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631章 以作品说话

华娱璀璨时代 第631章 以作品说话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08:33

第631章 以作品说话

针对《希望》的舆论还在传播,其声势虽然仅在网络诸多领域的娱乐板块中爆发,但只看围绕戛纳电影节新闻范围的话,《希望》的舆论情况尤为显眼,远超观众对这届戛纳入围电影的议论。

对短片的关注超越电影,这在全球各大电影节的历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事。

若说背后没人搞事情,一些行业者断然是不信的,他们心如明镜,只有被蒙蔽双眼的大批欧洲网友被煽动了情绪从而接二连三的在抨击虚妄的假象。

然而,欧洲互联网上针对《希望》充满了恶意,国内的网络上有关此事的报道却是风平浪静。

海外的新闻传不进国内,国内的媒体也不会报道含有侮辱国家情况的新闻。

国内的很多粉丝们,听说《希望》入围戛纳,依旧是在期盼着《希望》得奖而归,对《希望》在欧洲的遭遇一无所知,和国外的舆论境况简直是两极分化。

陈恺歌、李栤栤、张子怡一众导演和艺人,在戛纳展映第一天看了几场展映后就各自回国处理自己的事。

他们没有作品入围,也没个人奖项的入围,自然没必要一直守在巴黎。

直到颁奖典礼的今天,这些导演们和艺人们才坐着飞机赶了过来。

酒店里原本空荡荡的走廊又热闹起来,来自各国的娱乐行业从业者嘉宾回归,并准备参加这届戛纳的颁奖典礼。

很多人本想打听一下最终进入大奖的评选有哪几部作品,可却是打听到网上有好多针对《希望》的负面舆论的情况。

“你们这什么情况?”张子怡问道,一副有些担心的样子。

不管这担心是真是假,好奇的情绪肯定存在。

这离开的十天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致于让《希望》这部短片在国外搞出了舆论?

“优秀使人嫉妒。”陈恺歌言简意赅的说了一句。

《希望》第一阶段45票的成绩破了戛纳的记录,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此耀眼的票选结果还是来自他们华国的作品,有人要搞《希望》是能理解的。

“再怎么说,也不能把矛头直指我们国家,直指国内整个行业,这也太无理取闹了。”来自香江的导演尔东升说道。

因一部影视剧优秀而被人搞手段,这在全球娱乐圈都是让他们习以为常的事,即便放在国内也是如此。

可由作品引发的矛盾上升到行业和国家层面,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

网络上对国内影视的羞辱,仿佛就是在谩骂他们一样,让他们心里很不舒服。

如果只是单独的针对《希望》,那他们也没什么负面情绪,从精神层面上给楚轩和刘艺妃他们一番助力就好。

但如今网上这个局面,看不明所以的欧洲网民义愤填膺的样子,他们反倒也义愤填膺起来。

“《希望》一定要获奖,狠狠打他们的脸。”香江演员郑伊健拍拍楚轩的肩。

原本《希望》获奖不获奖的,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毕竟没有任何利益和荣誉上的牵扯。

但看网上如此舆论情况,这一刻的他们非常愿意看到《希望》能获奖,以解他们因舆论带来的心中不忿。

“这怎么能保证。”楚轩摇了摇头:“在国外咱们没任何办法,只能听天由命。”

众人卸了口气,感到无奈。

确如楚轩所言,他们华国影视人在国外一直以来都很被动,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很不爽的事情。

“走吧,该入场了。”刘艺妃看了看时间。

戛纳的颁奖典礼在下午举行,晚上是闭幕式晚会,在这为期十天的影片展映中,不管是作品还是个人,最终谁拿下大奖都将会在颁奖典礼上统一揭晓。

正午时分,前往举行颁奖典礼的会展中心的巴黎街道上,一辆辆车形成车队。

抵达会展中心后,来自各国的明星、导演等娱乐圈从业人士下车,在保安们的保护下,朝展厅门口而去。

开幕式已经走过红毯,今天的闭幕式也就没了红毯环节,对于很多想蹭国际热度的明星来说这很遗憾,而对于嫌麻烦的人来说这就轻松多了。

楚轩和刘艺妃入场,在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座位后入座,文木野和刘义等人坐在他们旁边,对于他们这些有作品入围的人来说,戛纳显然是按照同为剧组人员的规则来安排座位的。

