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97章 第二件宝物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第97章 第二件宝物

作者:易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9:20

鉴宝台之上仿佛发生了传染病,三位专家不停地咦了起来。

台下的观众们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节目,可这种情况却第一次遇到。

以往都是专家们看看就说出东西真伪,这次竟然像是犯了病,咦起来没完。

由于现在的技术问题,没有那种高分辨率的液晶大屏幕,现场仅仅是个大号彩色电视机。

绝大部分观众嘉宾离着都远,根本看不清屏幕上那件瓷器的真实面目,如此以来就更让人心痒难搔了。

不少人都抻着脖子,有人还站了起来。

现场秩序显得有些失控。

但导演没喊停,节目还得继续拍。

这时候张震突然说道,“三位专家,我这件宝物,到底是真是假啊?”

主持人也忍不住催促道,“我想此刻观众们和我心情一样,急于知道宝物的情况,能不能请专家先介绍一下呢?”

那位有些秃顶的富态专家,高高举起那件瓷器,大声说道。

“这是一件透明白釉白胎瓷器,器型大概像是葫芦,但是中空,有个孔从头到尾贯穿,胎质细腻洁白,釉色透明清澈。

单从器物表面的色泽、气泡和包浆来看,确实到代了,只是没法分辨它的具体年代和用途,甚至连产地窑口都看不出来。”

另外一位专家也说道,“我敢断定这是一件老东西,至少是清中期之前的,甚至更早。”

最后一位专家沉吟道,“如果能从典籍之上找到这件器物的记载,那么我敢说它将是咱们节目开办以来,价值最高的宝物。”

这下顿时惹起了一阵轰动,台下的观众们真实地发出阵阵惊叹。

议论之声喧嚣尘上。

三位专家又看了半晌,依旧没法断定这宝物是个啥。

节目都有时间限制,不能无限拖下去,最后三人耳语几句,站起一人说道。

“根据我们鉴定,这件宝物属于清中早期的甜白釉瓷器,但是器型非常古怪,所以名字还有待商榷,下面请节目组给持宝人颁发证书吧!”

台下再次哗然一片,这可是电视节目啊,怎么能如此马虎草率?

大家来看节目虽说都是单位组织的,但也想真正的跟着学点什么,弄个一头雾水这算怎么回事?

张震感火候觉差了,伸手将那个瓷器从桌上拿起,高举着朗声说道。

“诸位观众,诸位嘉宾,我实话实说吧,这件瓷器其实不稀罕,也不是清代古董,大家应该都见过,我现在拿着到观众席,请大家近距离观看。”

胖专家猛然一巴掌拍在鉴宝台上,高声叫道,“我们天和古董打交道,都没看出用途年代,你竟然说大家都见过,简直是欺人太甚。”

“那是你们不接地气!”张震挑衅似的潇洒一笑,拿着瓷器走向观众席。

离着观众们一米多远,张震举着那件瓷器,展示给他们。

顿时观众席上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这,确实面熟哈!”

“这玩意我见过,肯定见过!”

“哎呀,原来是个破玩意啊,专家竟然都没认出来。”

台上三位专家脸色铁青,要不是在拍摄节目,肯定拂袖而去了。

那位胖专家站起冷笑说道,“既然你们都认得,我倒要请教一下了,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观众席上笑翻了天。

张震高举着瓷器喊道,“我来喊口号,一二三,咱们一起说出这个东西的名字好不好!”

不得不说张震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观众席上一起跟着喊道,“一,二,三,绝缘子。”

“瓷葫芦!”

虽说很多人喊出的名字不一样,但是东西相同。

专家皱眉道,“绝缘子,什么是绝缘子?”

主持人恍然大悟,憋着笑道,“绝缘子呢,又叫瓷葫芦,是电线杆上为了防止电线漏电和短路的一种瓷质绝缘装置。”

另外一个专家大叫道,“那不可能,这个看起来怎么有上百年的包浆了?”

张震笑道,“那是因为那个电线杆就是清末民初的啊,京城开始供电可以追溯到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一九零六年,距今将近百年了。

这个瓷葫芦挂在电线杆上日晒雨淋寒暑交替,肯定比在家里保存的瓷器更显得陈旧。

不过被误认为是清中期的瓷器,确实有点离谱,几位专家如果经常深入生活,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大笑话。”

三个专家顿时耷拉了脑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主持人捂嘴笑道,“这位持宝人的幽默风趣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不过这种玩笑适可而止,咱们毕竟还是鉴宝节目,希望以后尽量少出现这种情况。”

这时候胖专家突然大声道,“导演,我建议把这一段删了,这也太影响专家的形象了,以后还有谁信任这个节目?”

导演喊了一声停,走过来说道,“咱们这个节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寓教于乐,通过电视这个新兴媒体宣传华夏文明和艺术。

这突然出现个绝缘子确实让人意外,我看还是删了这段吧,毕竟它也不算文物啊,连仿制品都不算。”

眼看就要前功尽弃,张震立刻高声道,“导演我能说句话么?”

导演点头,示意他随意。

张震拿过女主持的麦克风,抑扬顿挫地说道,“所谓古董艺术品,其价值在于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我刚才带来的瓷葫芦,严格来说也属于古董,它背后也有一定的文化。

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是京城供电的标志,代表了那一段历史。

所以出现这种跌宕起伏最后大反转的插曲应该保留下来,它能为节目增色不少,甚至成为一大亮点。”

导演听得眼前一亮,这话有道理,任何观众都不喜欢平淡如水的节目,其中有起有伏,悬念丛生,结局又出人意料才有意思。

看台上的观众们也连连叫好,毕竟这次是他们真正亲自参与进去了,哪怕只有一句台词。

导演点头道,“好,我尊重各位观众的意见,这一段就保留了。”

说罢回到摄像机监控那边,继续指导。

主持人接过麦克风郎朗说道,“那么咱们的节目继续,有请这位持宝人暂时休息......”

不等他说完,张震再次凑到麦克风上说道,“刚才大家可是答应过我,如果东西被专家认可,还给我展示第二件藏品的机会。”

主持人一愣,刚才确实如此说过,不过现在变数太大了,她也无法把控局势,更不知道张震会再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于是求助似的看向导演,结果那位导演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主持人知道甜美一笑说道,“人无信而不立,既然答应了这位持宝人,那么请您再展示一件藏品吧。”

张震从衣兜里抽出手,攥着拳伸向了专家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