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 第73章 病根

王瑾仪心里清楚,陈智远想替自己负重:

“把包儿给我吧,还能走动吗?”

大二的假期,两人决定按地质地貌,把国内走一遍,眼前奇景飞扑而来:

奇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异石,溶洞溶谷,神秘的地下暗河……

明艳美丽的丹霞地貌,红色的砾岩风化后,峰林、石柱、山崖都形成一条条彩霞一样的风蚀线,开阔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哎?!怎么?眼前景物变了。

冰川的寒风吹来,陈智远走在前边,越走越远。

王瑾仪急急的追了上去,一把抓住陈智远的手,这回总算抓住了……

而此时,正在给王瑾仪切脉的郑郎中,正在细细感受着病人两息之间脉象的变化,寸关尺三脉辩证相合。

王瑾仪突然惊坐而起,一把抓住了郑郎中的手。

高喊着:

“别走,别走,都别走。”

不待女儿喊声落,母亲已飞奔而来,一把抱住了女儿,用脸紧紧贴着王瑾仪的脸,嘴里不断的重复着,

“娘在呢,在呢,不走,娘不走。”

待到郑郎中和整个房间的人都反应过来,母女两正相互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座的人都纷纷站起来走到床边。

而王瑾仪实则并未清醒,紧闭着双眼,紧紧抓住郑郎中的手,甚至都要抠出血来。

祖母吴氏,回头冲着青儿道,

“你来,帮一下小姐。”

床边众人避开,青儿快步走到床前,俯身拉住小姐的手,试图把郑郎中的手解脱出来,又不敢用力太大,生怕小姐受伤轻。

青儿反复的唤着,

“小姐,小姐,有花,有花花,我们去取一枝花。”

王瑾仪像是听懂了,手上的力道微微放松,青儿把王瑾仪的手一点点掰开,又帮小姐揉捏着小手,众人轻舒了一口气。

祖父轻咳了一声,

“我们到正堂说话吧。”

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妻,

“照看好孩子,我们先到前头去了,有事就让人来传话。”

祖父引着郑老太,医郑郎中出了西屋,门前的小药童郑炎紧紧的跟在家人身后。

父亲王书礼待大家都出了门,犹豫了片刻,走回到床前,怜惜地轻轻抚了抚女儿的发顶,也无言地拍了拍妻子。欲言又止地看了一眼母亲:

“母亲,您受累了。”

吴氏看着二儿子,本就修长的身材更显得消瘦了,现在双眼下还添了一片乌青,眼里布满了血丝。轻叹了一声:

“走吧,别太熬着自己!快些去吧,恐怕你父亲在正堂等着你呢。”

父亲,王书礼躬了躬身,快步出门了。

前院正堂里,下人们正在上茶。

郑老太医、郑郎中和小郑炎排序坐于左手,祖父在右手敬坐相陪。

祖父看着了一眼进门的二儿子,落座之后,众人没有多余的寒暄。

祖父还没开口询问。郑老太医先开口了,

“你看孩子的脉象有什么新变化吗?”郑老太医看着自家儿子问道。

“阁主,父亲,我来之前看了父亲两日前为贵府小姐,记的医案,医案上是记了此次发病引起高热,产生的洪大脉。”

郑郎中起身施礼:

“阁主,我冒昧的问一下,小姐之前可曾有过类似的状况发生?”

父亲看了一下在座的各位。

“3个月前,小女在寺院进香,马车出了意外,回来后也是高热后沉睡不醒,不过没有今日的样子。”

“敢问当时沉睡中可有热相?沉睡了几日,当时有医案吗?”

“嗯,当时是府医开的方子,家中医案应该还在,我这就派人去取。”

话毕,父亲站起身来出门去了。

郑郎中接着又说。

“从脉象上看,高热已退,不会反复,但小姐不像单纯高热引起的昏睡或惊厥。”

郑郎中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郑老太医催促道,

“为了治病,尽可明说。”

而后又征询的问了一句,

“王阁主,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直全神贯注听着郑郎中病情分析的祖父,赞同地点了点头。

“正是,敬请直言。”

郑郎中接着说道,

“从脉象上看,更像多思之人的脉象,多思多虑,亦有心结。还是要解了心结,才不会留下病根儿。这次病后还是要多开解。”

郑郎中言尽于此,意思明确,孩子有心事,高热就容易引起昏睡,长此以往恐怕不好。

祖父点了点头。

父亲王书礼回到正堂,祖父看着自己年轻的二儿子,想想那不足4岁的小孙女儿:

哎,真不知这么小小的孩子,从何而来的心结呀!

返回头一想,前两天那撼人心魄的“文章千古事”的言论,真的还有点儿嘀咕,不禁也担心起来。

随着郑老太医一起来的药童郑炎,正紧紧抿着嘴,认真的听着病症的辩证分析,生怕错过任何一点。

此时,正堂门外,王文栋刚散学回府,见正堂里有灯光,走过来就听到郑郎中认为王瑾仪的病症,有多思多虑的原因。

自己都7岁了,既不如妹妹聪慧,也不如妹妹有成就,甚至自己心胸都不如妹妹开阔,前几天还有些小嫉妒,还上火来着,暗中和妹妹较着劲儿。

这次妹妹出了一趟门儿就病倒了。王文栋有些怨自己,自己不像个兄长,太小气了。

父亲说的对,人各有所长嘛,只是优点不同而已,为什么要嫉妒妹妹呢?自己真的是有点儿过分,默默的在门口听了一会儿,见父亲的小厮王炳拿着医案回来了,就顺着廊道走进了后宅。

郑郎中细读着王瑾仪3个月前的病案,以后转呈给郑老太医,根据两次病案,二人斟酌着开了药方。

在等待家仆抓药回来的时间,两家人坐在一起,就王瑾仪的病情,开始了闲谈,郑郎中无意间闲话道:

“阁主,听闻《西行漫记》和《侠客行》的作者是贵府的公子,真不知是贵府的哪位公子。”

祖父王敏章谦虚的笑了笑:

“正是您的病人。”

郑家一门从郑老太医到郑郎中,再到小药,童郑炎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什么啊?”

.. “谁?”

“啊?”

“嗯,正是您的病人,就是那个孩子写的。”

郑郎中感叹道,

“我原以为是书延随手写的白话故事,可一想他游学以来,一直以游记和时政形式出书。才想特别求证一下,不成想居然是个小女孩子写的。”

小药童郑炎吃惊的问:

“她是个小孩儿吗?她是怎么能写出《西行漫记》里那个做妖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