座位依然很靠后,和在国内的前排情况有很大落差。

但小两口没心情理会这件小事,当他们坐下的时候,纵使富丽堂皇的大厅和璀璨的灯光显得光彩夺目,可心下的不安仍是油然而生。

在来戛纳前,他们对《希望》是否获奖的心态放的很平,在远大梦想和目标前面,一部短片获不获奖确实不算什么,这也是他们对很多名利上的事能放平心态的主要原因。

可第一天王佳卫的话,让他们较为平静的心态变得不平静,作为华国第一部科幻的《希望》,如果能在科幻的主场欧美地带拿下大奖,那其中的意义是很深刻的。

小两口也因此加重了对《希望》获奖的渴望。

直到前几天舆论的出现,那毫不讲理的带节奏、不讲事实的羞辱、上升到行业乃至国家的荣辱层面,让他们很生气,一股强烈的荣辱感让他们迫切的想看到《希望》拿下大奖的那一幕。

可获奖与否只能听天由命。

这些天待在酒店,或是出门游玩,他们还能调整好心态。

现在在颁奖典礼的现场坐下,在这决定是荣是辱的场合,在这即将揭晓答案之地,他们心中的忐忑让他们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在国内出现什么莫须有的黑,他们可以漠不关心也可以无需理会,这是因为他们早已习惯。

在国际上初次面对外国人的黑,这样的情况已是扰乱了他们的心境。

楚轩紧了紧刘艺妃的手,感受着她带来的不安给予她安慰。

刘艺妃感受到手上的温暖,和他相视一眼,稍许平复了下波动不止的心情。

“你看木野,整个人都僵着,太紧张了。”她捂嘴低笑,瞅了瞅楚轩旁边的文木野。

楚轩偏头看了看,拍了拍文木野臂膀:“放松点。”

文木野讪笑,小幅度的活动了下身子,以驱使浑身上下的紧张感。

紧张到身体僵住,这得有多么的紧张才行?

或许很少人能理解他现在这个状态,就一个短片而已,获奖不获奖的有那么重要吗?

抛开王佳卫提醒的《希望》获奖的意义,抛开作为导演希望自己作品获奖的天然的渴望。

他从《诛仙》作为助理导演出道,半途被楚轩和刘艺妃拉去当《希望》的导演,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转折。

从06年开始的两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希望》变成电影。

他这两年的工作,不是搜寻资料就是拜访学者,或是回公司处理跟《希望》相关的编剧工业化的事,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希望》更完美。

楚轩和刘艺妃这两位师哥师姐对他很信任,还拟定他将是电影的导演,刘义等公司的前辈老师也对他很关照,任何疑问都很耐烦的给他指导。

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些些信任和关照,也因为《希望》是他梦想的启航,使得《希望》在他心中的地位愈发的重要。

现如今的《希望》虽然只是短片,但他对《希望》能获奖的渴望程度,不亚于奥运会运动员对金牌的期冀。

现在又面临国外的舆论,又有《希望》因舆论在第二阶段选票明显大幅度下降的情况,这让他的压力非常的大,处于将要崩溃的边缘。

这不是别人给他的压力,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渴求《希望》的好,已然成为文木野心中的执念。

正如卡梅隆,是有多么的热爱,才会让卡梅隆为了《阿凡达》付出十年的心血,让卡梅隆十年只做这一件事。

文木野现在的状态,为了《希望》付出所有的这股劲,就和卡梅隆差不多。

唯一和卡梅隆不同的是,文木野太年轻,才大学毕业一年,太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了。

颁奖典礼早已开始,还没到短片单元的颁奖。

听着现场的掌声,看着一个又一个人上台领奖,余光偶见那些与奖失之交臂的人的失落,文木野无心关注这一切,离短片单元的颁奖越近,他心里超标的紧张感让他看起来越发的彷徨。

直到进入短片单元的颁奖流程,他的专注度才慢慢恢复,飘散的听力才缓缓聚拢。

一项项小奖公布,没有《希望》的名字,他绷紧了神经。

轮到一些大奖的时候,他的拳头握得紧紧的。

“短片单元最佳编剧奖,埃里克。”

“短片单元最佳摄影奖,图里维亚。”

埃里克,《烈日余晖》的编剧,《烈日余晖》也是在第二阶段被《希望》淘汰的作品。

图里维亚,《极光之下》的导演,和《希望》、《黑洞》成为戛纳短片单元三部进入最终评选阶段的作品。

然而,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短片,在短片单元中这三个大奖任何一个作品只能拿下其中一个。

拿下了最佳编剧,就不能拿另外两个;拿下了最佳摄影奖,也就无缘最佳短片这个金棕榈大奖。

也就是说,共同角逐短片金棕榈的《希望》、《黑洞》和《极光之下》,其中的《极光之下》已经算是被淘汰了。

现场各处响起小声惊呼,他们明白,短片金棕榈只能是《希望》和《黑洞》二选一。

“接下来要颁发的是短片单元最佳短片奖,有请颁奖嘉宾王佳卫导演。”

楚轩和刘艺妃相视一眼,王佳卫是短片金棕榈颁奖嘉宾,这其中有什么说法?

