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 第76章 拆解神话历史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第76章 拆解神话历史

作者:HP剩余1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1 20:42:42

所以第二种保守的仙人影响力也不高。

第三种激进的仙人,因为自身过于善良、想要尽快解决问题,但他们又没有真正从根源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以他们所实施的行为大多数情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延缓问题的手段。

因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承担自己的错误,去花费大量时间精研自己做错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所以第三种激进仙人的影响力一开始是最强的,到后面会慢慢变弱。

第四种享乐仙人,他们根本不以解决他人问题为首要目标,而是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首要目标。

这些人中大部分会在解决问题时做出“无关解决问题的行为”,从而延缓问题解决进度。

因为享乐本就是需要“主动”的行为。

因物而乐,需要自己主动;因人而乐,需要自己或他人或双方一起主动。

所以他们肯定会站在激进仙人的那一方。

明面上假装自己在解决问题,实际上虽然也在解决问题,但是却放缓了解决问题的速度,以优先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

因此他们的影响力是从弱到强的。

因为第三种激进仙人会主动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主动解决问题”的激进派的话语权,最后就会被牢牢掌握在第四种享乐仙人手里。

这些人掌握话语权之后会做什么还用想吗?

没有掌权之前,他们需要借助激进仙人的影响力一起集权,所以会假装自己也想解决问题。

但是在掌控实权之后,他们的本性必然暴露无遗。

因为他们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借用一切人、事、物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以达到享乐的根本目的。

所以最终他们无论做出什么荒唐事都不值得奇怪,毕竟他们的价值观与普世的伦理道德观念有极大差异,凡人是无法理解仙人的自私的。

说到自私就不得不再强调一次了。

超凡脱俗就是一个纯化自身的过程。

随着心境蜕变,人会变得越来越纯粹,纯粹的好、纯粹的坏。

而这种纯粹,其实就是逐渐除去迷茫,认清“自私”本质的过程。

世界观是所有生物都拥有的基本认知构筑,包括诞生自天地大道的先天神灵和从虚中显化而出的先天圣人。

价值观也是所有生物都拥有的基本认知构筑。就算是王遥这个先天圣人,也不能说没有价值观,而是他的价值判断非常简单。

【归虚】与【生】是王遥根本价值判断中的两极,中间没有夹杂任何东西。

如果说世界观,依据的是生物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价值观,依据的是生物在物质世界认知的基础上,由自我情感做出的判断、选择、权衡。

那么人生观,依据的一定是【死】,或者说“毁灭”。

因为会死,所以才会有人生观。

因为会被毁灭,所以才会有想要在临终之前想要做的事。

对王遥来说,归虚就是【死】,就是“被毁灭”,所以他也有人生观。

先天神兽和先天圣人通常都是没有人生观的,除非受到了某种刺激。

王遥没有受到任何刺激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这是独一份的奇迹。

当然,也可以说王遥受到了自己价值观的刺激,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可是刺激通常来说都是外界的人事物带来的。

如果一定要这么说的话,不如说,是这个美丽的世界以及世界中所有美好的众生刺激了王遥,激发了他的保护**,所以才奇迹般地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

【因为会死、会面临毁灭,所以人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而人生观就是对于“自私”的认识。

墨家巨子认为,自私的极致便是无私。

这当然没错,但是前提条件是,所有人的心境起码达到第三境,否则一定是平白自损的次数要大于交相利的次数。

因此对于心境各个阶段的人来说,“自私”所对应的思想,人生观所指向的行为准则是完全不同的。

王遥他们这些圣人可以秉持墨家巨子提出的那种无私观念,可是仙人、凡人却未必适用。

所以在心一境和心三境这两个质变阶段,都有一些人可能走上“自私”的邪路,扭曲自己的人生观,成为恶人。

这种人生观扭曲的人,永远无法认识到下一个阶段的“自私”对应怎样的思想,也无法进一步纯化自己的人生观,更改自己的行为准则。

所以他们也就无法突破,属于几乎没有什么危害的堕落者。

最危险的就是,正确渡过了心一境和心三境这两个质变阶段,没有在突破时走上邪路,而是在之后被“各种极端事件”、“利益”、“不公”等等扭曲了心境。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心二境的教习长老们堕落,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危害都不算大,最可怕的就是心四境的仙人堕落。

