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54章 基地建设 二(求月票,推荐票)

第54章 基地建设 二(求月票,推荐票)

按照智子帮忙设计出来的图纸,这款电梯有个超大的轿厢,长2.8米,宽2.2米,高2.5米,这么大的轿厢能运输的物体体积就可以很大。

所以顶上的电机和缆绳还有基座也要设计得粗大一些,牢固一些。

因为山体内部是岩石,所以用超能力把缆绳系统的两端嵌入岩石3米多就可以了。

总共用5组10根缆绳做轿厢的吊运绳索,四角和中间各一组,每组都设计有同步装置以确保平衡。

为缆绳系统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是个直径半米,长1.2米的大家伙,重800多公斤,用了半吨的铜。

轿厢框架是用的高强度的合金钢,箱壁则是用的耐腐蚀的镀锌铁皮。

不是不想用不锈钢,而是德兴那边缺少镍,镍的产地离江省也挺远,暂时找不到门路买。

或许等贸易线路打开后能从东南亚进口一些,那边镍比较多,也比国内便宜。

轿厢是在地底合成的,轿厢底部是个3米的深坑,有凸起的支撑座。

此时缆绳还没制造,先测试了下顶部的电动机和与电动机相连的缆绳系统,运行几分钟后发现没有问题,同步性也非常好。

于是开始调动铁,锰,铜,铝,碳等元素制造缆绳。

在王建昆的超能力作用下,10根缆绳从顶上10个固定孔位往下生长。

竖井里有王建昆临时安装的照明灯,缆绳如同蟒蛇般在昏黄的灯光照耀下往地底游动,直到连接上轿厢10个连接孔才停止。

同时控制10根缆绳而且要让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位置组合是很耗费精力的。

不过这对于王建昆的精细控制和多线程操作是有利的,这不结束完缆绳制造后王建昆测试了下能投射的距离,此时已经可以投射和控制离身体80米的距离内的物体了。

休息了一会后,把刚才用超能力制造的缆绳和连接的地方都检查了一遍,确保都按照图纸制造完整了。

王建昆开始制造电梯井里的滑道和齿轮防坠落系统。

这次就没有逞能了,6条滑道和3组齿轮系统按顺序一个个制造完成。

制造完毕后就可以测试了,先是接通电源,通道口的电梯边上的按钮内部的小灯亮了,说明电路接通了。

按了有数字3的按钮,电梯启动后上升到了地下第3层。

用超能力观察到电梯在第三层停稳后打开门,等了10秒后关上门,再等了5秒后因为没有接收到其他信号,就往下回到第4层停稳了,这说明电梯是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的。

因为第二层和第一层都还没开挖,只是把电梯门的位置留好了,所以就不测试第一和第二层了。

按动面板最上面的*号,电梯启动来到通道口,门打开后王建昆走了进去。

为了省电,里面只是个10瓦的灯泡,按动电梯里面第4层的按钮,电梯缓缓关上,然后启动向下。

因为是主要做货运用,整个高度也不是很高,所以电梯运行速度控制在1米/秒,从启动到第四层刚好1分钟的时间。

虽然地下已经挖好有10多天了,但王建昆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

里面只是简单的硬化了下地面,环形的墙壁是用的铝合金铺了薄薄的一层,头顶用了钢丝网和钢板固定上面的岩石,防止细小的碎石坠落。

头顶暂时只有3盏小灯,按动电梯边上的开关把灯打开,可以看到还是很空旷的。

环形的空间里有6根直径80公分的岩石柱子支撑着,这是经过智子测算的,足以顶住头顶的楼板。

王建昆沿着侧壁走了一圈,用超能力把探查的地方都投射到脑海里,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矿产,都是跟山体一样的岩石。

因为只挖了一个很小的通风管道,所以地下4层此时的空气还是比较差的,待了一会就感觉有点憋闷,于是赶紧坐电梯往上走。

看来通风系统还是不能省事,每层还是先独立开挖两套通风系统,之后再边建设边整合。

今天的超能力已经用完,王建昆就把双人推车拉进通道存放,把摩托车通过通道扶到租住的房子里。

建电梯和搬运东西耗费了很大精力和体力,晚上就没有再收听短波信息了,洗漱后就钻进被窝睡觉了。

——————

早上起来打水刷牙洗脸时感觉水一下子凉了很多,院墙上和树上都有一层白色的霜。

回忆了下农历节气,原来昨天就是霜降节气开始的第一天,今天一早就没露水了,都变成了白霜。

用冷水洗完脸后瞬间清醒了,哈着气骑着摩托车去了学校。

到了教室后,方贵华把测试卷收齐了交给他,他准备上午上课看下,早读照例是朗读英语课文。

现在王建昆的口音已经可以自由切换伦敦腔和纽约腔了,毕竟隔一段时间就收听英语广播,还时常听“火腿”们吹牛打屁,一些俚语笑话也可以听懂并且模仿的说了。

英语老师最近一周只要上课就喜欢叫他回答问题,而且用英文提问,让王建昆用英语回答。

部分英语成绩差的同学看到两人互飚英语那是一脸懵逼,只有成绩中上的才能勉强听懂。

为此英语老师时常拿王建昆举例,让大家向他学习,导致有些同学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善了。