不仅是他们,坐在前排的陈恺歌、尔东升、吴语森等人也有稍许讶异,然后明白了什么似的,嘴角勾起抹笑。

舞台上,王佳卫迎着掌声走上前,接过公证人员手中的卡片。

他打开大片看了一眼,不知道看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明显有所放松:“第六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短片单元最佳短片的作品是……”

……

昨天,第三阶段的展映结束,宣告着这届戛纳电影节的展映环节全部完结,顺势进入最终的评选阶段。

昨夜,王佳卫和一众评委汇聚在戛纳举办方所在大厦的会议室,对最终的几部影片评选各抒己见作汇报。

轮到《希望》,王佳卫开始了他的发言。

“《希望》的质量不必多言,经过三个展映阶段,通过各种观影报告和我们自己亲身去观看的体验,从各种专业角度上都能看到它的优秀。”

三个阶段十二轮展映曝光,不论是现场反响还是观影员的专业报告,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希望》的优秀远大于它的瑕疵,王佳卫如此发言也没有让人辩驳的理由和依据。

“有关《希望》的舆论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因此而发生影响在座各位评选的考量,我为此感到很痛心,我认为这已经偏离了艺术的方向。”

王佳卫义正言辞,却被一名评委反驳。

“但舆论的核心不无道理,虽然只是一两分钟的片段,但大部分都是欧美的惨烈灾难场景,这个舆论确实有理由去质疑《希望》的偏见性,我们也有理由将这份质疑作为评选的参考。”

面对评委们聚焦的目光,王佳卫不以为然。

“华国是一个国家,欧美是两个大洲,为了展现全球性灾难,以国家为单元均分灾难场景,这不是很正常吗?”

王佳卫从大方向上说道理,眼看又有评委想要出声反驳,他说了一句让在场有意见的评委们无言以对的话。

“如果这也要沦为戛纳评选的因素,那么以往那些公然辱华的影片凭什么获奖?!”

王佳卫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身正气,借舆论导致《希望》在评委会上不利的情况,将以往的不公作为反讽,这也是最为有力的辩论依据。

《希望》只是作为短片,出现了很正常的几个片段画面来解释剧情,就被有心人曲解并宣扬侮辱欧美?

先不说这件事成不成立,就说好些外国影片有明显辱华的片段,最后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了,那么《希望》为什么不能?

王佳卫这句话无异于在说,如果只是因为舆论,你们就让《希望》下马,那戛纳就是公然对华国有意见。

“大家都很明白,这个舆论就是假的,目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过《希望》的观众都知道所谓舆论是无稽之谈,那么当有一天《希望》传播到欧美的流媒体或电视上打破这个舆论的时候……”

“我们作为戛纳的评委,却因所谓假的舆论就让《希望》没了希望,那观众怎么看戛纳?我们具有全球数一数二影响力的戛纳评委会被一群无良媒体带偏了?”

“这算不算一个笑话?”

在场评委沉默了,他们或许因国籍身份不同对别国有所偏见,但作为戛纳评委,戛纳的名声和利益和他们息息相关,王佳卫说的话算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了。

“《希望》的质量大家有目共睹,跟《黑洞》比起来在表演上确实有所缺憾,但其余方面可以说全方位领先《黑洞》。”

“如果大家不被舆论影响,我相信在场各位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希望》。”

“可就算有舆论又能如何?这舆论是假的啊!”

“如果当有一天《希望》在欧美大陆流传的时候,当民众发现真相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希望》,全球影迷、全球观众会怎么想?”

“我们戛纳不惧流言!不畏媒体!只看作品!”

“这才是公平!”

“这也是全球影迷、全球观众、各国导演、各国明星、各国从业者,一直以来对我们戛纳最信赖的一点!”

王佳卫最后发声:“我的话讲完了,我只希望在座各位致力于电影艺术的专家老师们,能在接下来的评选投票中,以作品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