态度,能够按国家规章内给出这个补贴,这个态度就是对那五位老师最大的支持,也会是一种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搞慈善的也不是各个都是圣母,若连国家在这事上都不给个支持态度,那慈善人再热血的心也会逐渐冰凉。

“我的公益基金公司也会每月给每位老师补贴,这个公益项目在08年初由我发起后,也有几个好朋友还有热心群众捐了些钱款,够维持两三年的开销的。”

“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这村子里的路要修一修,全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压根就没法走,还有学校的位置也要换一换,当初只想着把孩子们尽快安排读书,这不能耽误。”

“但那个院子环境你们也看到了,又破又旧空间又小,搞了个篮球场就啥也不能干了,明年我去联系施工队在附近找块地方帮忙弄个全新的小学校,那才像样。”

“只是事情太多了,一步一步来。”

听韩虹絮絮叨叨的,全心全意为孩子们也是为这个落后的村子着想,夫妻俩很受触动。

很多人都知道韩虹做公益和慈善,但从没见韩虹主动宣传过,要么是团队的人偶尔发下照片,要么是公益慈善路上偶遇路人的街拍。

起初有过质疑,包括现在也有,并不相信能够赚大钱的明星去这么热心的搞慈善。

但随着韩虹的公益基金每年公开的援助名单,有不少媒体和旅行客都追随名单上的脚步到访过那些援助地,确确实实的都得到过韩虹团队极大的帮助,并且都有当地乡镇部门的证明。

这让一些人无话可说,但更多人还并不知晓。

只能说,韩虹是用善心办实事的人,并不借此扬名立万,地地道道的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她的追求。

“虹姐。”楚轩转身,为她竖起两个大拇指:“伟大。”

怪不得那几位老师对韩虹有崇高敬意,刚才在学堂的所有安排都心悦诚服的听从韩虹安排,这既是把孩子们读书问题解决了,又忙里忙外的跟县里相关部门协商了后续事,还给了老师们额外的生活补助极尽周全,又要为村子修路和新建学校。

站在外人角度来看,且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一些些都落实到位了,那即便是伪善也值得被人尊敬和尊重。

一件好事本身就只需看行为,论迹不论心即可,只要善事做到位了,何须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更何况韩虹既有迹又有心,那就更让人为此佩服和尊重。

“别,别把这么大的词用我头上哈,我不接受。”韩虹跟着楚轩上了道土台阶,走进剧组所在的树林:“只是我这个所谓明星来钱来得太快了,开场演唱会就站个3小时的都有几百万进账,跟抢钱似的,不做点事心里不安,我这公益慈善什么的也算是没事找事干。”

楚轩和刘艺妃哑然,这样的事还能这么解释的吗?这也太耿直了吧!

“虹姐,我很想知道有哪些同行给你的基金公司捐过款。”楚轩道。

“干嘛?”韩虹皱眉:“以为我朋友很少是不是?”

“不是。”楚轩摇了摇头:“我想跟捐过款的那些人做个朋友。”

“为什么?”韩虹疑惑不解。

楚轩说道:“你这么直,还有人愿意给你公司捐款,那应该也是和你一样纯粹友善的人,值得深交。”

“嘿!”韩虹笑咧了嘴,伸手指了指刘艺妃:“小妃妃,这家伙是不是就用这样的花言巧语把你骗到手的?”

小妃妃?怎么又来了个新的称呼……刘艺妃忍俊不禁,感到十足趣味。

韩虹不再打趣,说了一句:“楚轩你小子是会说话的,我要是有你这情商,现在的大陆乐坛都跟我姓韩了。”

