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66章 人员选拔及基地新规划

第66章 人员选拔及基地新规划

骑着摩托车过了双路口生产队后,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用大板车拉着木头,上面一般堆着十来根4~5米长的松木或者是衫木。

每辆板车都是一人在前面拉车,两人在侧后方推。

也有一些半大孩子扛着每根都有手臂粗的一捆柴跟着板车走。

这些木头和柴火都是运去王家生产队的。

父亲在文本机里讲过现在队里用木头很多,造房子,造包装的箱子,造座钟的底座,砖瓦厂的燃料和锅驼机的燃料等都需要木头。

队里现在已经派不出人手上山砍和运输了,所以找了其他生产队的队长,让他们宣传下让人砍木头和柴火去王家生产队换钱。

农忙之后附近几个生产队就有人上山砍树砍柴,卖的钱队里和个人按比例分,个人拿四成,6成算队里的收入到年底按公分发。

不过王建昆觉得这种工分制最多维持两年,因为这种制度并不鼓励多劳多得,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施展,在看到其他人纷纷发家致富后肯定会想办法脱离这个枷锁的。

到家后两个妹妹就围着他打转,他只好先安抚她俩,告诉她们这次回来得急,等下次回来会带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两个妹妹见状倒也没有闹,还拿了些最近父亲从饶州和县城买的零食出来分给他。

吃了两颗妹妹献宝一样拿来的姜糖后王建昆去新房子看了看,奶奶和姑姑在这边看着姑父和另一个砖匠师傅搭柴火灶。

看到王建昆回来了,奶奶和姑姑过来问他饿不饿,让王建昆跟他们回去吃个荷包蛋垫垫肚子,说他都瘦了很多。

其实是因为最近又长个了,所以显得瘦,不好拂她们意的王建昆就顺嘴说有点饿,让她们去打荷包蛋,然后跟姑父和另一个一起的师傅打了招呼递了香烟,然后接过话头聊起了房子的进度。

姑父告诉他房子内外墙都用石灰粉刷完了,地面也用水泥抹平了,窗户,电灯,插座等也都装上了,还差一些新家具等队里的木匠师傅打。

聊了会天后王建昆去吃荷包蛋,然后出门到队里看一看。

差不多半个月没回来,队里的新房子建好的就有10几栋了,还有10几栋在建。

不过参与建房的大部分是其他生产队的人,只有主人家一两个人在家做饭和打杂。

看来队员们都不舍得放弃队里工作的高工资,纷纷请人来建房了。

去水电站看了看,发现河流水位浅了很多,流往队里的那个水渠已经被堵上,全部的水都从发电水渠走,这才堪堪够两台发电机工作。

王建昆对这一情况也没什么好办法,到时队里应该会安排分两班倒生产,晚上的水能也要利用起来才能满足现在的订单需求。

明年北方的订单应该全部转到扬州去生产,到时队里派几个人去管下财务和仓库就可以了,因为打火石和弹簧被王建昆抓到手里,特别是打火石,想仿制出来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

到打火机工厂看了下生产情况,母亲现在是厂长兼管财务,生产经理是上次提出分两班倒的王继平,现在有他安排生产上的事情,母亲也轻松很多。

跟母亲聊了下生产情况,并跟她透露了下明年将要去扬州开厂的事情,让她多培养几个人才出来,如果本队的人选不够,跟王家生产队有亲戚关系的别的生产队的人才也可以培养,到时候看情况分配到本队的厂里还是扬州的厂里。

然后又去了队里的驾驶培训基地,他要先选拔一些人来开船和做服务员。

父亲不出车时都待在这边,之前只有6个卡车学徒在这边学习训练,上上周王建昆让父亲挑选些年轻人来训练平衡感和方向感,并让他们学习航行知识,父亲总共挑选了10个人出来。