王建昆已经答应英语老师帮忙搞一下英语听力的磁带,英语老师也向学校申请了一台磁带播放机,只是还要等经费。

听力磁带王建昆决定让舅舅帮忙在广市买好寄过来,广市那边的英语教育还是比较超前和正规的,上次去图书馆就有看到卖英语磁带的。

上午的课堂上王建昆先让智子帮忙批改分析了下三位同学的测试卷,评估了下他们的学习能力。

方贵华是学习速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胡春明次之,程明最差,但是按照智子的智能分析并针对性差缺补漏,进度还是可以跟上的。

通过这两周的测试卷来看,到期中考试,三人都能进步很多名次,当然也不排除临场发挥不好的情况。

让智子接着出为三人出学习大纲和列出重难点,顺便也各出一套测试卷,等明天他们来聚餐再给他们。

周六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后去传达室看了下,有舅舅的电报,还有彼得在德兴的代理人发来的电报。

舅舅的电报上面写了与彼得的交谈情况,彼得答应帮忙收集,但表示在香港很难买到。

订阅这种专业期刊的只有香港的几所大学和部分跨国公司的设在香港的实验室。

他得让在美国的家人帮忙购买后再寄过来,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氦气运输比较麻烦,可能要1个半月才能送到广市海关。

舅舅在电报末尾问可以等不,他准备去广市的大学看看有没有订阅这类期刊的,有的话会复印后寄给王建昆。

彼得在德兴的代理人就是之前见过的那位翻译,叫薛文清,他发来的电报说的是要再订购跟上次一样数量的打火机总共2.4万个,让王建昆尽快回复他。

看了下时间,去发下电报和打电话还是来得及的,于是小跑着去了隔壁不远处的邮电局。

先给舅舅发电报告诉他让他回复彼得尽量多收集些,可以陆续寄回来,如果广市的大学里能找到就先帮忙复印后寄回来,即便后续与彼得买的重复了也不打紧,氦气送达的时间可以接受。

接着给彼得的代理人薛文清打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恰好回办公室了。两人在电话里沟通了下送货时间定在下周日,到时交货前王建昆去德兴邮局打电话去香港确认货款到账情况。

到账了才交货,没到账就先存放到德兴的仓库,到时再顺延一周再去德兴确认到账情况。

目前做国际贸易就是麻烦,特别是王建昆这种想保留外汇的。

其实就算是通过进出口公司交易也是很麻烦的,毕竟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与国外特别是欧美公司打交道都没什么经验。

打完电话后赶紧跑回教室上课,虽然不用听讲,人还是要去的。

王建昆准备下周期中考试后再跟学校申请下平常上课如果自己有事可以不来,事后再来补请假条。

下午的课上王建昆把NS方程问题拿出来消磨时间,目前来说还没有思路,王建昆也没有真正搞过数学研究,完全是靠着有智子的超级计算分析能力做辅助。

不过他目前还没发现这一点,这样有坏处也有好处。

他发现直接去研究这个问题想一步到位解出来没有任何思路,就想着先把一些基本定理和公式进行推导,看看别的数学家是怎么研究数学问题的。

他相当于是准备把前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这为他今后进行更高深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午下课后王建昆去了废品回收站,跟叶伟夫妻俩对了下账目和回收回来的东西,没有错误后就让两人回家去了。

这里的铁门和后门都被王建昆设了报警装置,如果不是开锁打开而是暴力打开,会喷出迷药瞬间将2米范围内的人迷晕,同时也会把信号发给王建昆。

所以现在也不必让人一直看守这里,周六和周日晚上王建昆都是让叶伟夫妻俩不用来的。

这也方便了王建昆运输物资,期间叶伟虽然也问过这些箱子怎么有时多有时少的。

王建昆让他不必管这些箱子的事情,只要负责好回收业务同时看好大门就好。

叶伟见王建昆不肯详细说也就没有继续打听,他感觉到了王建昆的不高兴。

这样一份轻松的工作可不好找,而且现在老婆也能来陪着,随着制作棉芯越来越熟练,现在他老婆每天差不多能够挣到1块2了,工资跟他的也差不多。

俩人现在加一起的话10月份差不多可以挣到75块钱,这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想着到过完年后把家里的房子也修一修,不说建得多大,起个两层两间的砖瓦房应该是可以了。