“哈哈哈……”楚轩和刘艺妃放声大笑,这话说的让他们猝不及防,这韩虹老师实在有趣。

“田震啊,腾格尔啊,韩磊啊,蔡国庆,毛阿敏……就这么些人吧。”韩虹说了几个名字。

夫妻俩一听,这好家伙,全是国家级歌手,都是同一档的音乐艺术家。

以韩虹的为人来推断,那这几个老师的人品肯定都很好。

“我们能加入不?”楚轩泛起兴致问。

“加入什么?”韩虹似懂非懂。

“你的慈善啊。”楚轩道。

韩虹和刘艺妃同时一怔,韩虹以为楚轩有捐款的意思,但楚轩说了个加入就让她一时不知其意,却没想到楚轩是想和她一起做慈善。

刘艺妃也没想到楚轩忽然来了这么个事,但做慈善是好事,她以前也和楚轩简单聊过这样的事,只是事业繁忙暂无暇顾及,这回事一直便没再起什么想法。

现看楚轩提了出来,她心下也予以支持,展颜微笑的看着韩虹,看看韩虹会怎么说。

“捐款和做慈善是两码事,是你没表达清楚还是我理解错了?”韩虹直言道。

捐款是捐款,做慈善是做慈善,虽然慈善也包含捐款,但本质意义是像她一样亲力亲为赶到现场把事情办妥。

每次公益项目除了她自己的钱外,一部分的钱都是一群善良的人募捐的,要对得起这些人的善意,就要亲眼盯着每一笔善款落到实处且不浪费。

自古财帛动人心,若把钱交给旁人负责那她不放心,但凡出了点问题那她的名誉败坏事小,一系列相关的做过的公益事以及被援助的当事人们都会有麻烦。

正所谓好事无人问津,坏事一传一个火,而且还会产生无数个连锁反应,这也就是当下社会的舆论环境。

所以,在这种事上她不相信任何人,也不相信任何机构,自己成立公司自己处理一切她心里才踏实。

正因如此,跟她做慈善会非常累。

“捐款我欢迎,大老板也不差钱,积善之家也必有余庆,这我不会拒绝。”

“但跟我一起去做慈善,那我会考虑是否是两个拖后腿的,你们也要考虑清楚是否只是一时激情,不要因为一路走来我说的一些话,感动了,感性了,就这样做下个吃力不讨好的决定。”

韩虹依旧是那么坦率直接,毫不客气的说夫妻俩是拖后腿的,也很直白的提醒夫妻俩不要因为感性就做决定。

这让楚轩和刘艺妃既好笑又有内伤,陆涛那个钢铁直男不会说话好歹沉默寡言,韩虹老师这钢铁直女不会说话嘛但话又很多,聊得来的会很喜欢这样的聊天方式,坦率直言偶尔伤人但不会纠结和内耗,聊不来的那真的会被韩虹气死。

“也对,捐款归捐款,做慈善的事我们考虑考虑。”楚轩点头道。

这事确实提的突兀了,主要也是被韩虹刚那番话激起了内心波动。

‘我这个所谓明星来钱来得太快了,不做点事心里不安’,试问这样的一句话,整个娱乐圈有谁说得出口?

别说说出口了,就是有这个想法和心理的人估计也没几个。

而有这个想法和心理的人,能够坦坦荡荡毫不顾忌的说出来的,放在以前的认知范围中他认为一个人也没有,但现在有了,那就是韩虹。

这样的话放在心里就好,说出来并传出去是会被行业针对和挤兑的,也只有对名利淡薄和对钱财的多少不太在意的人,才有这样的一份真诚和淡然的心。

短短十来分钟的接触,让他对韩虹有了很大的敬意和好感,也是受到这样一位艺术家宽宏心态的感染,才让他一时有了跟随其做慈善的想法。

也确实,明星来钱太快了,看起来昼夜颠倒苦哈哈,但又看起来也没做什么事情,可却又能在短时间内赚到普通阶层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应了韩虹那句很纯粹的话,也是能点醒这个行业里的人的话,如果能做点什么那心里会更踏实。

来到了片场,介绍韩虹跟剧组人员认识一番,当然也不用介绍,不认识韩虹的国人很少,国民度是家喻户晓的那种,来剧组见个面也不用多费口舌介绍,各个都知道韩虹。

兴许是他们夫妻俩昨天打个样的效果不错,唐燕和罗进的感情戏有了质的改变,或许也是因为恋爱关系在他们夫妻俩面前曝光了,让这两个家伙少了很多心理负担,演起戏来放开了手脚,多出了很多的表演张力。

拍摄过程很顺利,剧组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就收工做回横店的准备,韩虹也是兴致勃勃的和他们夫妻俩把戏看完,收工之际就意犹未尽的跟剧组一起回返学校。

学校的篮球场上已经摆了两排酒席,共十桌。

四四方方的蜕漆木桌子很小,四边的长板凳上估计一桌也就坐个七八人,桌面套着一张单薄的红色塑料带,摆了瓜子花生水果牛奶,三三两两的人坐各桌闲聊。

“叔叔,请问这是什么呀?”

剧组人员来的时候,有些方便手拿的设备顺便就带了过来,一个小姑娘发现摄影师手上的摄影机感到好奇。

请问?……随口就能很礼貌的表达,这样的情况难得出现在一位小孩子的身上,在这里教学的几位老师的育人能力可见一斑。

“这是摄影机,摄影……照相用的。”

摄影师先说了个摄影,怕孩子听不懂,就换成了通俗的照相。

小姑娘对着镜头好奇盯着半天,问道:“叔叔你是照相师吗?”

照相师……这有点低端,但摄影师自然不会跟小孩说这些,笑了笑应下:“对。”

“叔叔照相很难吗?”小姑娘化身问题女孩,兴趣满满的问东问西。

“只要你好好学习那就不难。”摄影师很善意的回答,又顺口问了句:“长大了想做照相师吗?”

哪知,小姑娘果断摇头:“不要!我长大了要找爸爸妈妈!”

听到这话,摄影师包括剧组的一二十来人,尽皆一片呆滞。

这……是这小姑娘的梦想吗?

可这……又是什么样的梦想?

一个小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啊?