在测试平衡感的项目上淘汰了两个明显不合适的,因为在木制转椅上转了10圈后他们居然就吐了,所以剩下8个过关的在这边训练和学习。

航运资料参考了国内航运学校的教材,虽然选出的几个平衡感和方向感不错的人文化水平都是小学毕业,但是王建昆也不强求他们知道原因,只要求他们背诵,遇到不同的情况知道怎么做就行。

毕竟那些私人承包的船老大文化水平也不高,都是平时开船和在船上工作久了就学到了相关知识。

王建昆到了后让父亲把选出来学习航行的人召集起来,他先考核一遍然后对他们进行分别培养。

先考航运知识,都是之前给的学习资料上的,考察他们的记忆力和努力程度。

考完后王建昆用超能力批改完,8人都及格了,有两个成绩还达到了80分。

但他没马上宣布成绩,还要考察下他们的平衡感和方向感。

8个人依次上到木制转椅上,这次考核的转速是前面选拔和训练时的两倍,所以难度加大后,最后的结果是有三个人下了转椅后能够走完5米的直线,有两个人可以走完3米的直线,剩下3个人下了转椅就走不动道直接就倒地了。

综合了下之前的文化考试成绩,王建昆决定让三个方向感和平衡感最好的人(王永金,王华伟,王兆伟)往船长方向培养,两个平衡感稍差但是文化成绩达到80分的人(王晓宇,王晓磊)往大副方向培养,而三个平衡感最差的询问他们的意见是否愿意到船上做售票员和服务员。

本来做售票员和服务员选女的更好更细心,但是长江上长途航运,一出去就好几天,用女的她们的家长肯定不放心,所以还是用男的当售票员和服务员最好。

最后三人都同意去,既然都愿意,初期就不用去其他队选人来了,给三组人分发了不同的学习资料,告诉他们下次回来还要考核,如果考核不通过是会扣培训期间的工资的,让他们认真学习训练。

然后宣布解散和父亲一起回家吃饭。

饭桌上王建昆跟爷爷汇报了下组建船运队的事情,并把公社弹簧工厂已经试产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到时候要记得去公社谈谈贡献和奖励,比如给父亲个清闲的职位什么的。

父亲听到能当正式的干部也很高兴,爷爷倒让父亲和王建昆不要急,弹簧产出来还是要到队里来换钱的,如果公社书记主动来找那最好,不主动来到时候稍微卡下,公社书记就应该明白了,现在急着去说会落了下乘。

听完王建昆自觉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今后一些大事还是要多问问爷爷的意见。下午出发前王建昆让父亲安排周一送两车总共3万个打火机去德兴铜矿的仓库,他要运到扬州去销售,父亲和母亲一口应下,表示仓库里有5万个存货,送走也减轻些库存压力。

骑摩托车来到县城,先去了废品回收站,在这里除了看到方贵华他们几个初中同学,还看到俞子润和郑倩,俞子润在用电脑练习打字,郑倩则在听英语广播。

看到王建昆回来,纷纷出来跟他说话。

王建昆停好摩托车,边洗漱拍灰边跟他们聊天。

知道是方贵华在发放资料时随口问了下郑倩和俞子润愿不愿意去王建昆的实验室,中午可以一起做饭吃,两人听说后没犹豫就马上答应了。

但是方贵华没告诉他俩王建昆今天中午不在的事情,所以前面吃饭一直被两人说,最后把玩电脑和听广播的机会让给她俩,方贵华他们几个就去实验室做一些实验和工具。

陪着他们聊了会天,然后打发方贵华骑摩托车带上胡春明去集市上买菜来做晚饭。

和7大弟子谈天说地并吃了晚饭,轻松愉快的过了几个小时。

把他们都送走后,王建昆回到地下基地继续测试实验堆。

乘电梯来到地下基地第四层,先例行挖掘了第二层的150立方米的空间,然后将精力投入到了实验堆的测试工作。

前天晚上使用过的核燃料球还可以使用,于是按下燃料球重新填装的开关,底部的小球被内部机械结构转移到了顶部,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填装到了石墨柱里。