不提叶伟夫妻俩的幸福畅想,今天晚上他照例是运了两趟共3吨的金属去了地下基地。

他今晚的任务还挺多的,先是要把通风管再加一个,加快换气速度,另外就是造一套柴油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

昨天晚上测试了下电梯,多开了一些灯光,租房的电表就呼呼的转,早上看了一下用了12度电。

如果每天都进出使用电梯还有打开照明和通风设备,那么一个月将会用到3百多度快4百度电。

这个用电两会非常的打眼,周边都是民居,一般的人家也就用3,4十度电,条件好电器多点的也就用个5,6十度最多了。

他也不想去偷电,所以在微型核反应堆没成功建设之前,地下基地还是先用柴油发电机顶一下。

现在买柴油也是比较便宜的,国内的耗油设备少,目前还是石油出口国。

多买一些油也不会有人来查你干什么去了,而且有3台卡车,父亲也是经常去加柴油的,不用担心油站的人怀疑什么。

挖通风管道不用费什么力气,用超能力把选好的位置的元素一一提取,铝,镁和铁这三种元素就近用于加固管壁,水气先让其流到第四层的一处临时储水罐。

在山腰出口处搞了个风扇,并且做好伪装,出口的地貌跟周边的环境确保是一样的。

把风扇接上电源线,打开开关测试了下,换气效果很好,对于第4层来说完全足够了,电梯里的空气也好了很多。

临时换气系统搞好后还得先做一套输变电和储存电力的系统。

得有一个变压器,柴油机的电压目前只设置了两档分别是400伏和230伏。

今后用的设备可能有好几种电压和电流要求,所以变压器和输变电系统是必要的,储能系统也有必要,不然发出来的电有富裕的话不用掉只能生成热量耗散掉。

变压器很简单,王建昆有实物参照又有资料参考,按照脑海里的图纸很快照了出来。

储能系统今天白天想了好几种,然后拟定了3个方案让智子模拟,最后还是决定选用最成熟的铅酸蓄电池,虽然单位储能密度小,但是相比目前资料上的什么碳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安全很多。

造了个极限储存400度电的铅酸蓄电池阵列,接上变压器和充放电线路,用租房的电接过来测试了下充电没问题后断开电源,等柴油机造好后再进行联调。

柴油发电机设备前几天也让智子设计好了,参照的是玉柴200KW的柴油机。

在其基础上做了优化,按照王建昆的精度控制要求,精密部件如轴承,气缸活塞等的设计指标是0.05毫米,是玉柴这款机器精度设计0.2毫米的4倍。

按照脑海里的图纸,先把承重底座和外壳用超能力直接生成,然后检查了下尺寸是否达到图纸的要求,确认没问题后才进行内部精密部件的制造。

把气缸,活塞,曲轴,齿轮,轴承,转子定子等一一在内部生成,再把相应的管道,阀门,线路等一一生成连接。

然后再整体对照脑海中的图纸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没有尺寸错误,没有异常点后,加入提前买好的润滑油和柴油,再把水箱加入刚才收集的水用于冷却。

发电机建造完成就要准备试机,此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在地下50米处测试应该不会有响声传出去。

为了保险,把第四层空间周边墙壁和地上还有顶部都生成一层吸音材料(参照了礼堂的吸音材料)。

然后检查了下线路,打开柴油发电机的开关,柴油机轰然启动,近处的王建昆觉得声音非常大。

不放心的王建昆让柴油机保持在最低功率运行,他则坐电梯跑到入口处听下能否听到响动。

其实当电梯到3层之上后王建昆就只能听到一点微弱的声音,在顶部入口则完全听不到了。

走出通道到山谷里和房间里分别听了下,一点震动和声音都没有,王建昆这才放心的回到地下。

其实站远个几米后,柴油机声音就小很多了,王建昆用的吸音材料很扎实,所以担心外面能听到是过于小心了。

逐步加大功率,进油口和进气口随着功率调节手柄的转动开的越来越大,等功率表指针达到200时王建昆固定住手柄,让其稳定运行10分钟。

此时除了一盏测试电路的小灯亮着,其他的电都被输入到储能系统了,看着充电指示灯和仪表盘都是正常状态,王建昆放下心来。

运行10分钟后发现没有问题,接着把手柄推到设计最大的值,发电机声音也变大了一些,不过不是很明显。

此时功率表指针达到了设计参数的220KW,让其再运行10分钟也没发现问题后,王建昆把功率调到主用功率200KW。

半小时后柴油用完,发电机自动停机了,用超能力检查了一番发电机,发现其内部的运动部件磨损程度都在设计指标内,到这里基地的用电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把基地里的所有灯光,通风系统,电梯等都接到刚造好的发电储能一体化系统上,这样租房的电表就不会异常了。

之后的事情就是全力开挖上面3层,同时把一些生产设备先在基地里制造出来,然后进行试验性生产,运行测试没问题后就可以运出去提供给相应的工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