剧组人员不明所以,但稚子那很纯真且坚定的话语,让他们无比揪心又大为震撼。

坐在桌前的楚轩和刘艺妃默然不语,从韩虹老师那里他们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一个在上午的时候看到这些孩子眼中为什么那么激情饱满的答案。

很多老师会给学生强调梦想,科学家?医生?军人?商人?不一而足。

但小学生哪里懂这些,更怎么懂这些职业的深刻含义?

周政光作为语文老师,也是最了解这个村子的本村人,没有给这些孩子强调这些虚无缥缈的梦想,只告诉了孩子们一个最深刻的追求。

“只要好好读书,你们就能去大城市找你们的爸爸妈妈,帮助你们的爸爸妈妈,并接你们爸爸妈妈回家。”

这是韩虹告诉他们的,这也是周政光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的内容。

没有华丽的梦想,没有深奥的辞藻,只有一句又一句让孩子们各个都懂又击穿孩子们心房的最简朴的话。

怪不得上午来的时候,这些孩子们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却都斗志高昂的精神状态,如此反差的景象皆来源于这些孩子的同一个追求――我要好好读书,然后去大城市找爸爸妈妈,再把他们接回来好好生活。

这就是他们的信念,是他们的信仰根源,也是为什么全部都是贫困生,但其读书的斗志却碾压夫妻俩眼中城里孩子的原因。

当夫妻俩听到这个原因的时候,真的差点就泪目了,也就当时在剧组不好意思,换一个无人的场合那起码刘艺妃大概会哭红了眼,这真的很震撼人心。

酒席开的很早,下午四点就准备上菜了,主要是来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天黑后走路回家怕有危险。

婚礼很简陋,简陋到离谱,没有任何复杂的环节和流程,没有华丽的婚纱也没有正式的西服,仅有周政光老师身上的一件中山装,中山装胸膛上别了一朵红花代表新郎,杨莉老师身上倒是正常的中式红色婚服,但也是相当简单的那种。

唯一的环节,就是下跪给父母敬茶。

“结婚喽,杨老师和周叔结婚喽……”

在孩子们添彩添福的欢声里,周政光和杨莉这对新郎新娘恭敬又喜庆的下跪敬茶。

在敬茶的途中,周家老娘是泪眼婆说的,一个劲说:“委屈你了,小莉真是委屈你了。”

只有周政光本村的父母在,杨莉的父母没来。

杨莉放弃了事业编,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还要嫁给这个鸟不拉屎的村子里的男人,为其父母所不喜,连女儿的婚礼都没有来。

韩虹说,杨莉老师并不后悔,周政光身为名校老师说辞职就辞职,大好前程说放弃就放弃,毅然回归家乡造福一方,那她杨莉一个小县城老师为什么不能?

周政光的理想就是教书育人,她杨莉的理想也是如此,而他们更深入的理想都是把教书育人这件事放在更需要他们的地方,拥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追求,这样的真爱她杨莉为何不能嫁给周政光?

站在杨莉的角度上,夫妻俩唯有佩服这位杨莉老师的魄力和勇气。

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夫妻俩又只能是沉默不予置评。

这件事没对错,父母希望女儿过得好,女儿要追求自己的喜欢,作为外人无从评判,只能祝福。

但杨莉为婆婆娘擦眼泪连说“妈,我不委屈,嫁给周政光是我的福气”的话,亦是让人动容的。

怎么说呢,幻想中的温暖和纯爱并不是童话,只是上网看乱七八糟的新闻和言论看多了,使得那些大腿不迈、二门不出的本就没多少阅历的人,更加的只能看到这个世界单一的、肮脏的一面。

“真好。”刘艺妃倚在楚轩头上,拿着张纸巾擦着眼角的泪,一旁坐着的唐燕和刘艺妃如出一辙,这两个感性的女人深受感动。

“楚轩,艺妃,来一起拍个合影。”韩虹招手。

楚轩摆手道:“不不不,我们去不合适,你们拍就好了。”

“来嘛。”韩虹再招手。

“不要不要,虹姐你们拍吧。”刘艺妃摇头婉拒。

见此,韩虹也不再纠缠,上前跟新郎新娘、老师们和孩子们合影。

因为韩虹,才有了新郎新娘的结缘,才有老师们的因缘际会,才有孩子们的万里前程,才有这不似一家但胜似一大家子的光辉人性。

他们夫妻俩只是过客、看客,没有必要去破坏这个大家庭的已经完美。

学堂前,前排蹲坐着孩子们的欢与乐,后一排站着老师们的友与爱,最后一排是周家父母的泪花和皱纹,旁边则是韩虹的善与纯,正中间则是新婚夫妇的喜与真。

在阳光普照下,微风拂过枝丫,掠过坐客们的发梢,卷起老人们的嘴角,渲染夫妻俩等意外来客的微笑。

随着“咔嚓”一声,画面定格,此情此景,终成艺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