重复了前天晚上的操作,实验堆正常启动,但是升温速度比昨天慢了很多,这是因为燃料球内的铀235已经消耗了一部分,所以反应速度会慢一些。

启动后王建昆只留下一部分精力监控反应堆的运转,然后分出大部分精力跟智子商讨建设高能物理实验设施的事情。

智子根据脑海中的资料,跟他讲解了下微观粒子实验的基本情况。

人们最开始观察微观现象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从伦琴发现X射线,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阿尔法射线和贝塔射线这三类实验起,物理学家们开始专注于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

从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之后,物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在微观尺度上存在一个跟宏观世界很不一样的世界,但因为它的尺度很小,所以要借助一些特殊的仪器来观察其中的现象。

最开始的实验工具和仪器是照片跟云室,把照片底片放到射线中曝光,可以研究射线的一些基本物理参数。云室则是一个可以产生过饱和蒸汽的透明容器,入射粒子在过饱和蒸汽中形成一连串的电离原子作为凝结核,进而在粒子轨迹上形成一连串的雾气。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微观粒子所留下的径迹的结构和形状来推测粒子的性质。

云室这种设备对王建昆研究了解微观粒子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决定制造出来用于观察,于是让智子分出一部分算力设计云室。

接着介绍了一种更强大的粒子物理的研究工具——回旋粒子加速器。

它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半圆的D型盒,以及D型盒之间的交流电场,两个半圆D型盒上则施加有可以使带电粒子偏转的磁场。

工作原理是在回旋加速器的中心处放置一个粒子源,其发射的带电粒子受到电场的作用可以被加速,在进入半圆D形盒的磁场中时,则被磁场偏转方向,并再次进入D形盒之间的交流电场。

时间调整到位的话,交流电场的方向正好可以翻转,带电粒子则再一次被加速。

如此往复很多次,带电粒子就会被加速至带有较高的能量,其能量和方向均可以被控制,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研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这种设备原理简单,但要制造好控制电流变化方向与粒子到达时间同步还是很难的,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的知识,但是有智子这个超级辅助在,还是要想办法制造出来。

更高级一些的设备已经有欧洲和美国的实验室制造出来,那就是同步加速器,其能够将回旋粒子加速器的均匀磁场和电场变化频率做调整,使带电粒子可以获得更大的能量。

其构造可以做成一个大大的环形,带电粒子沿着环形运动,绕圈半径不变,通过调节电场和磁场可以将带电粒子不断加速,如果半径够大,电场和磁场够强,带电粒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如果能够对电场和磁场控制得更精细,就可以让两束带电粒子沿着相反的方向绕着设备加速,最后控制两束粒子在预定的位置碰撞,其能量可以击碎质子和电子,让设备观察到目前理论语言的最微小结构——基本粒子。

最后这种设备美国还在设计验证阶段,欧洲投入更大已经在制造阶段,王建昆想着今后有机会去那边考察下,通过超能力把那套设备复制一遍。

不过那是今后比较久远的打算,自己先制造前面三种设备研究应该可以让自己对中子和质子有更深入的了解了。

因为研究需要,王建昆决定对地下基地再扩充下,往地下再深入一百米,同步加速器就建到地下百米处,云室和D型回旋粒子加速器就放到第三层,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研究。

让反应堆一直工作着,发出的电被储存到铅酸储能系统里,同时地下基地的通道灯光将一直开着,不用总是去按开关。

回到地面上的房间里,王建昆给小舅发了个信息,问他一些武器装备的事情,他可以提供一些精密零件,让小舅自己安排制造其他配套零件再组装。

从佩里级驱逐舰上王建昆有投射到一些单兵用的武器装备,比如自动步枪,狙击枪,夜视仪等等。

反舰导弹小舅还用不上,倒是其中的设计原理可以参考,等有空了让智子帮忙设计一款单兵的防空或者反装甲导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