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216章 辞行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第216章 辞行

作者:易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01 21:59:20

张震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皇宋通宝,展示给大家。

说道,“这是铸造币的代表铜钱,它从春秋时期出现,一直使用到了清末民初,可以说贯穿了大半华夏历史。

它是用融化的金属浇筑在模具里面做成的。

中间这个方孔叫做穿口,它的作用除了穿绳子以外,最大的用处是穿在木棍上固定,以便于工匠打磨铸造时出现的毛刺和砂眼。

由于制作麻烦,产量低,铜钱在清朝末期逐渐被机制币所取代。”

张震拿出几枚钱币放在讲桌上一一举起展示,“这些银圆、铜板,还有咱们现在用的分钱钢镚子,都属于机制币,它们是用不同金属坯饼在几百吨的压力机下冲压而成的!

这两种钱币最大的区别就是制造方法不同,人工铸造费时费力,成本高产量少,机制币用机器制造,更省力,更标准化。

铸造币是工业不发达时期的产物,机制币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品,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张震又拿起了那枚银圆,“因为它刚开始是洋人在贸易中使用的,所以叫做洋钱、也叫花边钱,通俗点叫法就是大洋,银洋。

这是洋人对华夏的经济侵略,最早是明末由西班牙人带到华夏但没有兴起。

到了清末大量银圆涌入,先是寅度卢比,后有墨西哥鹰洋、英法银圆,对清廷的货币产生的很大冲击。

明、清时期实行银本位货币,银两为主,铜钱为辅,由于银两交易时需要称重、看成色,所以非常麻烦。

外国银圆涌入之后因它规格一致,造型精美,交易便捷深受老百姓喜爱。

清廷的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才开始在洋务派提议下制造本国的机制币,以抵制外国银圆......”

很多人都见过这些退出流通的钱币,但首次得知其中的历史背景,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不少人都在做着笔记。

张震的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更是丰富多彩,这类似于后世直播式的讲课,吸引力极大。

齐老在一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台下那些老师和领导,也露出了满意之色。

张震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而且他已经渐入佳境,有点停不下来的意思,还有满肚子的东西想往外倒。

不过这是齐老的课,怎么也得给他老人家留点时间。

于是他总结道,“银本位货币的历史意义深远且广泛。

在明代中期以后,银本位制逐步确立,银两成为主要货币,以铜钱为补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清,才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奠定了后来中国的货币制度基础。

银本位制度促进了华夏与世界的经济交流和融合。

在明朝隆庆时期开放海禁,国内外商业得以进行正常的交流,大量的白银流入华夏,为经济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支持。

这不仅使得中国享受了世界市场的优势和资源,也促进了华夏内部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使得各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更加便利和高效。

这一制度还对社会生产力和技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银本位制度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以及使华夏经济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尽管银本位制度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白银产量的变化,各国逐渐放弃了它。

这是因为白银的价值波动较大,不适合作为稳定的货币基础。

总的来说,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华夏货币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华夏与世界的经济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力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度逐渐被更为稳定和先进的货币制度所取代。”

随着他声音戛然而止,台下静了几秒后响起了狂潮般的掌声。

张震等掌声渐停说道,“我和大家一样,都还是学生,刚才所讲的,只是希望能给诸位带来一点触类旁通的横向知识,下有请齐老师,为大家讲课。”

说罢他不管老齐乐不乐意,向所有人鞠了一躬,转身下了讲台。

老齐本来以为能偷懒到下课呢,现在也只好慢悠悠的走到了讲桌后面......

槐婷婷占了两个位置,等张震过来,立刻让了一个。

张震看着四周都黑压压一片,也只好坐在了师姐身边。

“你小子行啊,挺能忽悠的!”

张震干咳一声,“听课吧!”

槐婷婷轻哼一声,“师姐早上没吃饭呢,这都快中午了!”

张震低声道,“听说京大食堂挺好,我还去吃过呢,要不中午我请。”

“抠门你,请个客还请食堂,就没见过你这么抠的,就对师姐抠是不是?”槐婷婷狠狠剜了他一眼。

这个师姐可是真够黏糊的,张震胸有成竹道,“你放心,今儿绝对吃不成食堂,你看下面来了这么多校领导,中午肯定安排聚餐,老师绝对会带着最得意的弟子参加!”

槐婷婷白了一眼道,“臭美呗你,还最得意弟子,不嫌害羞。”

张震笑道,“我是说老师的得意弟子,非师姐莫属!”

果真一语成谶,公开课结束后,齐老叫着张震和槐婷婷参加了聚餐。

那些领导们对槐婷婷自然礼敬有加,对张震更是另眼相看,甚至有把他当做齐老接班人的意思。

弄得他有点骑虎难下。

本来计划好,实习之后主要精力放在赚钱和收藏古董方面。

读研都是当打酱油的混日子,拿不拿学位无所谓的。

现在可好一步步赶鸭子上架,快被当做擎天柱培养了。

面对领导们的话,他也只好先绞尽脑汁应付着。

回头打算再给齐老说一次,自己绝对不会来任教,实在不行毕业之前不来了。

聚餐一结束,张震独自到办公室找齐老,不等他开口,老头就用话堵住了他。

“你小子不会是来辞行的吧,这才待了两天,明天就要和柳教授一起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