仙人有着超越凡人想象的实力,凡人想要反抗都无从下手,因为仙人各方面无死角的强大能力是凡人完全无法抵抗的。

毕竟,通常情况下,就算是以自身利益为最优先的仙人也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满足自身”为行为准则。

因为他们这些仙人比凡人更清楚圣人的恐怖。

圣人全知、全能,仙人如果想要通过这种损人利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那圣人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叫真正的损人利己。

既然在“可以交流的高等智慧生命聚集的文明社会”选择了弱肉强食这条路,那就不要怪圣人们对他们这些恶人狠狠地弱肉强食一下了。

所以就算是享乐派仙人,在圣人管制下也只能依靠如下程序才能“利用他人找乐子”。

1.“交易”达成前,不能隐瞒任何带有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关因素,且只能是言语诱惑,不能有任何物质胁迫。

也就是说对穷人不能以物质利益引诱,对病人不能以健康引诱等等。

2.“交易”达成后,不能主动出手制造相关场景,不能参与跟自身行为强相关的任何事件。

就算是被请求参加与自身强相关的事件,也需要避嫌找其他仙人或圣人来顶替自己。

因此这种交易通常是对人性的考验,可以帮助凡人认识自身,也可以帮助仙人增加阅历,一举两得。

所以圣人非但不会阻止,反而还会推崇这些享乐派仙人的做法。

可是一诞生便是永恒或不灭的存在,通常会难以理解“人生观”这种【生】物极致的渴望、理想与追求存在的意义。

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王遥并不寻常。

因此他推演出了那些纯化自身、感悟“自私”却走上邪路的享乐仙人们会如何堕落。

当然,这也要多亏了地球记载的神话传说。

九婴,在地球的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跟相鲧很像的怪物。

它有九个头颅,能吐水喷火,是吃人的凶兽。

“水”与“火”是古时认为的最极致的“毒”。

就像之前提到的药与毒的定义一样,古人在宏观角度认为“毒”是对人体能够造成极大损伤的事物。

因此这能御水火的凶兽,便是古人认为的极毒之兽。

最巧的是,在多个神话传说中,对九婴的外貌描述完全不同。

《淮南子·本经训》中虽然没有关于九婴这个九头怪物的其他外貌描述,但是记载了它的九个头颅会发出婴儿般的哭声。

而在另一个神话传说中,对九婴的描述是九个能喷水吐火的婴儿,五男四女共九人。

可是在后世,九婴的形象却成为了跟相鲧几乎相同的九头蛇身怪物,这难道不奇怪吗?

最关键的线索其实已经在九婴的神话传说中提到了。

【尧时出】

尧在位时出现。

鲧是禹的父亲,禹是尧之后的第二任部落首领,中间只隔了一个舜。

那么尧跟禹父亲辈的鲧,以及鲧治水时期的治水官共工、相鲧是否可以推测为是同一时代的人?

相鲧是这个时候的人,祂的神话传说也是治水相关的事件。

九婴的神话刚好也是这个时期,虽然跟治水无关,但是它也带来了杀人的水和火。

因此,王遥才会询问祂,“九婴”是否也是祂曾经的名号。

在确认了九婴正是相鲧的名号之一后,关于九婴的神话传说就很值得推敲了。

九婴是“十日凌空”事件出现的恶兽。

而“十日凌空”,则是神话之中隐藏秘密最多的一个神话故事了。

这个故事的主角“羿”击杀的神灵恶兽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九婴。

但奇怪的是,在羿射九日这个故事中,他作为主角射日时,代表太阳的金乌并非反派。

如果说给人类带来无尽灾难,但是不吃人就不算恶兽,那“巴蛇”、“凿齿”、“封豨”又有什么错呢?他们也不吃人啊。

以“皆为民害”的理由将他们先除去,那为什么不先除去把这些恶兽逼出来的“十日”呢?

因为“十日”是“帝俊”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